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对于“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和重庆“八省会馆”的历史本真作出了广超越既有研究成果的学理诠释,从破解特定历史时期移民文化、会馆文化、商旅文化深厚蕴涵的角度来体现传承文化,从梳理、总结如何保护和如何修复重庆湖广会馆,亦即如何具体而微地传承文化的角度来宣示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2.
论江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  李水弟 《特区经济》2007,216(1):167-169
红色文化产业是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于一体的产业,除具一般文化产业属性外,更具有传播先进理念、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对江西的振兴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转变观念、把握市场、不断创新、整合优势和区域互动等方面探讨了江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梁敏 《老区建设》2013,(4):33-35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是指通过旅游开发的模式,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新形势下,探讨开发红色旅游文化,挖掘江西革命传统文化,这对弘扬革命精神、促进江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天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勇 《今日重庆》2006,(6):102-105
“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经济性移民,它始于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史上的一次大开放和四川社会的大重塑,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完成于人民群众自愿迁移,实现了由政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同时,“湖广填四川”也是四川历融合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5.
区域文化性质不同是导致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文化无意识"影响区域经济主体的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从浙陕区域文化对浙陕区域产业结构、企业家数量、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对外贸易等五个方面的影响展开分析,得出区域文化差异是导致浙陕两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原因,从而从区域文化视角对"浙陕之谜"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重庆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渝城,先后有六次对重庆既有重要影响的移民。而从清代初期到清代中期,以“湖广填四川”为代表,遍及中国十几个省向四川的历史大移民,才真正奠定了现代重庆人的根基。绝大部分重庆人都是这次大移民的后裔。从顺治末年到嘉庆初年,我们的祖先从全国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众多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中,文化因素的影响愈加凸显,并已成为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进而影响着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基于这种变化,本文将从文化因素的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了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上,来自于地区的优势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优势不是外生的自然禀赋,而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内生的竞争优势.区域文化观念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区域发展主体,并以其为载体和中介,在微观层次,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产权安排、产业选择等;在宏观层次,对经济发展有全方位、持久的影响,影响区域经济活性、区域创新和区域综合力等.而两个层次的对接、互动与耦合,使得区域经济模式打上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同时,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观念也有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两者的互动发展与一体演进又构成了更深层次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珏 《科技和产业》2024,24(4):56-6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加剧,气温变化不仅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对人口迁移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2009—2021年中国城市气温和迁移人口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u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法检验气温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变化与人口迁移间存在显著非线性相关关系,人口迁移行为更易受到上期决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中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迁移显著受到气温的影响;碳排放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显著为负,而低碳与新能源汽车试点政策对人口迁移呈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提供的气温对人口迁移影响证据可为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极端高温频发趋势,以及气温变化给人口迁移带来的潜在挑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浩 《改革与战略》2012,28(5):125-127
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区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意识、发展动力、发展特征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给出了基于区域经济价值观念、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和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明朝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和沿海国家的海上交通,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使团与海上各国的文化传播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文章主要从物质文化、技术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论述郑和下西洋对海上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考虑中国大规模的人口快速迁移引起了一系列城乡区域发展问题,笔者研究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各个区域层面的收入差距均表现出不断缩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将Harris&Todaro的二元结构模型扩展到区域层面,利用中国各省和城市面板数据验证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区域收入趋同的关系。进一步反思发现,人口迁移促进城乡区域发展趋同,主要表现在平均收入趋同方面,而伴随人口迁移的农村病、城市病、不完全城镇化等社会分异则日益凸显。最后,提出要逐步降低制约自由迁移的制度约束,提高迁移的效用水平;支持和鼓励举家迁移、就近迁移等幸福迁移模式;考虑人口迁移过程中个体收入差距问题,要积极统筹城乡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区域文化对其区域经济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文章从湖北省区域文化分析入手,分析了湖北省区域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制约影响,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以形成区城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需要统筹考虑。本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疆数据,以新疆南疆、北疆和东疆地区为研究单元,从迁移数量、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迁移流向和迁移原因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区域内人口迁移的现状,即区域内迁移人口呈现“北多南少”的态势、净迁移人口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中青年人口是新疆区域内迁移人口的主体、迁移人口教育水平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等,同时认为务工经商和随迁家属是区域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新疆区域内人口迁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选择性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菁轶 《发展》2007,(12):157-158
本文在人口迁移的概念和人口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在年龄上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女性通婚的迁移几率较高、受教育程度高、发生迁移的可能性大、职业和社会阶层也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江西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诗歌在数量、名家、类型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通过对代表性景观和特色习俗的诗歌文本分析,笔者认为宋代鄱阳湖诗歌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经济的发展促进;二是文化名人的推动;三是文化内涵的吸引。江西开发鄱阳湖生态旅游,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还要致力于文化的重建和恢复,才能有效地提高旅游地建设的文化品位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海峡两岸实现了一个短暂时期的统一,海峡两岸人员往来、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较少有人为的障碍。受大陆创意文化的影响,台湾电影绘画等视觉艺术、闽南语流行歌等音乐艺术、台湾戏剧戏曲等表演艺术以及新闻出版等媒体传播文化等便与大陆的同类创意文化同步发展,逐渐全方位地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与之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娟 《辽宁经济》2020,(2):78-80
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媒介工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运用。新媒体作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其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的特点代表了重塑与构建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述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时代特点,分析新媒体对企业文化建设造成的影响,提出包括注重对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媒体传播的多样化、现代化等措施在内的几点新媒体时代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希望为新媒体时代企业文化的重塑与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2005~2015年四川省时间序列数据,首先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川省文化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化分析,进而分别对区域经济相对滞后的年份和文化旅游产业相对滞后的年份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影响文化旅游产业或区域经济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至2013年,四川省文化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才属于初级协调状态。在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年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水平最小。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年份,旅行社数量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最大,而文化、娱乐体育业投资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流动态势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相耦合。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迁移对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地区差距的影响。通过运用泰尔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迁移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建立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1991—2004年期间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大于3%的条件收敛。并且人口迁移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