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美国“337调查”程序是根据“337条款”筑起的一道贸易保护的知识产权壁垒,同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相比,“337调查”具有容易发起,时间短,成本低,救济措施广泛而严厉的特点,因而更加容易阻止别国产品进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杀伤力更大。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崛起,中国已经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337争端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337调查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美国"337调查"程序是根据"337条款"筑起的一道贸易保护的知识产权壁垒,同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相比,"337调查"具有容易发起,时间短,成本低,救济措施广泛而严厉的特点,因而更加容易阻止别国产品进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杀伤力更大。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崛起,中国已经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337争端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337调查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告》2008,(5):88-90
又值4.26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日,我国企业在国际上遭遇到的知识产权壁垒依然坚固。随着经济全球化,有人称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前不久发生的今年第五次"337调查"使知识产权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了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逐渐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在反倾销措施不断加强的同时,美国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贸易和知识产权限制更为严格的337条款作为保护其贸易的手段,使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企业维护自身利益,跨越美国337条款这道贸易壁垒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337调查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因其救济力度大、结案迅速、调查程序对原告有利等特点,成为美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案件中频繁运用的法律手段。本文回顾了美国337调查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探寻中国出口产品频遭337调查的原因,并为国内出口商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应对中美“337争端”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美国以保护本国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为由,屡次对我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发起“337调查”。从案件的数量、规模及持续时间来看,我国已经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之一。根本原因在于中羡贸易严重不平衡,美国想要利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扭转其国际贸易中的劣势。我国出口企业应该努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涉案时要积极、及时应对,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7.
10月24日,美国SanDiskCorporation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针对中国等国家因其生产、出口、在美国销售闪存控制器的行为侵犯了美国第2606241号注册商标,而进行337条项下的调查。11月24日左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做出立案与否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周聪 《商场现代化》2014,(24):35-35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美经济的复苏动力有限,为了遏制中国产品在美国的出口的势头,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337调查的数量逐渐增加,因而337调查也逐渐成为美国打击中国出口企业的重要手段。337调查杀伤力在于,一旦判决侵权成立,相关产品将永久地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因此,对于滥用337调查而产生的知识产权壁垒,中国应采取建立激励相容的自由贸易机制、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做好预警与应诉等相关措施来拆除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华337调查的现状与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337调查为切入点,比较了337调查与其他贸易壁垒的区别,以此说明337调查的特殊性;在介绍了当前的中美337调查的现状后.又重点分析了337调查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因,认为美国对中国大陆产品频繁发动337调查的背后除了经济利益外,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337调查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秀健 《商业时代》2006,(4):70-71,80
随着中美贸易持续增长,我国企业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更多地面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基于“337条款”发起的调查,我国已成为美国337调查最主要的受害国,该调查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对美的出口贸易,文章通过对美国337条款调查的解析,梳理出我国企业深受其害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针对美国337调查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ITC的资料显示,近一两年,在被ITC认为构成非法贸易行为的众多案件中,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亚洲败诉数量最多的地区。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表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和前几年国内企业怠于应诉,助长了美国企业启动“337调查”的气焰有关。随着我国对美出口的技术提升和出口量的增大,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见抬头。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组织的作用,才能克服目前暂时的被动局面,力争实现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从社会总体福利角度分类型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贸易福利效应具有理论创新和经验检验价值。本文以投资东道国为视角,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投入和贸易福利置于同一分析框架,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可通过改变海外企业技术投入决策,从消费者效用和企业收益两方面进一步影响贸易福利。虽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贸易福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且影响效果随产品类别和贸易形势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中国仍具有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空间。协调统筹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灵活把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是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地使用337调查阻碍中国产品出口,337调查成为美国对华进行贸易限制的除"两反两保"之外的又一重要手段。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美国对华337调查具有简便性、歧视性、严厉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并呈现出调查数量上升、专利侵权为主要诉由、涉案产业高技术化等趋势。337调查有其致命的杀伤力,如侵权成立,相关产品将永久地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因此,对于滥用337调查而产生的知识产权壁垒,中国应采取建立激励相容的自由贸易机制、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做好预警与应诉等相关措施"拆壁破垒"。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欧"这一典型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要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岸之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经贸联系。然而,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经贸政策的影响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困难有所增加。为规避中美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两岸经贸合作态势也出现相应调整。一是两岸贸易出现了明显的替代和转移效应;二是部分台商加快调整全球产业布局;三是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步伐放缓。鉴于中美贸易摩擦前景尚不明朗,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也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5.
从美国发动经贸摩擦的动机看,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有相似之处,但有重要差别。日美经贸摩擦基本停留在美国缓解巨额贸易逆差和推动日本进行公平贸易结构性改革的层次,而中美经贸摩擦已经上升到美国对我国经济崛起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行战略遏制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层次。中美经贸摩擦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但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我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顺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博格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6.
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理论最新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经济学家已注意到一个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创新和增长的重要性.在开放条件下,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创新都首先发生在北方国家,然后再向南方国家扩散,南北贸易中南方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于世界福利水平以及创新率和增长率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评述这一领域的最新文献,并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17年,中美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美国对华战略从合作走向竞争。新冠肺炎疫情下,中美关系更是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中美经贸摩擦将影响中美两国的经济,进而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利用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假设提取法,测算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世界43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影响,并重点模拟中美之间贸易由国内供给替代对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的最大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基准模型设定下,经济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中国周边地区、美国周边北美自由贸易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反映了区域性生产网络的存在。第二,相对美国,中国受影响更大,增加值下降2.5%以上;其余受影响较大的国家有爱尔兰、卢森堡、荷兰;印度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较小。第三,中美经贸摩擦对每个行业的影响不同,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为中国的家具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以及美国的航空运输业。第四,假设其余国家或地区卷入中美经贸摩擦,存在替代效应和全球价值链重构,部分国家或地区增加值和劳动力就业均上升,上升最多的为22.42%。建议深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主动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强化区域价值链的影响,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中美贸易不平衡成因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集中写照。起始于1994年的中国出口导向政策,最直接的结果是中国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这种高能货币基于乘数效应在国内市场上形成至少60万亿人民币的购买力,这是形成流动性泛滥的真正原因。经过金融危机冲击的中美贸易,预计仍然将呈现增长的趋势,中美贸易顺差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取决了市场结构性变化。本文指出,通过对以往中美贸易结构的梳理,对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以及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