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正汉 《中国经贸》2011,(10):53-53
一、保险监管制度综述 1.保险监管的一般理论 保险监管的基本内涵。从保险监管的主体来说,狭义上的保险监管只是国家保险业监督机关对经营保险业务的主体和参与保险活动主体的主体资格以及其实施的保险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广义上的保险监管不仅包括国家保险业监督管理机关的监督,还包括行业自律管理机构和保险公司内部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2.
保险业在我国经历着快速发展的春天,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诚信缺失成了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亟待突破的瓶颈。保险商品的特殊性与保险知识普及滞后的反差.保险营销员素质参差不齐及保险中介的利益驱动,保险公司营销机制及管理体制的不足.商业信用基础不牢是我国保险业诚信缺失的根源。普及保险知识.培育保险诚信文化,加强行业自律,加大监管力度,改革营销体制和改善保险公司管理,加强商业信用建设是突破保险业诚信缺失瓶颈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随着保险公司偿付无力的频率和金额的增加,美国保险监管机构开始注重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率先制定了适用于寿险/健康保险公司、财产/责任保险公司的RBC制度。偿付能力监管应该激励保险公司减少偿付无力风险、便于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恢复营业以及使那些经营失败的公司有序退出市场。一套合适的RBC制度应有助于达到偿付能力监管的一般目标,应该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风险基础资本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保险业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偿付能力危机,90年代后期,日本保险业也出现大规模的倒闭现象。虽然近20余年,我国保险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巳经发生重大变化,保险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巨额利差损的出现和保险业整体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严重地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日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快速发展,保险中介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保险中介机构在服务、产品、经营创新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但与国外相比,我国保险专业中介在市场占有率、专业化水平、与保险公司战略合作、经营模式、竞争模式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保险公司社会化、专业化经营,拓展保险中介发展空间;加强专业品质,注重诚信建设,提高中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实施人才战略,推进对外开放,加速保险专业中介与国际接轨,推进保险中介对外开放;改善监管,加强自律,促进中介机构健康和谐发展,加强中介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6.
赵欣 《中国经贸》2010,(22):43-44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的技术方法,其目的是直接有效地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衡量。保险公司主要经营风险业务,是综合风险的承担者,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内保险监管也在不断加强,对保险主体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风险管理已成为金融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主题,我国保险公司应当从物质和观念上为今后在中国保险业全面推行综合风险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后,保险业务活动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增强;金融混业经营程度提高;保险业务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保险公司经营的理念发生新的变化,从传统的注重市场份额逐步转变为注视人力资本开发和提高效率。文章从分析国际化与混业经营背景下保险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入手.提出了我国保险本科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懂专业、会管理、通外语、强能力”的人才,并具体解析了这种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8.
保险风险证券化是金融和保险在风险管理领城融合的根本课题。从风险管理供给看,它是保险公司方法和金融市场方法融合进而扩展彼此功能的结果;从风险管理需求看,其根源是公司风险管理变化,直接原因是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要求。我国试行保险风险证券化,应该整合保险公司的金融功能,完善偿付能力监管。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银行保险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银行同保险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合作,使我国银行保险业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随着银保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银行保险也成为保险公司极其重要的业务分支。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保险业竞争激烈,保险投资逐渐成为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本针对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的现状,指出了国内保险投资举步维艰的原因,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投资模式,提出我国应从五方面着手,提高我国保险投资运用的效率,促进保险公司稳健经营,提升民族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王贞琼 《珠江经济》2004,(10):81-85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保险将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新趋势。网络保险既可以开拓新的保险销售渠道,使保险公司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又便于保险客户在网上对保险公司和产品进行比较选择。我国保险公司应抓住网络保险在国内外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遇,大力发展网络保险,增强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2.
胡坤 《亚太经济》2000,(6):15-19
象日本这样一个拥有巨无霸保险公司的庞大保险市场,自90年代以来却危机不断,其中不乏象东部生命这样的大型公司,该文对日本保险业的危机与成因作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保险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再保险在国际上称为保险人的保险,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分摊损失的最通行的做法.再保险对于分散保险经营风险、控制保险责任、稳定业务经营、扩大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试从我国再保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我国再保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调研时指出,保险业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基础建设,强化风险管理,不断完善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努力提升保险业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强化保险公司资本管理,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在制定发展战略、经营规划以及设计产品、资金运用时,充分考虑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保险业是特殊的金融服务业,目前在我国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人们对保险的观念意识还不强,近些年来,甚至出现“谈险色变”的现象,因此,可以说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使得保险企业稳健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不仅是保险公司自身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转折期,很多的制度都还没有规范,严重的制约着保险企业的发展,而保险企业本身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合规的经营、诚信的服务可以说是面对外界激烈竞争,维持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朱志强 《西部论丛》2005,(10):71-72
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现状和综合经营趋势 综合经营指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可以跨行业交叉经营的金融制度,它是相对于分业经营制度而言的。而银行业综合经营是指商业银行不仅能经营存款、贷款、结算、汇兑等传统业务,还能经营代理股票发行与买卖、基金管理、资产管理、代理销售保险等原属于证券、投行、保险、信托公司的业务,尤其是能从事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等衍生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国内外保险客户服务的发展趋势和中国财产保险业客户服务的现状,详细分析保险客户服务所具有的四大特性,提出财产保险业客户服务的工作目标和能力建设要求,并从保险公司内外二个层面对财产保险业客户服务标准的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考核和监控办法.以确保财产保险业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尽快达到保险监管机构和人民大众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周斌  段然 《上海经济》2006,(12):63-65
再保险对于分散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控制保险责任,稳定业务经营,扩大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王宇  王蕊 《魅力中国》2011,(2):155-155
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保险法》,与原法相比,新《保险法》在保险合同法律规范、保险行业基本制度、保险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对于完善我国保险法制、改善保险业经营环境、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险中介制度引入到保险市场之中,可以有效改善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保险中介入是保险产业分工与保险组织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的产物,是保险人的合作伙伴,客观上能够促进保险市场的繁荣。然而,目前我国保险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却存在着不正常的竞争关系。这一关系的形成,源于我国旧经济体制的制度惯性、保险业(保险公司)的长期垄断等方面。但是,主要原因还在于保险中介机构本身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市场分工不明确。因此,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回归,主要应从保险中介方面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