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依法制止会计作假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会计作假,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危害到经济工作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对经济决策工作危害更大。究其原因,一是原《会计法》对会计作假处罚力度不够,二是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未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的新情况作出调整。1999年重新修订的《会计法》公之于众,从其突出的几个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打击会计作假,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决心,也必将对21世纪会计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的特性使得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完成,从而产生市场失灵,导致对会计进行管制的必要,而会计管制进而又会引起会计寻租活动.本文针对利益相关人的会计寻租行为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如何遏制会计寻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使会计信息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结合网络技术手段,按照会计信息披露要满足会计信息需求的目标,对会计信息披露原则、披露内容、披露形式和手段进行探讨,创新会计披露模式.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随着会计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证券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但是,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盲目乐观,证券市场中尚有一些公司利用各种舞弊手段人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使其缺乏客观性和相关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可信度。会计造假严重地扰乱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会计造假行为之所以存在,主要是迫于生存的压力、为造假留有机会与可能,加之企业道德与道德责任弱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经营的难度和盈利空间已越来越狭窄,不少企业及其经营管理层便采用非正当途径来缓和困境,其中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已呈趋之若骛之势,据国家审计署曾经进行的一项审计结果表明,有高达68%的企业存在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问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常见方法有“粉饰经营业绩”和“会计舞弊”,这两者常常被人们混淆,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今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抨击会计信息的提供-企业(公司)的章较多,其主要原因是经济主体为了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供的财务报告真实性较差,不能满足需求的需要,致使财务报告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损害。本主要从经济学原理角度,阐述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使双方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7.
举凡会计理论的重大突破无不得益于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出发,分析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资金的运动观,会计信息的时间观、会计信息的普遍联系观以及会计要素的“度”和相关性,初步探讨了会计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并提出研究会计哲学对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顽症",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已经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拟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危害的讨论,提出一些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假账现象也日趋严重,会计信息的失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会计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因此健全会计工作体系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是很有必要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会计政策选择有其客观必然性,会计信息的不同使用者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不同的要求.本文拟从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政策选择施加的影响入手,从会计政策选择角度谈谈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