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定位与发展思想密切相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理念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实现发展导向的经济转型.本文阐述了中国发展思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经验,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发展思想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坚持人民导向的原因.本文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确保经济发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路径选择,将有助于经济发展中公平性、 普惠性等现实问题的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要实现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金融部门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应遵循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方式既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国内学术界总体上从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并呈现如下六个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以生产力为标准、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凸显以实践为引领、重视以改革为动力、注重以开放为推力.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转变经济...  相似文献   

4.
城市体系建设、产业集群发展都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表现,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分析城市化及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来源,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寻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分析发现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动力机制,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着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为两翼,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因此,深刻分析作为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龙头的上海经济发展态势,正确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对于相关省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是海洋经济大省,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为福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必须树立统筹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海洋产业、海岛资源、港口产业城市建设,科学开发利用海洋、海岛、港口、产业资源,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对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省域休闲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级区域休闲经济发展伴随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过程,城镇化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并呈现局域集群趋势;休闲经济发展各影响因素对省域城镇化质量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各因素影响系数存在差异性;此外,邻近省域休闲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关联效应,并且其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因此,应结合中国当前不同地区休闲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考虑空间作用机制,提出多样化的休闲经济发展模式,合理、有效推动城镇化以质量为导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惠 《全国商情》2007,(2):117-119
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使利益最大化,必然会以“干中学”等多种方式提高与改善自己利用资源的能力,形成独特的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模式。这自然就使得国际经济分工与对外贸易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助推器,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三者演化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中部地区持续崛起的有效途径。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态势和新特点,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崛起发展阶段,但依然存在着整体化意识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滞后、发展环境严峻等诸多问题。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要求和中部地区区情出发,文章提出了构建以内源型为基础、以经济一体化为突破口、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内在驱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并探究了中部地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石家庄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郝东恒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依托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环渤海西岸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出版了新著《环渤海西岸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荣获河北省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著作首先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划分为3个一级经济区和8个二级经济区,详细论述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会计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反映和监督的对象和内容也会随着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而产生重大变化;循环经济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中“末端治理”的思想和传统会计无生态环境现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到议事日程。出现了一种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的全新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传统会计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煤炭企业开展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及建议,以推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经济竞争力,创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为主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提高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剖析了该省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国家和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要求,分析此问题的现实可行性,并根据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同步增长"的概念可明确定义为"适度性协调增长",进而提出三条评判标准。采用统计模型以北京市城镇居民情况为例,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实证研究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相关结论为解决"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现实冲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5.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欧洲实体经济空心化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高福利高消费和制度缺陷是导致欧债危机必然发生的根本原因。欧债危机使欧元严重贬值并对我国出口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将以出口拉动型转变为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和福利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策措施,正确认识和发挥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积极预防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负外部性如结构畸形、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失衡等也日益凸显并加重。传统的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技术、体制、供给、需求等四大因素,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出发,就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以制度安排为根本保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策略来促进其转变。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面板数据的建模和分析方法,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的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金融机构信贷和保险赔付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协整证实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财政金融水平存在稳定均衡的关系,且存在固定效应;最后使用GLS法估计出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当地财政、信贷和保险服务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认为财政和信贷和对城市经济发展都有正向作用,保险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形态主流正从过去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过渡到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生态资本和自然财富为基础要素的生态文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绿色体系也已经成为20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均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层面提出的新兴词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概念;直接以“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的专题研究也很稀少.尽管如此,科技创新的主要内涵在发明、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讨中已展开得较为充分.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通过创造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把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创新、把创新扩散到整个经济社会三个阶段,重点抓住发明、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扩散与转移、传导机制、绩效评价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关于金融支持西部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西部区域经济和金融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金融业的繁荣与不断扩张,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亦逐步增强.但与此同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高碳化"产业结构却与其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式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方式,已严重影响到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要走低碳化的绿色发展道路,就必须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大力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碳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