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贷管理水平直接制约着资产质量的提高,贷后管理作为信贷管理的重要一环,在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完善信贷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一些探讨。存在问题和监管难点(一)信贷人员重放轻管,贷后跟踪管理流于形式。部分信贷工作人员偏重于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前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贷款风险分析相对详细认真,而在贷款发放后,不能按要求进行贷后跟踪管理,对有权审批部门提出的限制性条款也不能完全按要求执行到位。贷后检查只是停留在填制一些贷后检查表以应付上级行的检查,而对企业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内容却知之甚…  相似文献   

2.
<正>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贷款风险防控、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回流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农发行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信贷产品日益丰富,信贷的主体、方式、投向等日趋多元和复杂,风险防控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尤其从信贷基础管理年、贷后管理年和信贷队伍建设年活动检查反映的问题来看,在信贷管理基础薄弱、不良贷款余额占比较高的行,成为制约其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短板。  相似文献   

3.
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必要的安全运作机制,制定岗位职责,落实风险责任,明确奖惩措施,为防范贷款风险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屏障。一、健全风险控制机制。风险控制是防范信贷风险的核心环节,应从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健全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对农村信用社来说,信贷管理制度主要是审贷分离制、贷款“三查”制度、贷款集体会办制、授权授信制、大额贷款贷前公示制和各类贷款管理规定等。没有这些制度和规定,信贷工作就会陷入无序状态。二是建立健全对信贷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信贷人员发…  相似文献   

4.
当前,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逐步展开。在向棉改的过渡时期,为了加强棉花信贷管理,农发行湖北省洪湖、枣阳、襄阳等支行结合本地实际,在工作中探索并实施了一种新的贷款管理模式——统贷分管。我们在对该贷款管理模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比较之后认为:统贷分管的贷款管理模式是适应农发行实行精细管理,强化信贷基础工作,确保收购资金持续稳定封闭运行的现实选择,也是对原有贷款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一、统贷分管产生的必然性过去,棉花贷款都是采取统贷统还或分贷分还的管理模式。这两种贷款管理模式,在支持棉花企业正常的购销活动,促进棉花信贷管理上起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这两种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实行精细管理之后,它们的缺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各类信用业务发生后至本息收回止所实施的信贷管理行为的总称。贷后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全过程中的核心,是商业银行能否保持持续经营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责任不清的状况明显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历史和现实中贷后管理责任不清的几种表现形式(一)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贷后管理。资金是物资的货币表现,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贷款的物资保证性是信贷资金运行的核心。贷款跟着物资走,贷后管理的责任在于贷款有无物资保证。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借款人物资…  相似文献   

6.
<正>加强贷后管理应转变贷后管理理念,明确贷后管理重点,细化贷后管理机制,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提高客服人员素质。近年来,各级行虽然加大了贷后管理的工作力度,但由于主客观尤其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贷后管理仍然是农发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一、贷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贷后管理理念不清。贷款收益在贷款发放时确认,而贷款损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确认,客观上造成了银行贷款扩张冲动和"重贷轻管"倾向。经办行加大贷款投  相似文献   

7.
2000年,吴桥县支行在棉花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中,认真坚持“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信贷原则,积极实施棉花购销企业信用等级管理,有效降低了贷款风险。其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做好棉花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棉花经营已全面推向市场。如何适应棉改形势,强化棉花信贷管理,有效降低贷款风险,是农发行面临的迫切问题。经  相似文献   

8.
从法律和管理的角度看,贷款的管理过程,就是贷款合同的管理过程.每一个过程对应信贷操作流程的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及贷款后评价等环节.笔者认为农发行贷款的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合同管理,利用法律手段控制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9.
信贷风险指因债务人不能偿还贷款造成行社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管理是信用社在经营贷款业务中,对贷款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有效地监督,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多重风险防范屏障,避免和减少风险的管理行为。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笔者就此谈点意见。 一、加强立法,强化贷款管理。以前的一些贷款管理法规缺乏完整性,系统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极不适应。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管理法》,在其立法中,明确界定各方法律义务和权利,规范贷款行为,减少行政干预,遏制贷款随意,增强偿债约束力,使行、社在贷款业务中,有法可依,依法管贷,有效地防止贷款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农发行信贷风险产生有其深层根源。因此,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必须进行综合治理。1.增强贷款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贷款质量是农发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贷款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贷款风险的管理水平。因此,农发行全员职工要进一步增强贷款风险意识,把实现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安全运行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制定《信贷风险管理办法》、《贷款质量等级管理制度》等,将信贷风险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违章必究,强化信贷行为制约。2.建立以降低贷款风险为核心的信贷管理机制。一是建立贷款责任制度,规范贷款决策程序。贷款管理实行行长负责制,并明确岗位职责,落实法人授权制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规相继地台后,对信用社降低贷款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在法律上给予了保障。但是,就信用社目前的信贷管理现状来看,贷款手续不合法,贷款到期后无法按期收回;有的不良贷款诉讼法院后败诉;信贷管理偏松,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等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笔者就信用社贷款管理中的问题与法规形成的误区,加以矫正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和贷款风险的反差拉大,影响资金的正常营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信贷稽核监督松驰也有着明显的关系。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信贷资产稽核工作谈点浅见。 一、信贷资产稽核工作的现状 1.对贷款执行“三查”制度及坚持“三性”原则缺乏环节性稽核,使信贷管理相互制约无力。据调查现在有相当部分信用社信贷人员不认真贯彻“三查”制度。贷前不深入调查,等客上门,坐柜批贷。贷时审查也就流于形式,更谈不上贷后检查。 2.离职稽核缺乏硬性,难以约束信贷管理行为。在现实工作中,只注重了财会人员的离职稽核,而忽视了主任、信贷人员的离职审计,即或是稽核,也只有浮于表层。从而造成了问题贷款、难收贷款随身带走的风险局面,加之新官不理旧帐,客观上助推了贷款呆滞、呆帐的逐步上升,使信贷资产质量日趋低下。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认真落实“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棉花贷款供应原则,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棉花信贷管理,实行棉花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就实行棉花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的必要性、评定对象、 标准及程序以及评定管理与信贷管理谈谈见解。  相似文献   

14.
<正>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贷前调查是贷款风险防控的第一关口,搞好贷前调查,把住入口关,是关系到农发行贷款精细化管理、可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有效的贷前调查把"带病"客户拒之于门外,把优质客户甄选出来。一、贷前调查要深入,防范为主  相似文献   

15.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中心内容,是有效防范信贷资产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回流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农发行从事单一的政策性业务,封闭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随着商业性业务的开展,原有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业务需求,必须探索和完善商业性业务贷后管理。  相似文献   

16.
农发行上收县级支行贷款审批权,是按现代银行要求,深化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信贷授权管理,严格贷款审批权限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认识上和配合上的问题。如一些基层行认为贷款管理工作重点主要是客户营销、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没有贷款审批权将削弱工作的主动权。粮棉油收购企业由于多年的政策性贷款操作办法,认为审批权一旦上收二级分行,申报审批贷款不如县级支行方便及时,担心影响正常收购。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上下级行、办贷各环节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工作脱节和效益不高的现象。责任追究不易落实,信贷管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信社贷款的持续增加,新增贷款劣变率高,不良贷款绝对额大,不良占比高,贷款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农信社在产业信息、员工素质、科技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有效管控风险的能力较差。而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增强对贷款风险的管控和化解能力就应当建立和完善农信社的信贷管理体制构架。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贷款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能够解答"贷给谁、贷款干什么、拿什么偿还本息"这三个体现信贷资金回归"三性"本质要求的命题通过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强调尽职调查与审查审批,更加重视对信贷风险的总体评价和发放支付环节的管理,强调贷放分控、实贷实付和贷后管理,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贷款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能够有效解答"贷给谁、贷款干什么、拿什么偿还本息"这三个涵盖信贷管理全过程、体现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农发行存量贷款风险日渐显现,增量贷款风险日益突出。本文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农发行信贷管理面临的突出风险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谈点意见。一、当前信贷管理面临的突出风险及成因1.粮食陈化、超期储存严重,销售后补贴不落实,农发行无库存占用贷款增加,存量贷款风险加大。目前,我区粮食库存中,尚有1.35亿公斤陈化  相似文献   

20.
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地区,农发行收购贷款原则由按保护价敞开供应收购资金变为以销以效定贷,随着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信贷管理措施更加严格。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信贷管理的实效性在不断下降,信贷管理形势不容乐观。以江苏某产粮大县为例,至2002年7月底,改制后的粮食购销企业共收购小麦1900万公斤,但农发行县支行仅发放收购贷款50万元,不到近三年平均投放量的2%,银企矛盾日益突出,存量贷款质量趋于恶化。因此,根据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新情况,有必要对农发行现行非保护价贷款管理方式进行重新审视。现行非保护价粮食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