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土地资产收益大量流失问题的认识,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种逻辑判断: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土地资产收益没有全部上缴国家。作者认为,国有土地收益是否流失,应多层面地辩证分析,不能基于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推理。如果说国家实际减少了土地收益,也应视为促进国企改革的“积极土地政策”。国有土地收益流失的内涵关于土地收益流失,理论界和管理部门有多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本应由国家所得的土地资产收益流入到非国家手中,或者说,本应上缴财政的土地收益没有上缴或没有足额上缴,就是国有土地收…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土地督查过程中发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活动中,有不少土地使用权人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使用条件开发建设,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这种行为不但扰乱了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也造成了国有土地资产收益大量流失。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建设用地用途管制,堵塞国有资产收益流失漏洞。  相似文献   

3.
重要的是规范土地产权体系中国地产咨询中心赵祖宏松青大厦所占国有土地资产收益的流失,再一次引起人们对如何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国有土地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部分,盘活土地资产,并实现保值增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国有土...  相似文献   

4.
土地督察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为进一步完善土地督察的维护国有土地收益效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每省每年约能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为1604亿元;土地专项督察效果尚不明显,但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具有正向效应。(2)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2008和2009年分别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710.14亿元和2202.82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7%和13%;两年合计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2912.96亿元,约占期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11%。(3)土地例行督察的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效果要显著好于土地专项督察的效果,这可能与两项督察的业务目标和特点不同有关。研究结论: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今后应继续强化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开展针对违规减免和欠征土地出让收入问题的专项督察,以进一步维护国有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5.
试论设定农地发展权对土地征用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土地权属关系不顺、土地征用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本文从界定产权的角度,探讨设定农地发展权对解决土地征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积极意义。并得出结论:设定农地发展权并将其归为国有,将有利于阻止大量耕地被非法征用,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有利于合理分配征地中的土地增值收益,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有利于规范土地征用权的行使,维护城市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6.
对国有土地实行租赁经营,是黑龙江省友谊农场90年代初率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采取的重大举措,以收取土地租金的方式经营资产,实现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一改革一方面使农场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以租金形式取得了收益,发展壮大了国有经济;另一方面职工群众以交纳租金形式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并投入生资和劳务取得收益,提高了农场职工生活水平。这一成功的改革办法迅速在垦区内外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为收好、管好、用好土地租金,保护好国有农场重要经济资源的不流失,兴利除弊,必须强化土地出租的内部审计工作。一、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土地》2001,(7):32-33
近年来,随着我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建立和发展土地市场。但是,当前国有土地资本运营不够规范,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土地资本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进一步盘活国有土地资产,充分发挥土地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同意将马鞍山市列入国有土地资本运营试点城市的批复》(国土资函〔2000〕14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基本原则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土地资产价值日益凸现,在城镇建设、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财政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管好、用好国有土地资产,既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确保财政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据对湖南省安化县的调查,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相当严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的漏洞在哪儿隐形交易不择手段。《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文规定,国有土地交易要通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合法手续并履行相关义务后采取合法的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9.
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吉林省吉林市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情况调查徐兴华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严重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吉林省吉林市土地管理局最近对全市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仍然存在着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仅以这次...  相似文献   

10.
本期《中国土地》付梓之前,恰逢国务院15号文件也即《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公开发表。新闻月评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这则大新闻。从眼前看,从长远计,15号文件都是土地管理领域的一个大文件。所谓“大”,不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文件的主题词──“国有土地资产”,是一笔巨大资产,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切实解决这笔资产的流失问题,太重要了,也太紧迫了;二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当前面临着两件大事,就是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而就资产管理来说,又主要是国有土地资产管理。两件大事,两肩重任,担子都不轻;三是这个文件治理国有…  相似文献   

11.
国有土地出让金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长期由地方政府预算外支配,其分配和管理的不科学,导致大量土地收益流失,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通过对我国国有土地出让金收益分配与管理现状的分析,从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设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土地出让整体效益的原因,努力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国有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出路.  相似文献   

12.
遏制国有土地收益流失的对策研究段大恺(山东烟台市土地管理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进入了市场,政府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如何体现,收益如何分配,已经成为土地使用权流通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际状况是政府的收益流失严重。本文拟在...  相似文献   

13.
工业用地出让也应招拍挂--从经营性用地出让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出让方式进行比较,认为工业用地的协议出让方式不利于我国的耕地数量保护,造成了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中央政府作为法定的城市国有土地所有者和管理者,要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土地的最大价值,体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相似文献   

14.
沙坪坝区以土地资产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目前许多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但土地资产往往被人们忽略。重庆市沙坪坝区国土部门在坚持国有土地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对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实行依法管理适度收费的办法,帮助企业扭亏增盈。⒈对企业以地参与联建,获取收益,按...  相似文献   

15.
在对国有土地资源资产的形成与机制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现行土地资源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包括资产流失、市场腐败、恶性竞争、调控乏力等,并从产权制度、市场建设、行政改革等角度,分别对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提出土地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与方向,以完善我国土地资源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16.
抑制土地资产流失的对策彭正钧当前,我国土地资产流失的现象仍较普遍。主要问题是:一、在危旧房屋改造中的土地资产流失。城市危旧房屋改造,除返回原住房外,在所余房屋以市场价出售商品房中隐含着土地资产的流失;危旧房屋改造不但要减免城市建设的多种税费,还可以无...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发现腐败案中的大贪小贪大都牵涉土地批租。随着国务院15号文件下发,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话题炙手可热。 显化国有土地资产是一种市场行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但我国统一的土地大市场仍没有形成,除屈指可数的几个城市外,规范化的区域市场也寥若晨星。加速土地市场建设,看守、运营好土地这块最大的国有资产,15号文件出台正当其时。 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就要确保市场规范,堵住滴、漏、跑、冒环节,让国有土地资产顺畅地运行其中。15号文件将各地探索的经验制度化,全面规范了土地市场建设的各个环…  相似文献   

18.
土地行政管理者的寻租行为,不仅会造成国有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致使土地资源配置扭曲,更不利于市场经济下公正、公平、公开的良好交易环境的形成。本文在认识土地寻租行为现象及其危害的基础上,从制度因素,主观诱因和外部环境三方面深入剖析了我国土地行政管理中产生土地寻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土地行政管理中寻租行为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中国失灵的原因,并细致分析指标式计划管理模式的弊端。研究方法:实证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是以牺牲农民土地发展权为代价的,并且没有对已经变化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保持必要的敏感,所以带来了城市肆意扩张、耕地不断减少、国有土地收益不断流失等问题。研究结论:未来的改革应着力打破国家对土地供给的高度垄断,在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产权平等和产权明晰的基础上,以比例原则为指导进行制度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盘活城市存量土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活城市存量土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一、城市存量土地是数额巨大的资产;二、隐形土地交易屡禁不止,使国家土地资产大量流失;三、搞好城市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中缺乏资金。可能性:一、有法可依,《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此都有具体规定;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