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财富,最初被认为是一个可以与"物质资料"等同的概念,但仅仅在物质层面上理解财富,是有其局限的.财富既有物质层面的含义,也有非物质层面的含义;它既是一种对象,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以权力、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在一定的文化体系中获得意义.与此相对应,经济概念也跨越了原来的物质资料层面,人的社会地位、知识、符号、意义等,都被赋予了经济的意义.这预示着经济学领域发生重大转变的可能性,也意味着经济学领域中多学科的联盟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济学坚持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并且认为人的这一品性是天生的、永恒的、超阶级的;马克思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看成是资本的人格化,即资本家的写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实验经济学家经过大量经济学实验发现,现实中的人更倾向于"公平、正义、互惠、";中国经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做人之道,是人实践伦理道德而感得财富境遇的学问。以上四种经济学对人的不同描述和分析,客观上反映了不同经济学的内核。  相似文献   

3.
各种教科书、媒体以及经济学文献中大量存在着对“市场”、“市场经济”这两个常见概念的不同理解和歧见甚至混淆。本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和定义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分析了产生混淆的原因,提出了区分理论概念应当遵循的科学标准。经济学概念应当和日常用语严格加以区别。一旦进入经济学体系,就成为该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成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范畴的区分应该符合经济学理论所分析的历史和现实。在比较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学说关于这两个重要范畴所涉及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明确地给出了自己对这两个范畴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有很多理论流派,因此也有很多争论。笔者认为,种种不同意见与争论,除了认识上的不同外,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对价值概念话语权的争夺。本文将价值概念分解为三个层次,详细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对学说史上主要的几种价值学说重新进行了逻辑定位与意义评析。  相似文献   

5.
效用、利益原指人的全部欲求,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而"效用"概念在经济学中的演化呈现出物质化和反物质化的道路。效用概念的物质化,把财富增加等价于幸福增进在物质水平较低的阶段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效用"概念的演化反映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特定性和经济学的实践品格,反映了人们认识复杂世界的进步。同时,认真面对效用广义化后出现的新问题,在跨学科研究中向其他学科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旅游现象、属性与本质的不同理解深刻地影响着旅游学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的发展。旅游现象、旅游属性与旅游本质是彼此相对的概念,旅游本质是旅游现象的递层抽象与概括;旅游现象是旅游本质的具体化表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研究旅游本质须以旅游者审美为核心,而旅游者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人本性的道德审美。作为道德审美的主要形式的修身养性既是普遍存在的旅游现象,又是亘古未变的旅游宗旨。修身养性的三重境界,修身、养性、"化水"是旅游现象、属性与本质的全面概括与体现。修身、养性可以为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本质,"化水"则是深层意义上的旅游本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现有会计文献中对商誉本质问题的争论为背景,运用经济学的抽象分析研究方法,从企业自身和企业并购两个角度对商誉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商誉在会计学上的本质与在经济学上的本质应保持逻辑一致,即商誉的会计本质应定位于企业中人力资源与物质生产要素之间及各自内部相互间的协同和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商誉本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有会计文献中对商誉本质问题的争论为背景,运用经济学的抽象分析研究方法,从企业自身和企业并购两个角度对商誉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商誉在会计学上的本质与在经济学上的本质应保持逻辑一致,即商誉的会计本质应定位于企业中人力资源与物质生产要素之间及各自内部相互间的协同和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9.
数学以纯粹形态的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它的概念、结论、方法都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指出了数学本质中的根本矛盾。客观实践的需求与数学内在的矛盾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竞争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竞争均衡模型是经济学中解释竞争对资源配置作用的最基本模型.但是竞争的意义远不在于此,通过哈耶克和熊彼特对竞争的意义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在经济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财富的一半是契约,契约效力来源的探讨不仅关系到契约法体系的完善,更与未来的立法走向关系重大。对契约的尊重,可以彰显法治社会的人文关怀,防止公权力的肆意践踏。从某种程度上说,对私人合意的尊重,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互博弈的结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窥视事物的内在本质,站在管理社会学的角度,发现隐匿的机制与机理。单调像只无形的手指挥着人们生活的节奏,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单调的场。单调的有形赋予了社会鲜活的内容,单调机理便从中脱颖而出,成了单调机制的精髓。单调的形式与不单调的内容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发展观提出,发展是所有人的发展,在发展权利的拥有、发展机会的享有和发展成果的享用等方面应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要义在于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所有社会成员都有自由发展的平等机会,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社会保障。包容性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福利需求的满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包容性发展与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核心要义、基本原则、价值追求相契合,这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下一步走向提供了理念指导。  相似文献   

14.
"财富命定"观念作为人们解答财富的得失与盈亏这一现实关切的古老尝试,以思维方式和结构手段的形式,对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和叙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展开商人财富追逐叙事的商业小说,自萌芽时期开始,便对"财富命定"观念进行着别样的叙事演绎,并经历了发展演变。商业小说之所以热衷于"财富命定"叙事,一是由于叙事者对商业活动中财富的增减等缺乏足够的认知,二是人类普遍的获得神奇力量帮助的原型心理的影响,三是在"抑商"和"罪财"背景下小说作者积极采用的独特叙事策略。"财富命定"叙事对于商业小说的作用可谓是双重的,应全面予以对待。  相似文献   

15.
挟管商之术,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经济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石是北宋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力主变法改革,而其变法核心则是“为天下理财”。分析王安石“理财”的思想,不难发现其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本文从理财之义、理财之旨、理财之道和理财之要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王安石的经济思想,认为有着我们今天应该继承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审计文化是审计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审计事业相伴而生,并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持续审计克服了传统审计的时滞性缺陷而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持续审计的产生、发展、应用和意义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注重实践和崇尚道德等审计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成功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范畴,不同时代的每个主体对于成功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成功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断得以体现的过程。作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以现代人的心理机制为切入点,从“健全的人”的视角来关注人的价值实现。本文基于弗洛姆的这一思想,赋予“成功”以新的内涵:成功是在创造性的爱和工作中体验到自身的力量、财富和潜能的呈现和释放;成功是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唤醒的内心自我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文明的标志及创新的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2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时城市化“推拉”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动力机制相异。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刺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19.
“经济”本义“经世济民”。近代日本借用此一汉语旧词对译英文术语economy,含义变为国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和,兼指节俭、合算。今天我们习用的负荷着上述新义的“经济”一词,既与该词的汉语古典义相去甚远,又无法从其词形推导出今义来,是一个在“中-西-日”语汇传译过程中步入别途的词语。而“经济”所指概念的转变,正透露了近代日本人以及随后的中国人对于社会生计问题的认识,从泛政治、泛道德理念摆脱出来的取向。  相似文献   

20.
每种文化都具有约定俗成的价值观。这是我们理解习惯行为与习俗的基础,同时也使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达成一种文化默契。缺乏文化默契,就无法理解文化赋予语言的附加意义,而只能从形式上、字面上分析语言。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不能只重视语言形式,即只重视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讲授,而应该实施跨文化教学,即用目的语对学习者讲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以加深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