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建伟 《经济》2006,(4):80-80
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先生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素质的提升,推动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的市场关系正在建立,“总部基地”就是这样一个“总部聚集市场”;因此,为总部服务,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围绕“总部群”,将会逐渐产生新型产业,我们可以称之为“总部产业”。  相似文献   

2.
王信川 《经济》2005,(8):54-55
“一个企业家与学者的结合体”,有人以此概括许为平董事长和他的总部基地项目,但他并不赞同有人称其为“总部经济理论家”,相反,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干实事的实践者”,尽管对总部经济这一现象做过一些思考,但要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还需要继续探索。事实上,正因为深知“总部基地和总部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不能一蹴而就”,许为平在组织总部基地的建设和招商的同时,还频频出入北京各大会场,借助各种场合传播总部基地的讯息,为总部经济摇旗呐喊。2003年9月12日,许为平借助第六届北京科博会激情宣讲总部经济,调动了各界的热情,2004年2月,在总部…  相似文献   

3.
《经济》2005,(8):46-49
据透露,总部基地的得名来自于2003年初的一次小型的学者座谈。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赵弘在描述当前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总部的生产力及总部迁移的经济内因时,所运用的“总部经济”这一概念顿时激发了许为平的灵感,“这正是我四年来苦苦深思的问题的最好概括名词。”许为平说,此前他一直在书籍和各种谈话中寻找灵感。早在1999年,许为平从英国留学归来开始“二次创业”时,他就一直在思考“选择什么作为第二个事业的起点。”许为平说,“若要跟上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对经济形势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并在经济模式上进行创…  相似文献   

4.
王信川 《经济》2005,(8):54-55
“一个企业家与学者的结合体”,有人以此概括许为平董事长和他的总部基地项目,但他并不赞同有人称其为“总部经济理论家”,相反,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干实事的实践者”,尽管对总部经济这一现象做过一些思考,但要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还需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5.
《经济》2006,(3):69-69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北京总部基地捷报频传:2005年10月29日,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被评选为“2005十大中华管理新闻人物”,2005年11月8日,CCIM(美国国际注册商业房地产投资师)协会携40名世界知名房地产投资大鳄莅临总部基地考察,表达了浓厚的合作意向,2005年11月22日,全球500强的美国江森白控公司与中关村丰台园签订入驻协议,将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JCI)能源管理中国区总部迁入总部基地,改善区内能源管理,并以此为核心,迅速向全国各地辐射;  相似文献   

6.
《经济》2006,(4)
北京:多个“总部区”亮相目前北京已经有多个“总部”牌的产品。最早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是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和英国道丰国际集团合作开发的总部基地。它不仅是中国最自觉、最明确地提出以总部经济为发展目标的项目,也是一个集办公、科研、中试、产业于一体的企业总部集群基地。它包括500栋企业总部楼、一个五星级酒店、约4000平方米的商业配套总部公寓和26个会所及相关的商业设施,将吸纳约500家大型企业、约2000家中小企业总部入驻。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于3月2日~7日将总部由北京中关村大地科技大厦迁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  相似文献   

7.
柴门 《经济》2006,(5):92-93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创新与创造,"总部经济"、"总部基地"正是这样一个范例. 两年多来,北京总部基地在海内外都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这个地方位于北京西南四环,占地1000多亩,预计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5年之内要计划建设500栋独立总部楼.它是换汤不换药的房地产,还是有着更深内涵的"新品种"呢?二年的实践证明,北京总部基地,是一种市场创新下的新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8.
何问陶 《广东经济》2003,(12):19-20
中国“入世”后,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市场,纷纷加快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设立地区总部的步伐,由于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在这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争夺战中,北京和上海已先拔头筹,广东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迎头赶上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总部经济运行的"典型-一般-金融"性的"全球-中国"式演变路径,为"总部-基地"布局的中国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和行动指引。要通过上海、北京和深圳的"首选基地+首选总部"和天津、重庆、武汉等的"次选基地+次选总部"以及其它实力型城市的"基地的基地+基地"的组合,构建金融中心群。  相似文献   

10.
文夫 《经济》2006,(6):85-85
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从一开始提出来,就有很多人不了解。但是有一点要承认,就是总部经济在北京的实践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2003年我曾经来过总部基地,当时是一片荒地,只有几栋楼。但是今天总部基地已建成了303栋总部楼。而且它的一期和二期工程的80%全部已经卖出去了。我觉得从这一点来讲,它实际上给总部经济作出了结论,市场需要总部基地。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品牌吗?不是,它们还只是商标名称而非品牌。它们正在努力成为品牌。”这是前不久奥美国际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夏兰泽(Shelly Lazarus)女士在北京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说的话。北京一家媒体将此事报道出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停有人打电话给奥美中国总部,询问夏兰泽女士说中国企业没有真正的品牌的依据是什么。后来奥美中国干脆在他们的网站上登出了“一封来自奥美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铭先生的回函”,在这封公开信里,对他们的董事长夏兰泽的“无心快语”做了如下解释:“很遗憾,在《商业周刊》采访夏兰泽女士时,由于误解…  相似文献   

12.
一凡 《新经济》2007,(6):50-51
1956年10月1日,一位出生在新加坡华人家的儿子被父亲起名为“庆国”。蔡庆国命中注定,一生要做很多与中国有关系的事情。近日,采者采访了蔡庆国先生。进入“女人圈”1983年,蔡庆国在新加坡获得市场管理学位后,被派往伦敦,1984年,作为最早一批来到北京的外国  相似文献   

13.
柴门 《经济》2006,(5):92-93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创新与创造,“总部经济”、“总部基地”正是这样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1月9日下午,新任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先生(Mr.Wil-liam Ehrman)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演讲。欧威廉先生是一年来访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第二位英国驻华大使,前任驻华大使韩魁发爵士2005年11月应邀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系列讲座中进行了演讲。欧威廉先生在演讲中首先评述了他观察中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重点从三方面阐述了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挑战:第一,收入差距。近年来中国的收入不平衡增大,这不仅是影响到社会稳定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有着潜在的经济影响。收入的…  相似文献   

15.
张大伟 《经济》2006,(6):87-87
2006年4月8日,在中国能源电力领域享有盛誉的著名律师事务所——杭州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与北京总部基地举行签约仪式,入驻总部基地3期11区7号楼,成为第一家入驻总部基地的律师机构。  相似文献   

16.
大伟 《经济》2006,(6):86-86
2006年4月21日,中国投资传媒年会“中国传媒影响力之夜”在总部基地大讲堂隆重召开。中国传媒投资年会由中国传媒论坛学术委员会和史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共同主办,2005年在北京大学举办首届,今年则移师总部基地,15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传媒机构、投资机构的代表纷纷莅临总部基地参加这个年度盛会。  相似文献   

17.
刘威 《经济论坛》2006,(16):20-21
综合目前对总部经济的各种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总部经济,是指在要素禀赋优势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规模足够大的企业(包括跨国企业和国内大企业)将其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以及某一地区的企业总部与企业的加工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转移,实施集群布局,企业加工基地向土地成本低的区域聚集,形成一种新的经济空间组织结构,最终通过企业集聚效应产生外部经济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一、总部经济与中部经济崛起(一)总部经济是一种“三赢”的经济发展模式1.总部经济给企业带来收益。随着市场上产品与…  相似文献   

18.
PE北京论坛     
《资本市场》2008,(10):13-13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筹)、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全球发展市场PE协会(EMPEA)主办的“PE北京论坛”将于2008年11月9日~1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将围绕“PE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PE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等主题展开。  相似文献   

19.
王琤  陈言 《经济月刊》2014,(1):122-123
2013年12月12日,兄弟工业公司在北京召开记者见面会。该公司全球总裁小池利和谈到了正在推进的“走向新增长的再度挑战”战略,强调重视中国市场,将以中国市场作为最重要的开拓基地。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1,(2):F0004-F0004
<正>2010年12月29日,"第六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承办。成都市成华区、石家庄市桥东区、浙江省永康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国门商务区、江西龙津湖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等单位参与论坛协办。论坛以"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推出了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赵弘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10~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