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李君 《北方经济》2010,(20):24-25
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品牌中的文化底蕴成为其标志和灵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左右着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这种无形的"文化力"深刻地改变着消费者的意识和行为,为企业打造强势品牌,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本文通过时品牌文化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探讨,阐释了品牌文化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并着重论述了如何塑造品牌文化以提升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陶娜 《天津经济》2011,(6):18-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打造城市品牌,建设文明城市已经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天津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会展业对城市品牌的建设有着特殊作用,将会展业打造成天津城市品牌也就有了可能性。通过发展会展文化品牌,天津将大大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文化软实力,树立城市品牌,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更为舒适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天津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吴正勇  赵子文 《改革与战略》2011,27(2):58-59,84
文章认为,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企业品牌竞争力来体现;国家文化影响力和国家商业品牌的形成,又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文章提出当前中国企业需要从转变经营观念、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研究顾客心理、建设企业文化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综观世界发达城市的发展,当城市步入后工业化时期,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城市消费、城市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核心维度。品牌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最具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的文化价值载体,国内外的发展实践显示,从宏观的城市品牌,中观的产业品牌,到微观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品牌已经成为城市和企业集聚资源、人才、技术,实现消费价值的最有力的市场竞争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拥有品牌比拥有土地、厂房、机器更重要。在上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转变发展思路,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品牌文化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和培育,通过创新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形态,大力营造上海品牌文化氛围,塑造上海城市文化形象,从而有效促进上海产业和企业的品牌化,提升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王慧敏 《上海经济》2015,(Z1):14-20
综观世界发达城市的发展,当城市步入后工业化时期,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城市消费、城市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核心维度。品牌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最具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的文化价值载体,国内外的发展实践显示,从宏观的城市品牌,中观的产业品牌,到微观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品牌已经成为城市和企业集聚资源、人才、技术,实现消费价值的最有力的市场竞争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拥有品牌比拥有土地、厂房、机器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湘西凤凰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通过对湘西凤凰城市文化品牌资源的分析,针对城市文化品牌认识和存在问题,建议如下:扩大城市品牌知名度;防止过度商业化;彰显地方特色;提升品牌影响力;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论品牌文化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品牌文化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其品牌文化内涵,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制订的一系列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方案。实施品牌文化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品牌发展的逻辑必然,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塑造个性化、人性化、兼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文化是实施品牌文化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城市营销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被世界各国的城市政府所重视。随着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城市品牌策略必将成为城市营销和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城市营销与城市品牌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针对我国城市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发展企业品牌、产业集群、高新科技、环境优化、文化积淀、建立有效机制等措施来提升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9.
汪鸿 《改革与战略》2013,29(3):88-90
文化是旅游业创建品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要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体系.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发展旅游业、向国际文化旅游城市迈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品牌对内具有凝聚力和渗透力,对外具有辐射力和感召力,同时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提升和推动的作用。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以及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已纷纷开始注重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独有品牌和特色,而城市文化也是彰显一座城市独有魅力,也是在城市品牌构建过程的核心和关键。杭州的品牌文化被大家所熟知,文中笔者结合杭州城市品牌构建为例,浅析了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对城市品牌构建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来说甚为重要,将其融入到地方高校的建设之中,从而达成地方高校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共赢目标已成为现今地方建设的主要特色之一。以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为突破口,在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高校与地方文化软实力建设互动关系的前提下,探讨出地方高校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良性互动对策:即鼓励地方政府和高校建立开放交流机制,打破沟通障碍,促进双方的良好互动;创建新的高校文化整合体制,实现双方系统共建;增加城市与地方高校互动的深度和联系的密切性。  相似文献   

12.
金志龙  贠继庄 《发展》2006,(8):37-38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品牌概念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中引申而出的,并随着城市经营时代的来临而成为城市经营的重要内容,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着重考察了兰州市在其城市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探寻城市品牌战略实施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品牌营销,切实促进城市经营并提高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文化是由高校全体师生共同营造的文化体系,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凝练高校办学特色、有效地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等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决定。城市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和强大支撑,其重要性值得探究。雷锋精神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一种强大的精神信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雷锋车活动又是一个重要载体,既践行了雷锋精神,又彰显了城市文明,加强宣传和推广"雷锋车精神",有利于推进城市文化的品牌建设,从而推动城市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发展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支撑,而特色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宁波文化品牌,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宁波特色文化吸收了传统历史文化(包括商帮文化)的优点和精髓,并有新发展。以新思路、新举措来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文化品牌,可以提高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宁波持续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桂菊  王丽梅 《山东经济》2008,24(5):101-107
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经济力、政治力和文化力三要素,其中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因此,文化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文化资源系统、文化管理体制系统、文化市场系统、文化创新力系统、文化输出力系统五个子系统。在代表性、层次性、可比性、易获得性和可测性和可操怍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三个层次:目标层为城市文化竞争力;门类层包括文化资源、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市场、文化创新力、文化输出力这5个二级指标;指标层由26个三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之间深层次的文化竞争。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的体现。建设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是打造品牌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优势,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泰安市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而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则是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文斌 《宁波经济》2004,(B07):11-13
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城市品牌存在的价值也在于不可替代的个性。宁波特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优势,为塑造城市品牌提供了宝贵财富。培育文化特点是塑造宁波城市品牌的灵魂。塑造宁波城市品牌必须确立经营城市理念,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进行资本化开发和管理。而加强宣传推广,是增强城市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鹤文化在齐齐哈尔诸多文化源流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应提升为齐齐哈尔城市主题文化,倾其全力进行建设,提炼出核心内涵——文化理念,进行广泛营销。要在齐齐哈尔市建成国际鹤类保护的学术研究中心,亚洲鹤文化艺术创作和出品中心,中国鹤文化研究中心、传播中心和人才中心。要切实解决湿地资源保护和品牌资源分割问题,着力打造“中国鹤城——齐齐哈尔”品牌。  相似文献   

20.
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分析包头市文化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城市精神塑造、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化发展等三个层面提出提升包头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