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其立法规定主要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变更逮捕是实施逮捕强制措施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晓明  王晓冰 《活力》2011,(17):36-36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相似文献   

3.
张厚国 《活力》2005,(10):151-151
修改后的刑诉法进一步强化了法律监督,完善了法律监督的内容。在立案监督方面,刑诉法第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应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这一规定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出现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立法现状的分析 对立案阶段的法律监督问题,我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对此都作了规定.<宪法>第129条和第135条是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立法的原则性、宏观性、普通性的规定,<刑事诉讼法>通过第7条、第8条、第86条、第87条的规定将其具体化,而其中一条极为重要也是最为具体的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表述:"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孙士宏 《活力》2010,(12):95-95,97
刑事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实施国家法律监督,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不受侵害.防范司法腐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  相似文献   

6.
岳政军 《活力》2010,(14):65-6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对于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不捕案件说理就是根据这个法条的规定开展的工作。不捕案件说理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案件.经审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后.在向公安机关送达《不批准逮捕决定书》的同时,针对为什么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从犯罪构成、证据、逮捕条件、法律适用、犯罪危害与诉讼风险等方面充分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7.
姚瑶 《活力》2011,(12):131-131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检法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强制方法。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而实际上适用强制措施的权力主要集中负责侦查职责的公安机关手中.由于强制措施都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为了保障人权.防止强制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进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8.
王岐岭 《活力》2010,(8):197-197,199
职务犯罪初查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专门职权。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里所指的审查,即立案前的审查和调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初查。  相似文献   

9.
刘树军 《民营科技》2010,(10):94-94
逮捕措施是一种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现浅谈一下捕后变更强制措施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劲松  洪爱善 《活力》2010,(12):166-166
取保候审是强制措施的一种.与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相比,该措施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减少羁押场所压力等方面具有其优越性,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还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华方君 《活力》2011,(11):27-27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层检察工作的检察官。在对举报人所处境地非常同情、对当事检察院所处尴尬局面非常无奈的同时.仔细思索何种原因使这当事双方都处在这尴尬的局面之中,笔者认为,主要是国家法律对举报人和证人的保密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 一、我国举报人和证人权利的法律缺陷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对证人权利的保护。虽然没有专门的证人保护法,但也在相关法律中对此作了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肋、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  相似文献   

12.
杨怀忠  石大勇 《活力》2010,(14):8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由此可见:“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逮捕三个条件中首要的条件。《人民检察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则》(试行)第73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说明认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3.
合同的变更(一)合同变更的含义根据合同法第77条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合同变更,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履行完毕之前由双方当事人依法对原合同的内容所进行的修改,合同变更是债变更的主要形式。合同变更包括以下基本含义:1.合同变更的前提是存在已经订立和没有履行的合同。2.合同变更的期间为合同订立之后到合同履行完毕之前。3.合同变更是对原合同部分内容的变动或者修改。4.合同变更一般需要当事人双方一致同意,未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一方当事人不能随意变更合同。否则,造成另一方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  相似文献   

14.
刘志伟  李超群 《活力》2011,(20):73-73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强制措施包括五种,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以获取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及罪轻、罪重等证据,同时规定勘验、检查、鉴定、搜查、扣押、划拨、冻结等侦查手段,由于这些手段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强制性,我们对其称之为强制性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高检院部署开展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规定对自侦案件中不服逮捕决定的、拟作撤案处理的、拟作不起诉处理的“三类案件”和检察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超期羁押的;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16.
田成民  杨光 《活力》2012,(10):56-56
逮捕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因为逮捕剥夺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必须十分谨慎,但我国目前逮捕率居高不下,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一些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建立逮捕的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显得十分迫切,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一、逮捕必要性审查的涵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强制范畴中与行政强制执行相并列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或者行为等采取的强制行为。由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强制措施便成为其行政强制的主要内容,它一方面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被撤销、被确认违法案件的多发领域。对强制措施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是有意义的。一、工商行政管理强制措施的特点一是边界模糊。据统计,立法实践中出现过的强制措施有260多种,但要…  相似文献   

18.
不起诉是指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具备了所规定的情形时做出的具有终止诉讼的法律效力的决定。修改之后的《刑诉法》对不起诉制度的范围作出了更加细致和广泛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目前看来并不是十分完善和合理的,任然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本文针对不起诉制度的变更和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改进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刘志苏 《会计之友》2007,(2X):66-70
一、公日登记 (一)变更公司名称、公司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的应当自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 (二)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自减少注册资本决议或决定作出之日起45日后申请变更登记;公司变更实收资本的.应当自足额缴纳出资或者股款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  相似文献   

20.
吴金山 《活力》2009,(9):75-7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检察机关依其职权,对公安机关或者自侦部门移送起诉的刑事案件审查后.确认存在法定情形依法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或者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的不将行为人交付审判机关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程序的处分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