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两年来,人民币已经从改革前的8.27元兑1美元升值到目前的7.56元兑1美元,升幅达到8.59%,而且继续升值的势头不减。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电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必然受到影响。发电企业的选择应该是:直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对发电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趋势分析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破7”,以1美元兑6.9920元人民币改写了汇改以来的新高记录,人民币汇率正式迈入“6时代”。这只是20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加速升值的一个缩影。7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度创出新高,升破6.83,以6.8266创下2008年以来的第54个新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是近10年来中国首次进行人民币汇率直接调整,各界人士纷纷认为这一举措将对中国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晓余 《中国纺织》2005,(9):110-111
[背景事件]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首破6.9,报6.8919。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也首次超过20%,达20.09%。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以及外部环境的恶化,给我国企业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6.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美元时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这一举措意味着人民币升值2%左右。人民币升值将时石油和化工各子行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正值汇改一周年之际,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航天企业进出口的影响作一分析。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特点及影响1994?形成机制改革期间,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  相似文献   

8.
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从即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在合理区间内浮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中间价。  相似文献   

9.
苏珍珍 《中国纺织》2010,(10):36-39
2010年6月19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连续升值。9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上升至1美元兑6.6997人民币,创造了1993年汇改以来的最高值。在一片涨声后,市场各方,尤其是纺织出口企业普遍关心,人民币汇率短期将选择“高台跳水”还是“继续升值”?  相似文献   

10.
升值直接导致利润损失 2008年1~2月,人民币升值幅度达2.72%,而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6.44%,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都转化为绝对的利润损失,汇兑损失普遍是企业出口利润的1.5~2.5倍.  相似文献   

11.
Tschang  胡宇飞 《董事会》2009,(1):22-22
自中国政府于2005年7月21日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以来,汇率走向成为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已超过20%。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优惠政策的取消,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经导致珠三角地区大量的工厂已经不复存在——要么倒闭,要么牵往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其他新兴国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稳步上升,我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特别是对较为依赖成本优势的纺织品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其影响较为明显。福建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和外贸大省,纺织行业是福建省的重要出口行业,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对福建省纺织品出口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本文以福建省纺织行业出口贸易为对象,针对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研究,从福建省纺织行业出口现状入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福建省纺织品出口造成的影响,结合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出了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发展福建省纺织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加息和纺织品退税等政策因素影响,将使行业减利132.4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下降1.03个百分点。下半年,虽然有国内外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的支撑。但成本压力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仍将较为明显,预计2007年纺织行业因人民币升值将减利239.25亿元.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2006年、2007年两次下调),将减利74.25亿元,以上两项共计减利313.5亿元.影响全年产品销售利润率下降1.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的动静玄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对人民币是否升值的讨论非常热烈。人民币升值的舆论来历是怎样的一个始末,未来升值究竟有几成可能,升值与否对大至我国经济走势、小至个人理财方向有什么样的影响,都是广大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地位越来越重要,面临问题也越来越多,人民币升值是其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文章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市场进入策略、国际营销策略、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四个方面研究了我国企业如何开拓和发展国际市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小幅升值就一直在持续.在对外出口电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电网企业应关注对汇率弹性的适应程度.2008年3月初,人民币兑美元报价接近7.1058,创下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新高. 同时,为了扩大出口量,电网企业会在国内电力供应紧张时提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从而使换汇成本上升.电网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回避汇率风险已成为经营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谷苗 《华北电业》2005,(6):44-45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茫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更加市场化.同时人民币的升值对不同的行业将有不同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经济结构。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调整策略,锻炼适应市墒经济的能力,去适应新的汇率机制,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岳生 《董事会》2006,(6):20-21
人民币经历了1983—2005年的22年固定汇率制,现在已经进入了温和升值阶段;如果有人竭尽全力,在克制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同时维护经济的活力,肯定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这一举措将对我国纺织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机电工业》2005,(12):10-10,12
出口商需要学习如何应对汇率波动,和人民币兑美元的长期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