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先进经验,对于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论述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模式出发,把世界信用合作社体制概括为四类,并由此提出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多年发展,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的金融组织,但其服务职能尚需增强,经营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因此,积极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模式,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勇 《西安金融》2011,(4):37-38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多年发展,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的金融组织,但其服务职能尚需增强,经营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因此,积极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模式,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但其服务农村经济的职能远未充分发挥,在经营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考察和研究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是拓展改革思路的途径之一。文章以日本为例,介绍了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运作模式,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中 ,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目前主要形式是农村信用社 )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几个关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一、关于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须遵循的几个原则第一、坚持合作制是办好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原则。我国农村信用社和国外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践证明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必须坚持合作制原则。偏离合作制原则 ,必然阻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应是社员入股、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按照合作制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规范 ,才能有利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融改革必须法律先行,一项涉及多方利益的改革,必须由法律对各方权利义务责任的分配确立基本的规则及救济渠道。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势头迅猛,但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制建设却相对滞后。因此,笔者认为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应当尽快制定一部完整的合作金融法律作为配套措施,从立法层面上引导和规范改革,用法律手段对改革成果进行事后确认和保护。本文通过揭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现状,简要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模式选择和立法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去合作化"的成因,论述了政府主导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政府实现特定目标的重要工具,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逐步背离合作金融特性,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不完善导致实质上的"去合作化","内部人控制"导致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经营色彩越来越浓厚,是其走上"去合作化"道路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国要规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应认真吸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经验教训,遵循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按照"熟人社会"的要求确定农村合作金融的经营地域;政府应尊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诉求,发挥好外部监管的作用,着力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遵循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和规律,稳步发展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的成功与否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至关重要。尽管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继续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制和调整。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历程及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区域适用性改制的原则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我国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地区进行农村信用社改制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9.
研究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首先需要考虑几个约束条件。第一,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合作金融组织必须始终坚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所确定的合作金融性质;第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忽略现实金融宏观控制的要求;第三,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适应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为目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改善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中介服务环境五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西部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已遍及全球,并日趋规范和完善。国外合作金融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合作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责权利的统一成为合作金融机构有效发展的基本前提:建立自上而下、自成体系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成为合作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完善服务功能和手段,实行商业化经营是合作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和谐的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改善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中介服务环境五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国6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历程,深入总结发展经验,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4年出台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建立农村合作银行以来,农村合作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金融组织?建立农村信用社是不是还要坚持合作金融的改革方向?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是不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措施?一直是人们关心和研讨的问题。一、农村信用社现在是什么情况?要先弄清情况,然后才能谈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可以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过多次变革,其合作金融性质已经异化.我国要重新培育农村合作金融,农民创造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开启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建立农村合作银行问题韩雷自从1994年出台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建立农村合作银行以来,农村合作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金融组织?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是不是还要坚持合作金融的改革方向?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是不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措施?一直是人...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它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未来走向。自1991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正式脱钩之后,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将农村信用社建设成由农民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以入股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背离了建立之初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包括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这一体系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以部分民间金融为补充,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仍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本文试图从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之日起至今已走过近50年的漫长历程.半个世纪中,农村信用社在坎坷的道路上发展壮大.它作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组织,在服务农村、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1996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其中重点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把农村信用社改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20.
谌赞雄 《武汉金融》2002,(11):15-18
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问题 ,对于在当前进一步理清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思路具有全局和先导意义。本文认为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出现的追求盈利、商业化经营以及股份制管理倾向等与“合作制”原则背离的异化现象 ,都是其为了适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作出的符合经济规律的自我调整。同时指出 ,是否坚持“合作制”并不构成衡量服务“三农”有效性的必然前提 ,并建议将重点放在对农村经济和金融问题的一揽子改革上 ,通盘考虑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