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农地流转由原来的农户之间、集体内部,扩展到多元主体、跨区域,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实践对健全公开流转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农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地权-地租"的互动纳入"复合产权"的分析框架运用于成都集体土地入市收益分配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朝着市场经济决定产权规则的方向演进,使其具有"土地使用权私有化"的特征。第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模式释放了土地潜能,确保农民能分享更多的级差地租收益。改革要坚持农村土地公有性质,拓宽农村建设用地产权权能,允许其在更大范围内直接入市以及赋予更多入市方式,以实现将农地"非农化"使用权和收益权界定给农民集体和个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流转对象和利益关系日趋多元。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以防止发生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改变土地用途出现“非农化”与“非粮化”以及流转不规范引发纠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密山850农场五分场的勤工俭学技术学校,过去和其它生产队一样吃食堂,群众反映:花钱多(每人每月一般需伙食费十六、七元,多则二十余元),吃不好,菜不够吃;吃饭时排队拥挤,每吃一顿饭要花一个多小时,影响学员休息。根据群众的要求,他们试行了集体包伙制,结果良好,群众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非粮化”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是违背农地流转初衷的,不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也有损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基于政府和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动机差异,本文对二者的行为逻辑进行分析;通过土地用途改变的可逆程度区分,对农地"非粮化"和"非农化"影响土地生产率和粮食安全程度等进行了辨析。最后提出需要重视"非粮化"危害,划分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禁止耕地"非农化",建立城乡之间的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修复和恢复耕地土壤,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农民集体做农地农用的"守门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按现有法律政策,我国实行的是二元土地制度,这一制度设计,使得农村土地流转中,无论地方政府还是国土部门,对流转土地具体用途的监督要么鞭长莫及、要么有心无力,甚至有的存在私心作怪,引发农民反  相似文献   

7.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除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规定征地款的使用方式等一些最基本的制度性变化外,还应在征地范围上做到"两个区分":一个是公益性用地和非公益性用地的区分,另一个是重大公益性用地和非重大公益性用地的区分。只有重大公益性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才可以通过征收办法将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至于非公益性的商业占地,应按照自愿原则,让当事各方讨价还价,农民直接参与,如果农民不愿意就不征了。尽管公益性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格式,是仿照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所设立的,不完全切合村集体会计核算的实际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 ,全国各地都普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 ,较好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许。但是 ,笔者认为 ,现行的一些责任制 ,还不能适应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应以“责任追究制”取而代之。有识之士在谈到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时指出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键是责任追究。这个见解真是一语中的。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责任制 ,无论它定得多好 ,离开责任追究就等于失去了“生命”。这些年 ,种种责任制定了若干 ,缘何效果总是不如人意呢 ?究其原因 ,首先是这…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今后20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从2011至2030年的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左右。根据在20多个城市开展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比例高达85%,“亦工亦农”正在成为历史;八成农民工即便不放开户口也将长期留在城镇,他们进城的选择与户籍制度是否改变无关;外出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的仅占8.9%。  相似文献   

12.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县乡干部却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活动上,忙于酒宴应酬,而不愿深入田头地尾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需求;他们热衷于建设高标准的小城镇草坪、广场,忙于“政绩工程”,忽略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当前,县乡干部“非农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有三种:一是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严重。群众说他们工作在乡镇、“筑巢”在县城,露脸点个卯、拔腿便回城。遇到突发性事件或需紧急救助的事情,农民往往求助无门,许多矛盾的最佳处置时机被错过了。二是在议决策、定措施、调资金时“避农离农”,宁可…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农地经营方式发展极快。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田制”,适度规模经营,股份制,租赁制,到“四荒”地拍卖,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可以说,“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拍卖制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4.
正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不但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直接手段,更是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必须找准着力点。强化集体"三资"监管要紧紧抓住清产核资这个良好契机。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及时更新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同时要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5.
16.
芷江县农业资金呈“非农化”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怀化分行调查组芷江县是湖南西部的一个农业中等县。据调查,该县1994年农业基础设施和种种生产费用共需投入资金1.6亿元。农民自身投入、财政支农和金融机构贷款为6千万元,资金缺口1亿元。引起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法,基于强化农地流转过程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农地流转权能设计,优化农地流转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应明确村集体在农地流转中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集体土地所有权享有农地流转的管理与服务权能,农户土地承包权拥有农地流转的决策与收益权能,土地经营权体现为劳动生产和经营收益权能;促进农地流转由农户自发流转向村集体委托-代理流转方式的转化。现阶段应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农地流转管理与服务权能,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村集体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错位。  相似文献   

18.
“绿色考核指标体系”是个新概念,是指在现实经济、金融客观生态环境下,以维持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的,适合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和管理体制、水平的,可保持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的,又可持续考核的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的出发点是尽可能地多利用现实环境,促进现实环境和谐,并推动农村信用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农信社应运用大数据发展思维,争取发言权,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以及由此衍生的大数据金融日益受到金融业的广泛关注。农信社面对的客户多、类型层次多而且客户缺乏有效的传统信用信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农信社的业务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信社应建立大数据发展思维,以应对未来的发展和挑战,主动拥抱大数据,争取在大数据时代拥有农信发言权,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顶层设计思维:提升数据整合能力农信社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顶层设计关系  相似文献   

20.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两制一会三监督”近年来,辽宁省锦州市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在全市推行了行之有效的"两制一会三监督"管理模式,实行管理、监控、协调、服务"四位一体"的管理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两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