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黎会计就要下岗了 ,这几天他寝食不安 ,也很纳闷 :我老黎都年近花甲了 ,用我那不曾换过的算盘为农村集体算进算出了几十年 ,现在却要和它分手了。黎会计十六岁时被村里的老会计看中 ,当上了“小黎会计”。那阵子 ,高兴劲“呛”得他几天没合眼皮 ,他梦想着有一天坐上老会计的位置 ,挑起村里的大梁。他遵听老会计的教诲 ,没日没夜地练算盘、盘凭证、学账务。出乎老会计所料 ,不到半年 ,小黎就能三下五除二地把村里的账做得像模像样了。老会计感到很欣慰 :“我年纪大了 ,这村里的算盘往后就交给你了!”小黎如愿地拿到了村里的算盘 ,当上了村会…  相似文献   

2.
“村有乡管”就是好我是村会计,对村里的财务实行“材有乡管”的统管制感到就是好,其中最大的好处有两点。一、村民放心,工作好做。在村级财务没有实行统管前,每年也定期公布村里的财务状况。有的村民看了,摇着头说:“别看贴在墙上了,不还是走过场”。会计听到这类...  相似文献   

3.
“别看老陈一把算盘一支笔,一副花镜一本帐,他挑着俺村这副担子坎坎坷坷地走了几十年,没出过半点差错。有他这面镜子照着,乡亲们眼里清楚、心里亮堂,对干部也放心。”这是村民对老会计陈守香的评价。 陈守香今年60岁,是安徽省涡阳县花沟乡陈庄村的村会计。从16岁开始就在村里抱帐本的陈守香,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辛辛苦苦在乡间那条泥泞的道路上走过了整整44个年头。几多风雨,几度春秋,历尽沧桑的陈会  相似文献   

4.
2000年,我终于当上了村会计。这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曾记得那是1992年,初进村委班子,我刚高中毕业。自然,我这个土秀才便成了老会计的得力助手。村里有什么写的算的,张榜布栏的,老会计总是要我去做。我也很乐意接受这种“美差”,因为从中我接触了许多新知识。如“借贷记账法、资金平衡表、阳光财务栏”等当家理财的知识,在老会计手把手地赐教下,我进步很快,从中学到了不少财会专业知识,用起来得心应手。蓦然间,竟发现自己与“会计”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是,现实生活总是难遂人愿。1995年,老会计突然病逝。照理会计这担子应落在我这个当了…  相似文献   

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我们村的主办会计。对此我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在职中学习的财会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担忧的是我能不能做好这份工作!要知道,全村两千多父老乡亲都在看着我,看我如何为他们做些好事、实事。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请教了前任的老会计,满指望老会计能给我一大堆的教诲,然却只送了我一句话:‘做村会计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对得起村里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6.
基层行政村大的一般有八九个村干部,在基层行政村工作中会计扮演什么角色,说法云云:"村支书、村主任不在的话,村会计可以干村支书、村主任的活,反之,村支书、村主任不一定会干村会计这一行。"也有人说:"当村会计是个苦差事,快走一步有越位之嫌,慢行一步则又有不尽职之累。"还有人说:"村会计是村里财务上的一把  相似文献   

7.
老张六十挂零,在村会计岗位上干了整整30年。年末,镇经管站为老张办了退休仪式,肯定了他会计工作的“老黄牛”精神:忠诚、认真、细心、踏实,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弄虚作假。之后,村党支部书记也找老张谈话,同村里最大的一个村办厂主办会计生了重病,没个一年半载兴许还不能回来工作,想请老张主持一下该厂财务。老张一听,急得直摆手:“不。不。村办厂里有能耐的年轻人多的是,该从他们中考虑一下,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再说,我好不容易捱到退休,家里孙子平时少照管,现在正好让我享享天伦之乐吧。”村书记态度坚决,措词严厉:“不行。你要以一个老…  相似文献   

8.
“村里的事业能发展,我的心里也舒畅”,这是浙江衢州市衢江区湖南村会计祝连生的心声,更是他42个春秋爱岗敬业的精神动力。1940年出生的祝连生,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在当时的山村里也算是个“文化人”了。1961年起开始担任村助理会计兼生产队联队会计,1986年担任村主办会计,可以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的一天,镇里的一位村会计要退休,镇领导要我组织为其办理交接手续。这位老会计在我1996年参加工作时就担任村会计,算起来在一起工作也有11年了,现在老会计要退休了,心里真有点失落。在新建的村委会办公室里。我默默地帮着他清理着交接资料。其实,账目、各类文件、档案,老会计已经一一交代清楚,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我被全村人推选为村会计兼文书。一个二十来岁的愣头小伙,能胜任这份工作吗?虽然从学校毕业了好几年,除去在外打工,在家种田的日子算起来也不过两三年。村里问题多多,群众意见多多,领导头痛,百姓心痛。我当然不愿接这份差事。但好多人都说:“当会计,领导叫你干啥就干啥,不得罪人,村干部中,就数会计的日子好过”。镇、村领导多次找我做工作,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上了任。  相似文献   

11.
主管部门换了新头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便是专业人员到各村进行财务会审.每4个村为一组,领导的意图是加强管理,促进交流. 对此我举双手赞成.财务工作属经济范畴,业务本份.加强管理是基础的基础,对于村会计之间的交流,我更是佩服领导的眼光和用意,干我们这一行,业内人士说是"粘屁股"的活,平时极少能脱身走动走动,特别是到兄弟单位联络联络了.  相似文献   

12.
《农村财务会计》作为我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已和我相伴了二十个春秋。 我生活在渝东农村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己的文化功底又薄,但我从小就喜欢读书看报。四十年前,高小毕业的我,在村里担起了会计兼记工员的重任,当初,我算是村里有文化的人,在老会计的精心培育下,我掌握了有关农村财务的一些知识,加之当时账目简单,我感觉到还顺手,年年被公社评  相似文献   

13.
年逾五旬的张祥华是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镇草港村的老会计。1978年,刚脱下戎装的张祥华担任了大队会计,成为村里的“大管家”。从业25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那时始,张祥华在农村财务战线上辛勤地耕耘,无私地奉献,赢得了全镇干部群众的称赞。“管好财,用好财”是村会计的  相似文献   

14.
俺村的“抠”会计──胡上春提起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乐东村的村会计胡上春,有人送他一个外号叫“抠会计”。也有不少群众认为“抠会计”抠得好,为百姓管好了家,理好了财,“抠”出了好“家底”。胡上春是个勤奋好学的村会计,26年来,他总是埋头苦干,默默地坚守在工...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到某村核实国家水利生态工程投资款物时,发现村账目收入的投资款物与上级投入数目严重不符。问其原因时村会计说,有时到县、乡办理投资款物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带章办理的,具体详情会计也不得而知。近几年,有些村财务印章管理不严、使用不当问题十分严重。村支书或村主任要用财务专用章,村会计也不敢问其事由,一拿走就是几天、十几天,这期间做了些什么会计也不知道;也有的村会计在办理财务手续时,为了图省事,将财务专用章交给其他村组干部去代办;更有甚者,村里的财务章不是由村财会人员专人管理,而是人人随便使用盖章。这就给一些图…  相似文献   

16.
初识《农村财务会计》,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去年三月,我村原会计离职,经全体村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推选我代理村会计兼村秘书一职。面对这一重担,我能挑得起吗?我心里直打鼓。因在此之前,我还没有从事过财务工作,实不相瞒,连算盘也打不好。而会计工作,每天跟算盘、数字打交道,单调枯燥,不仅要求业务熟练,还要心细如发,而让我一个年轻人一下子担任村会计,能叫我心里踏实吗?我们村已有三年多没有做会计账了,群众意见很大。一想到村领导对我的殷切期望和全村人对我的信任,我感到没有理由退却。受命于危难之际,方显本色。…  相似文献   

17.
1975年9月,因村里换会计,时任民办教师11年的我被推上了会计岗位,从此开始了我的会计历程。由熟行改生行,当时心里的别扭就甭提了。一年后,由于同行们的帮助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对业务也能熟练运用了,工作心态也稳定了。在我们这里,村会计也称村文书。知情的人常说“村会计(文书)是村里的事务篓子”,工作繁杂头绪多。不但是会计员,要算账记账报账公布账;又是统计员,上级政府部门下发的一切统计调查数字报表,都要按时准确无误地报上去;还是户籍兼管员,村民的生死入出户口管理一切手续都要办理开具证明;又是村文书,村“两委”开会研究的工…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在村里当会计,管账不管钱(这里所说的‘管钱’不是村会计代替出纳收付现金,而是为村干部出谋划策,多赚钞票,壮大集体经济),村里是穷是富与自己勿搭界。“鄙人以为,这种想法和做法欠妥,不合乎情理。因为,在村里当会计,村里的生产经营情况,收入及支出情况,以及本村的财务家底,要比村干部更了解、更熟悉、更清楚,很有必要甘当发展生产、增收节支的“智多星”。在这方面,鄙人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和收获。 我们村现有农田489亩、桑地313亩、鱼塘206亩,是耕田种粮、培桑养蚕和管塘养鱼的“三三制”地区。然而,村里没有企业,集体经济相当薄弱,难于改善农业机电水等服务体系和创办一些公益事业。如何改变村里经济拮据状况,想方设法为村民办实事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村干部都处于极度困境之中,而作为村会计的我,却抓住鱼塘招标承包的契机,向领导提出了“建立鱼塘基金制度”的建议,即从鱼塘的总招标款中,提留出20%的资金,作为改造老鱼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主管的以农村会计为主要读者的《农村财务会计》已风风火火走过四十多个春秋,而与我相伴就达二十几年。我是村里的老会计,从解放至今一直担任村会计,在与《农村财务会计》相伴的二十几年中,我从她身上学到许多农村财务管理的知识,使小学还未毕业的我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会计”。还有两三个月我就满60岁了,按当地政策,从1999年元月起,我就从村会计这个岗位上退下来,让年轻人接班上任。说实话,叫我不再干会计了,心头很不是滋味,但我人老了,且文化又不及年轻人,我只好退下来。这些天来,我翻出保存数年的《农村财务会计》,仔细地翻…  相似文献   

20.
1971年秋,高中毕业后我当上了民办教师,这是一份在当地人眼中羡慕不已的工作。1973年秋天,一个偶然机会,家乡所在村村干部、村民代表正为村里找不到一名村会计围在村办公室会议桌前犯愁,当我到村办事路过时被村老支书叫住了:“钱老师,真不好意思,村里文化人少,你能回村里当会计吗?”“可以呀!”我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这一承诺使我在农经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我先后当过村会计8年,乡农经员3年,乡镇农经助理、站长近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