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务经济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在发展劳务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政府在劳务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政府正确引导、管理与服务是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宝全 《中国经贸》2014,(3):166-16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占据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农业经济的发展成果,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本质提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各级政府始终关注的社会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生的质的飞越,实现了农业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经济面临着新的难题。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农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需要。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重点是一定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制定政策和方针,使农业经济管理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推动性支持,成为解决我国农村若干问题的方式。本文从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发展实际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兴华 《改革与战略》2010,26(5):120-122
文章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及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较为滞后,存在着行为不规范、传统意识影响严重和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广泛实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不仅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国近几年来的农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农村经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以及政策的引导。所以,在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果。虽然乡村振兴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但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因此,本文笔者将对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论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农业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及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存在着行为不规范、传统意识影响严重和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广泛实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权威人士指出,下一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既然农民和政府都不能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领导力量,那就要向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要出路,寻找新的市场竞争主体和产业带动主体。近年来,人们普遍看好龙头企业,认为不管是加工型,还是流通型、服务型、科技型龙头企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从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退出之后,为农村经济精英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平台。他们的出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一个合理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精英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一方面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农村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本文在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基础止 ,着重阐述增加农民收入对策选择。一、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的生产结构 ,发展高效农业。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三、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发展乡镇企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四、实施科教兴农方针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五、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强化农村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转移过程涉及到的经济主体利益的角度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原因:它首先是有利于劳动力自身利益的一种选择,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工农利益不平衡的一种社会长久发展的选择。其次分析了政府、农民、经济组织等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角色和彼此的制约关系。最后提出政府职能创新的几个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田禾 《开发研究》1987,(3):64-64
翟文运在来稿中指出,近几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经营方法,已经或正在发生着许多重大变革。它需要多种人才,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由“单一农业”到“立体农业”的变化。要求农村具有“善于取得最佳效益”的经济人才.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封闭的小农经济到大量商品生产的变化,从而构成了各行各业纵横交错的农村经济网络,这不仅需要会经营农业,还需要具有组织才能的农村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张虹 《辽宁经济》2005,(6):15-1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一种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经营方式,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季度,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支柱产业带动强劲,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但生产效益有所回落,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同时仍存在水资源短缺、生产技术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资金短缺等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应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本在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基础止,着重阐述增加农民收入对策选择。一、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速农业化进程。三、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四、实施科教兴农方针,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五、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强化农村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4.
高淑青 《中国经贸》2014,(15):181-181
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是一项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市场经济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农业经济中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合理化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对于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在振兴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还要坚持科学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牛若峰同志是我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已近50年,享有政府特贴。他在农村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贡献卓越,特别是在农村组织制度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基础性研究,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经济经历了从农民个体所有制向农业合作社所有制过渡的经济体制变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政府实行了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经济政策;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始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几年来,在新时期党的“三农”工作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支农政策体系,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起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是,“三农”问题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认真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前,正在进行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是解决现阶段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的根本举措,而且是农业结构、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状况会直接影响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村管理工作的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级政府应该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加速农村发展为主题,有效的发挥各级部门的职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如何解决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经营与纷繁多变的国内外大市场对接过程中的矛盾,克服市场信息不灵、科技推广困难、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的制约,调协动和保护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是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济源市充分发挥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合作经济组织为桥梁和纽带,把农民和市场、农民和科技有机地连接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诸多难题,使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截至1999年底,全市粮经比例已由1991年的73:27调整为68:32;林、牧、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8%、18%、0.3%调整为4.8%、25.4%、0.5%;山区林果、烟草、药材、城区蔬菜、花卉、平原区畜牧、蔬菜、李子、景区旅游观光农业等各具特色的几大经济板块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