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愈演愈烈,城市住区信息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对策与手段正逐渐被各国所重视.论文介绍了城市住区信息库的概念及意义,详细阐述了城市住区信息库框架构建的方法和步骤:成立城市和住区的气候变化工作组;进行城市住区基本信息、灾害信息、应急防灾信息等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根据各类信息和各相关群体的利益制定城市...  相似文献   

2.
以宁波市为例,基于6个住区的598个住宅样本,通过构建包含住区建成环境、家庭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以及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住宅用能分析模型,并将住宅以不同类型进行划分,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比较分析了住区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用电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容积率呈显著负相关影响;住宅是否有树阴遮挡和靠近水系对能耗影响并不显著;单元式住宅能耗更容易受到室外热岛效应、太阳能辐射等微环境的影响.基于量化分析结果,研究利用模拟分析提出了住区建成环境规划引导措施,以期为宁波市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共利益视角的居住用地容积率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规划中,容积率是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规划师一般会从保证居民的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确定地块合理容积率,然而政府和开发商往往更多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确定容积率,他们在进行博弈时规划师往往缺乏强有力的工具来限定容积率。为此提出人均城市公共资源占有率(简称P值)的概念——即地块内人均占有各类公共资源量与国标或地方标准规定人均值的比值——作为综合反映居民公共利益的指标。在研究了P值和容积率的数学关系之后,建立了一套基于P值确定容积率的方法。该方法明晰了定容、调容过程中居民公共利益的变化,使得规划师在与政府和开发商博弈过程中有了清晰合理的依据和强有力手段,也更容易得到居民的支持。最后以连州市老城区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城市住宅容积率的确定机制,指出它由三个环节决定:在宏观层面,经济、人口和土地确定平均容积率;在中观层面,级差地租、规划控制和城市空间结构对容积率进行再分配和调整;在微观层面,住宅空间形态和居住文化对容积率进行修正.通过对完整机制的分析,指出目前在容积率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汤黎明  王玉顺 《价值工程》2011,30(23):88-90
容积率是控规中主要的控制性指标,但当前我国规划管理落入了将低容积率与高居住品质完全对等的误区。对比西方国家,我国对于容积率的上限控制过于严格。而在现实的房地产市场中,不同需求层次的居民根据其所选物业类型,对容积率的高低需求也不尽相同,高容积率的住区也往往受到市场认可。在关于容积率控制的议题讨论中,应尊重不同居民的心理感受。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与设计实践,适度提高容积率的做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国家“双碳”背景下,城市住区低碳建设对我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国知网中检索和选择的442篇相关文献为基础数据,利用Citespace对中国城市居住区低碳研究的研究热点、聚类变化和演进趋势进行了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合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章综述,归纳总结出城市住区低碳研究的四个研究主题、四个研究演进阶段和分析基础性研究、技术方法、标准与规划管控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存在的内涵不清、机理不明、管控不足等问题,分别从住区低碳的基础性研究、规划设计碳减排优化模型方法、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控规低碳技术体系与机制建设、跨学科融合研究与跨部门协作等五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城市住区低碳规划建设研究的实施落地。  相似文献   

7.
城市住区能耗与控规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节能相关性分析,得到“高层住宅比是城市住区能耗的影响因子”的初步判断.以杭州市为例,利用PKTM软件对容积率为1.6的城市住区进行高层住宅比与单位住宅面积能耗的验算.结果显示:高层住宅比为0.21、0.30、0.40、0.50、0.60、0.70、0.80时,单位住宅面积的年平均能耗依次为51.25kW·h/m2、50.02kW·h/m2、49.90kW·h/m2、48.37kW·h/m2、47.94kW· h/m2、47.29kW·h/m2、47.37kW·h/m2.试验数据证明:高层住宅比的确是城市住区能耗的影响因子,且随高层住宅比的提高,单位住宅面积能耗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使将高层住宅比纳入节能目标下城市住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具有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从容积率的内涵与特性出发.分析了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的原则,并且在对当前几种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方法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产估价中容积率修正系数确定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旧城改造开发项目的容积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与持续升级的功能需求,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旧城改造是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效手段。本文在阐述容积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投入产出理论,提出了旧城改造容积率测算模型,分析了容积率与利润率之间的具体关系。旧城改造实施人员可据此提出适宜的旧城改造方案。最后,本文以重庆市某旧城改造地块为例,对其容积率进行了重新测算,提出相关规划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28):179-180
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特征的探索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加有利于创造个性的居住环境。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城市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本文在阐述景观生态学和城市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住区环境景观的形态构成要素与整体塑造,最后分别从道路景观、庭院景观、广场景观、植物景观、水景景观等方面对城市生态住区环境景观的分类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城市对容积率宏观研究与控制的加强,合理确定城市建筑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内外大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从城市的毛容积率、人均建筑量、人均商业建筑量以及居住建筑量、工业仓储建筑量、行政办公建筑量的比例等方面总结相关的经验数据。在总结相关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尝试对重庆主城区的合理建筑量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到2020年,按照1200万人计(其中含300万流动人口),重庆市主城区建筑总量宜控制在7.4亿平方米左右。在规划建筑量的基础上,居住建筑量、商业建筑量需要进行较大的调减,工业仓储建筑量维持不变,行政办公建筑量则需较大调增。  相似文献   

12.
在公园城市的背景下,社区生活圈作为城市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向“公园社区”进行转变。研究了在居住街坊中“以高度换广度”带来增绿的可能性。通过量化研究发现,在居住街坊容积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住宅高度100m比80m的布局人均绿地至少增加1m2/人,集中绿地总面积增加1500~4600m2。指出城市建设中应反思以往“重物轻人”的建设思维谬误,将“公园社区”作为公园城市的基本单元,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观和目标内化于未来的住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一定区域范围内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基础上,它是影响地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城镇土地价格的过程中,对容积率进行过两次修正:第一次是将不同容积率的样点地价修正到标准容积率下,便于基准地价的计算;第二次是对基准地价进行容积率修正得具体宗地的地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住区环境照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西安典型住区室外环境照明的问卷调查和照度测试,分析了水平照度、均匀度及最小半柱面照度的规律,并基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照明标准和国内照明设计标准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城市住区照明标准建议值,进而从道路照明、景观照明、防止光污染及照明整体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住区室外环境照明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哲  宿晨鹏 《价值工程》2010,29(24):94-94
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生态住区的发展现状研究,探讨在生态住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以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妥善地处理建筑与环境、住区与城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浅谈容积率     
杨兴江 《民营科技》2013,(2):157-157
记述了作者对容积率概念的理解,分析了住宅容积率和居住区容积率的区别,以及高容积率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该论文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现状,深入剖析"城市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建议政府部门尊重规划,不要随意修改规划,力求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住区边界空间的忽视,已经引起了诸多城市问题。针对目前住区边界空间现状,结合其内涵、类型及要素,提出了优化原则,并以现状问题最突出的围墙边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优化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问题》2006,(3):27-32
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中不断涌现出新消费景观和高档住区,这两者不仅具有空间上的毗邻性,在形成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基于对若干高档住区的实地考察及与相关政府部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访谈,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探讨了上海城市新消费景观与高档住区形成之间的因果关联性.消费景观与高档住区相伴而生并导致了上海住区的分化,其间隐藏着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不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住区"意味着住区街道、公共空间等面向城市开放,与封闭式住区相比,其内部公共产品的空间属性产生了变化,这也引起居民在物权方面的担忧。从空间权益的角度解读开放式住区的实践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大院"和"小区"是最典型的中国居住区模式,分析认为,它们是政府对城市基层单位的空间发展权让渡,形成了空间权益的内化现象。开放式住区则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基层空间主导权的回收。在实践途径上,比较了财产权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区别,提出加强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权的主张;并分别针对"新建住区"和"改造住区"讨论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和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价值和容积率关系研究王益洋长期以来,人们侧重于研究土地价值和使用性质的关系,而对土地使用强度和土地价值的关系研究不够。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出土地价值和容积率变化的同步性规律,并指出目前城市地价上涨和容积率扩大的根本动力源,试图对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