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金库”简而言之,就是用来藏匿不合理开支的小费用,是逃避检查监督的坏措施。其方便开支和支配,以利方便自我,自行其是,用于迎来送往,实质是化大为小,化公为私。那些管钱、管人、管物和管信贷的科室,特别是基层信用社更容易衍生。“小金库”形形色色1、“虚支...  相似文献   

2.
正小金库一直是财务审计、监督检查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具有多样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小金库资金不管手法多么隐蔽,但终究来有影,去有踪。找准小金库易攻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对私设小金库的手法及审计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认为可采用以下8种方法,期望对基层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小金库”及其特征“小金库”是指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的各种资金。“小金库”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资金来源往往是不正当的。如侵占或截留国家和单位的资财收入、生产经营收入、外汇收入和...  相似文献   

4.
私设“小金库”一般属于集体营私舞弊行为,为逃避税收和财务检查等违规违纪行为私设“小金库”。单纯地从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上审计,很难发现私设“小金库”,但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无非是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的办法取得,只要查出隐瞒收入、支出的真伪,就能查出“小金库”。1.突击盘点现金法。对某个单位实施审计时,以防会计人员转移现金,先将现金账控制起来,立即盘点出纳员的保险箱现金及存折。对于现金的长短款现象,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追查长短款发生的时间、原因,顺藤摸瓜,就很容易发现账外资金。2.核对产值与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5.
小金库是长期以来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私设小金库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有些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依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明知故犯私设小金库,且有蔓延和扩张之势.因此,正确认定小金库,客观分析其成因、特点及表现形式和危害,以及从源头上防范、杜绝和根治小金库,严肃财经纪律,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集体经济组织把部分经济业务记在规定账套之外账簿上。有的把这部分账务定性为账外账,有的定性为小金库,也有人认为小金库就是账外账。这里,笔者谈谈账外账与小金库问题。一、什么是账外账或小金库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账外账就其资金来源而言,既包括属于  相似文献   

7.
“小金库”—直是财务审计、监督检查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各地监督部门在严查“,小金库”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总结出很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审查方法和技巧,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国先后多次提出治理“小金库”,既说明了中央治理“小金库”的决心,又说明了“小金库”的难治。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一些地方还存在农村干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集体的部分资金变成了少数村干部的“自留地”、“私房钱”,不仅脱离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监督,还造成了铺张浪费,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审计监督的不断深入,多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账目处理日趋规范,财务违纪问题明显减少,但也有许多单位为了部门不合法利益,甘冒风险,采取不同形式隐匿违纪问题。如何揭露这些深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促进财政经济秩序健康发展、预防腐败,党中央、国务院将"小金库"治理工作提上新的议事日程,先后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1.
私设“小金库”,给村干部们留下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违反了财务制度的规定,极大地危害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小金库”具有隐蔽性,通过审计查出“小金库”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注重审计方法,抓住蛛丝马迹,一查到底,“小金库”终会露出马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财务管理的不断加强,村集体的财务收支越来越规范,胡支滥花的现象不断得到遏制。然而,仍有部分地方的村干部为满足各种不正常的支出需要,想方设法私设“小金库”,逃避监督,给集体造成损失,加重了农民负担。因此,农村集体财务审计仍有必要加大对私设“小金库”的查处力度,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和村集体的利益,严肃财经纪律。由于私设“小金库”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审计难度较大,若能选准切入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几年来农村财务审计的实践,谈谈查处农村集体财务“小金库”的几个有效切入点:1.突击盘点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阐明了“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设立手段、使用去向、惩处原则及惩处方式,论文着重对“小金库”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小金库”查账十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虚支”稽查法。一是查出存在以“维修、会议、培训、加班、杂工”等虚假名目列支后,通过“询问”笔录的形式,延伸追查何人提(领)现、款存何处。二是对于入账时间较短但又很快转出且数额较大的款项,均应慎重核查。若是通过“暂存”账户直接转出,则需落实对方是否入账并认定此款所有权属向;若是“以拨作支”,更应查实对方单位是否入账后再行提现返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阐明了“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设立手段、使用去向、惩处原则及惩处方式,论文着重对“小金库”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小金库”的形成,使集体的部分资金变成了少数人的“私房钱”,不仅为所谓“感情投资”、请客送礼、胡花乱支、侵占挪用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成为滋生铺张浪费和腐败的温床。农村“小金库”的存在,使得本来就经费不足的农村集体经济状况更加拮据。  相似文献   

17.
也谈“账外账”和“小金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是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违反财经法规行为。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包括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逐步实施,以及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等工作的不断深入,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私设“账外账”与“小金库”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无庸讳言,不少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私设“账外账”与“小金库”的行为仍然禁而不绝,甚至还有一定市场。  相似文献   

18.
单位私设“小金库”行为浅析董淑萍,刘金华单位私设“小金库”是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对策,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单位私设“小金库”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财经纪律,不在财会帐上体现,而...  相似文献   

19.
<正>小金库虽然经过多年专项治理,但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在方法和手段上呈现出多样性、隐蔽性。审计检查小金库应从何处入手?笔者从农村财务审计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进入被审计检查单位以后,审计人员需要对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职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财务日常管理中,账外"小金库"的危害性很大,它逃避了主管部门的监管,因而成为农村财务管理中的"死角"。它的存在,易发生贪污挪用公款、请客送礼等违法行为。因此,查处村级账外"小金库",对于保护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杜绝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有重大意义。笔者就审计实践中归纳的四种审查账外"小金库"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是审查收入来源。通过查阅会计档案,如提留收入表、各项承包合同等,把被审村的收入来源渠道、种类详细列出,然后利用比较法、调查法等方法,审查是否有隐瞒收入、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