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生态与经济的协调程度,核心在于长江上游的生态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长江上游的生态质量越高、经济与长江下游的差距越小,越能促进全流域的持续发展,反之,全流域的生态会进一步恶化、经济差距会不断扩大。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与长江下游密切相关,长江上游不仅是下游的生命线,而且是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神经中枢。长江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在长江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生态与经济的协调程度,核心在于长江上游的生态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长江上游的生态质量越高、经济与长江下游的差距越小,越能促进全流域的持续发展,反之,全流域的生态会进一步恶化、经济差距会不断扩大.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与长江下游密切相关,长江上游不仅是下游的生命线,而且是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神经中枢.长江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在长江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从长江流域经济带角度构建三峡生态经济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长江流域经济带角度对三峡生态经济区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流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三峡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文章认为,应根据三峡地区的特殊条件和背景,立足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三峡工程建设与长久运行、库区移民与全面奔小康的目标,学习国际流域开发经验,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构筑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双赢基础上的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型流域开发模式。加强长江流域经济协作,与东部产业互补承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展三峡优势生态产业经济。通过重庆、宜昌两点联动,西联成都,远呼上海,实现三峡生态经济区在长江流域经济带中的强劲发展。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经济大开发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作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重要手段的生态补偿,其实现路径仍主要依靠纵向的财政支付,横向生态补偿难有大的进展。目前长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多集中在省内或省际间的水污染治理,缺乏全流域治理的制度安排。应考虑基于国土治理与产权视角,通过确认计量长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的权利责任,探索一条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的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准市场化路径,以期破除地方"各自为政"的利益藩篱,提高其生态补偿效率。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然而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长江作为我国最大的流域拥有自身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举足轻重的社会经济地位,为长江流域单独立法势在必行。但目前长江流域立法面临着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存在权利冲突、管理秩序紊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为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通过转变流域立法模式,革新管理体制,提升环境决策民主化等方式,不断完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甘孜州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立勤  晏鄂川  何勇 《经济地理》2001,21(2):155-158
大力发展甘孜州生态经济,必须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来考虑,当务之急是搞好流域生态环境建设。这此再创秀美山川,既是甘孜州生态发展的抉择,更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安危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须大力实施生态畜牧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生态药业等生态经济工程。经过长期的奋斗,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长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地处长江上游的甘孜州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最终为州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国内外政府绩效考核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分析长江流域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现状特征与问题。基于主体功能导向,结合政府职能分类,按照系统性、可识别性、可比性和体现流域特色等原则,综合运用Delphi与AHP方法,差异化构建长江流域主体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其中领域层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效益、社会保障与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民生活,各类主体功能区及上中下游同类主体功能区考核指标的权重分布及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较好反映了长江流域综合管治特征与各类区域实际,对长江流域主体功能区建设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在中国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意义和重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流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开放开发地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并呈现恶化的趋势,而湿地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子系统,该子系统受到干扰和破坏,必将危及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作者提出了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科学意义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兆德  虞孝感 《经济地理》2006,26(2):304-307,312
长江流域占全国面积的15.5%,它所拥有的水、土、生物、矿产等整体资源优势和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成为我国经济的驱动轴。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流域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影响着长江流域资源和环境优势的发挥。文章分析了长江流域发展形势及其在全国的地位,指出:人口压力增大、资源安全不容忽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效益下降以及整体性差等成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保持适速经济增长、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绿色化”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管理模式以及对长远性问题坚持科学研究是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1.1 生态经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生态经济系统工程是运用生态科学、经济科学和系统科学,特别是生态经济学、系统生态学和经济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和处理生态经济系统动态信息,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正确处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内部以及两者之间的复合关系,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合理组建与最佳运行,持续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工程技术。1.2 生态经济系统工程的对象与任务1.2.1 生态经济系统工程的对象是由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1.2.2 生态经济系统工程的任务是解决生态经济系统中的总体协调问题,尤其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历史、区域生态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系统研究中,不难发现“人口”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准污染源”;现在应本着循序渐进、分阶段改善的方针,逐渐向建设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过渡。长江流域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应放入全国以至世界大系统中考察、开发;上海——南京港城带是长江“黄金口”,应作为一个特殊经济体统筹规划率先建成;长江中下游流域应打破隔阂横向联合;中国的经济起飞根本在于内地的开发和发展。当前,城市建设中应克服“三废”危害,重视研究城市供排体系,按现代城市功能优化设计城市建设。笔者还讨论了历史、地理、政治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明举  周海军 《经济地理》2004,24(5):585-587,591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和主要的污染源,三峡工程的建设也使得长江流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更显紧迫,因此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点在于上游地区的综合治理,其关键是加大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的投入。文章提出了要切实加强长江流域的统一管理,加强立法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生态经济时代,而生态城市是在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想的城市规划模式。与传统城市相比较,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持续性与区域性特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经济系统和生态社会系统,其中生态环境系统是基础,生态经济系统是核心,生态社会系统是保障。建立生态城市必须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15.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界定与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经济与社会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律认识尚不统一、不全面,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与陆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相比,无论是相关概念界定还是运行机理探究都存在滞后性,为此,从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出发,对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重新进行界定,并对构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三个子系统运行机理与功能进行系统研究,以弥补当前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这两个基本矛盾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过程、演化机制,对人类的生态经济管理和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生态——技术——经济的复合体,除具有一般复杂巨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层次性等特征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明显的耗散结构特征。第一,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的大系统。从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然属性看,它的基本功能就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总人口,1949年末为19,000多万,到1987年已发展到37,700多万。38年间增长95.95%,平均每年增加486万人,平均每年递增率为18.2%。人口密度由1949年106.4人/km~2增加到1987年208.6人/km~2。现就长江流域人口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如后:一、人口的生态地理分布长江流域人口分布具有如下特点:①按三大经济地带分,中部和近西部人口比重大,东部和远西部人口比重小;②平原河谷、丘陵地区人口比重大,山地、高原地区人口比重小,海拔200~1000m高度内人口  相似文献   

18.
急待建立长江源区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日益退化,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长沙源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当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着整个长江流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就建立长江源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强调生态规划、生态监测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一、油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特性油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实质上是属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油田区域内的一种特殊型式。是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的特定区域内原有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逐步驯化而形成的.并与油田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紧密联系的,由油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通过技术因素和技术手段联络而耦合形成的复合系统。因此,这一系统具备所有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特性,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一)生态与经济的统一性。油田区域的农业生产过程同样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在目前初级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中。当油田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时.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交流处于高效状态.将会促进经济系统的资金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的重大意义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系统是城市化的农村与农村化的城市相结合的区域城乡网络,即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与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相互衔接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对它的研究可提供城市如何较好支援农村,农村怎样更好为城市服务的良好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