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景惠 《中国商人》2024,(1):224-225
<正>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服务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对城商行而言,现阶段利润主要源于存贷款业务,但在强调跨周期调节与利率市场化等政策的当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存贷利差空间被逐步压缩。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银行探索多元化收入模式会对其盈利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金融脱媒速度的持续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客户对城商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等,对以净息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城商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公司业务作为城商行的核心业务及盈利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已经成为同行竞争对手间争夺的焦点。文章阐述了传统城商行公司业务的现状、转型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商行公司业务转型的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公司业务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能够稳定地获得利差收入,各家银行利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存贷款规模的大小,银行经营与竞争表现出明显的"规模效益型"导向。但是城商行大力发展非息收入不可能像大型商业银行一样面面俱到,应结合其自身特点,突出重点领域。本文将主要对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的机遇与挑战进行阐述,并提出加快推进市场利率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过去10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将使商业银行客户结构发生变化、存款成本上升、盈利水平受到冲击、风险管理面临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化风险定价机制,提高市场化定价能力,从盈利模式转型、收入结构调整、利率风险管理、金融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给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新一轮非对称降息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包括:存款利率定价差异化进一步加剧,存款流失加速,银行净息差被挤压,引发敏感性缺口。基于预期收入理论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结论认为,利率降低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资产收入,扩大中长期贷款及消费贷款需求,从而提高银行盈利能力。提出加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提高盈利资产规模和质量,有效规避利率市场化风险,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商》2015,(8)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线。国内外学者就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就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树红 《市场研究》2013,(10):18-19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城商行以利差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无法适应市场,亟需经营模式尽快转型,明确市场定位,立足地方发展,实行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向小微企业、社区银行、中间业务倾斜,提高经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丁旭 《商场现代化》2023,(17):68-70
目前,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变革阶段,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出现了变动。鉴于此情况,本文将重点围绕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加以研究。结合现阶段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有利有弊,央行应在后续工作中做好监管,优化市场环境,促进良性竞争,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使其结合发展趋势开展决策,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其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出发,将国内商业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和小型商业银行加以分析比较,并偏向于对小型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发展转型期;其次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对商业银行在利差收入、利率风险、负债波动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并实现经营方式转变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坚定不移的方向。中小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微薄,营业利润主要是由利差业务收入贡献的。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小城商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等核心能力形成严峻挑战,对于中小城商行的冲击巨大。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ing Transfer Pricing,FTP)的研究,提出了中小城商行应加快建立和持续完善FTP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夯实银行的数据处理能力基础,提升银行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应对即将到来的利率市场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盈利结构、盈利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以利息获得利润的方式也逐步扩展至利息与非利息结合的盈利模式。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银行经济效益,本文以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入手点,阐述了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管理现状。并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经济效益提升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市场的很长时间以来实施利率管制,银行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存贷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产品定价权加大,银行之间竞争加剧,合理实用的产品定价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本文选题的目的就在于阐明产品定价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研究如何应用产品定价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实现银行长期、稳健盈利。  相似文献   

13.
乔钰 《国际商务财会》2024,(6):28-32+43
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方兴未艾,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是实务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使用2013—2021年城商行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城商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城商行所在地区数字金融越发达,其经营收益越高、经营风险越低。数字金融对城商行管理绩效有明显的提升作用。(2)从不同维度看,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城商行管理绩效的正向作用更明显,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其影响不明显。(3)从不同地区看,城商行所在地区经济水平越发达,数字金融对其管理绩效的影响越显著。因此,城商行应当从战略管理、产品服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数字金融。  相似文献   

14.
《商》2015,(52)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化的改革也得到迅速发展。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导致银行的存贷息差收窄,利润受到重创。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大收入组成部分,对利润拉动有明显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书一 《商》2014,(18):99+88-99
"十二五"时期,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此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目前,美国是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国家之一,它的改革进程中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我国成功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本篇文章就是通过对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和经过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其对银行存贷款利率、负债结构、收入结构以及银行集中度的影响,得到了可供我国商业银行参考的经验,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5)
从理论上讲,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将给银行业绩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重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资产收益率(ROA)为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以我国有代表性的3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及1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年—2012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分别研究在政府利率和"市场利率"的情况下,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得出规模、创新程度、稳定性与ROA正相关,存贷比、不良贷款率与ROA呈负相关,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率风险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市场效应、动态效应从经济价值、当前收入和资产负债的数量及结构三个方面对银行造成影响。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办法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持续期缺口管理。总结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和利率管理的外部环境,提高利率市场化的透明度,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来应对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保持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8.
近期,人民银行连续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并且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迈出了一大步。对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机构反应强烈,普遍认为利率政策调整将对其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利率政策调整,是央行推行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大举措,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面对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银行机构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强,我国为适应全球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05年5月1日,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正式施行,2013年7月20日,开始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直至2015年我国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基本完成。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市场决定利率,国家将不再强制规定利率的上下限。在以前,国家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进行了限制,使相互竞争的银行不能通过过度升高存款利率,以较低的贷款利率来开展业务,这样的限制可以防止银行业的不良竞争,对银行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利率市场化就是取消了这种限制,允许存贷款利率两头一升一降,这样使银行的盈利空间变小,银行的恶性竞争也会加剧。因为2013年可以看作是改革前后的分隔点,本文以2013年为界限来对比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工商银行的盈利状况,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正反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取消此前的0.7倍下限,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向纵深推进。本文就作为经营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的农信社,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探讨存贷款利率定价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为推进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