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进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电子商务"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社会治理环境发生变迁,社区治理形式也日趋复杂,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智慧社区"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兴起的全新概念.本文对智慧社区在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精准和有效供给,推动社区治理协同联动,提高社区管理效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需求、利益主体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多元协同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对此,本文将基于治理理论中的协同思想,厘清社区协同治理相关概念,并结合目前社区发展实际,分析我国现代城市社区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现状,探寻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应如何更好地实现多元协同治理的路径,使各种社会力量得到整合和优化,最终推动社会善治.  相似文献   

3.
"微治理"作为全新的社区治理理念,为解决接连变化的基层社会需求,满足各社区群体利益而诞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享共建的社会治理格局。"2017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的出台,为我国社区微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合法依据。我国社区微治理虽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众多弊端,如何突破困境寻求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在不断探索中寻求具有普适性的社区微治理模式,对社会安定和谐、基层有效治理、人民生活富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21世纪初以来全球科技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智慧城市的创新理念和实践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发展和深入推进,作为智慧城市的重点组成部分——智慧社区的发展,也成为了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企业乃至社区工作参与者的关注焦点.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提出了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建设信息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的社区,从而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所以,在目前社会治理格局之下,如何打造"智慧社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的管理,提高政府执行效率,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任鑫 《辽宁经济》2020,(4):80-81
上海X区"同心家园"社区治理模式缓解了传统社区治理存在的主体意识弱、资源匮乏、治理粗放化、治理无序等问题,为全国社区治理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以区域化党建平台为统领,以"急难愁盼"问题为着力点,以自治项目管理为方法。上海X区"同心家园"社区治理模式理顺了社区的多重性职能关系,确立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治自治格局,对探索中国特色社区治理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协同治理的重要主体。本文以G市93家社区调查数据为依据,梳理了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问题,提出政府需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培育机制与扶持机制,为社区社会组织营造良好宏观环境;社区社会组织需提高自身能力,拓宽与其他主体间的协同领域,并创新协同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公民参与、社会协同。目前,社区治理中存在公民参与意愿与动力不足、搭便车思想、参与途径单一、信息不通畅、权力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应当通过创造良好的公众参与环境,建立、培育社团组织,拓展参与渠道,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制度保障等路径来促进和保障公民参与社区治理,从而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鉴于我国社区救助现状,文章建议应用协同治理理论协调社区救助中各个主体的关系,重塑社区的共同意识,增强社区间的救助协同,进而构筑动态、开放、协调的社区救助大系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理技术运用到社区治理中,其中大数据技术尤为显著。文章主要研究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社区"云"治理,即在治理社区过程中,通过建立服务于社区的网络终端,通过整合各种数据化的治理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由大数据服务的社区"云"体系,通过大数据的途径对接社区服务,将社区居民多元化的需求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实现将单个局限的社区"云"转变成为共享"云",从而实现社区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熊忠悦 《理论观察》2023,(4):108-111
突发气象灾害事件检验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从突发洪涝灾害中总结和思考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A市S村改居社区调研,尝试从突发公共危机背景下探讨村改居社区治理模式的运作并做完善性思考。该社区主要形成党建引领的行政主导与多方力量协同治理的社区治理模式,突发公共危机下,党领导是核心,逐步形成中央到乡镇街道多级抗洪联控体系,社区自治组织充当抓手,公权力下沉,社区服务组织畅通微治理,志愿者拓展服务供给的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并通过分析抗汛短板,思考如何完善该模式,夯实治理效能,主要包括继续发挥党建领导的核心优势,打造组织化志愿者队伍,设立楼栋长,推动科技力量嵌入治理,努力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城乡社区协商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举措,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北京市Y区在城乡协商议事方面紧跟政策,创新探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协商模式,但在城乡社区协商机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思想认识、制度供给、资源支持、协商氛围等方面的不足。从思想认识、协商制度、支持引导、公众参与等方面加以改进,其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社区教育能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助力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形成,实施范围和对象与我国社区治理不谋而合。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创新基层社区自治的重要途径。结合社区治理需求设置社区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社区教育提高居民政治民主素质,能有效推进社区治理。文章对基于社区治理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是现代城市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应对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危机的有效途径。积极寻求社区治理网络关系结构中不同治理主体间的最佳利益契合点,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功能优势,以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的行动实现城市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社会发展的活力,也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多元协同治理结构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方向和目标。要实现从传统治理结构向多元协同治理结构的转变,需要双重整合机制来实现。第一重整合机制是刚性的整合机制,通过正式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来明确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间的权责,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塑造包容、民主的社区议事组织和议事程序,形成制度化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方式;第二重整合机制是柔性的整合机制,通过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塑造形成社区协同治理意识,提高治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治理结构运行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以及利益协调和补偿中的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双重整合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公共财政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杨倩 《理论观察》2022,(5):94-97
社会工作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与现代化社区治理理念高度契合,凭借专业优势在社区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基层社区治理存在治理主体单一、居民社区参与不足、治理方式相对固化的现实困境,为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在梳理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上,提出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依托社区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从嵌入到协同实现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中,城市社区因其在国家治理链中的独特地位日益为管理层所关注.尽管我国宪法对社区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现实中,基层社区组织难改"政府之腿"的现状,遏制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文章通过对台州市东城街道社区治理模式的实证考察,探索性地提出适合经济政治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支点,多中心参与为核心"的一体化的多中心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合作治理的视角,通过对B社区居民的访谈,对该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情况和治理效果进行了调研。由于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片面认识和信息反馈不畅等问题导致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不高,限制了治理机制发挥作用。文章认为,要进一步改善治理效能,必须以提高居民参与度为宗旨,努力排除阻碍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障碍,促进社区治理机制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推进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寿光市推进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对策。要加强政府宏观政策指导;建构合理的社区治理结构;拓宽社区建设筹资渠道;扩大居民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是沟通政府和民众的重要桥梁,有利于反映群众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十九大报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关注,已经落到社区这一社会基本单元,指明了基层社会治理方向及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意义。这就意味着,随着我国社会治理格局由"共建共享"向"共建共治共享"的转变,社会组织的地位将愈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存在政府权能失衡失真、社区组织能力和资源不足、社区居民认同感差和参与度低的困境。借助充权和相互充权理论,可对社区治理困境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从新的视角探索通过社区居民自我充权和反向充权,形成能容纳多元主体、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各方面能动性的城市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