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最高额抵押制度是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为了迎合连续陆交易所提出的简化担保程序和成本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类特殊抵押权制度,已经为许多国家陆续接受。我国《担保法》规定:本法所称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物权法》第203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2.
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依法转让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移交银行作为贷款的担保,以督促债务人履行义务,保障银行实现权利的一种担保贷款.我国《担保法》规定:依法可转让的商标使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但实际操作中并不是那么简单。由于目前股市筹资不畅有些民营企业还无法上市筹资),许多公司目前急需资金,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银  相似文献   

3.
一、做好改善金融生态的工作1.法律方面。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实际修改完善原有法律法规内容,扩大抵质押的范围,降低小企业贷款的门槛,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法律环境;构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担保交易法律制度。修改完善《担保法》,引入动产抵押担保制度,扩大动产担保物范围,允许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担保物,允许在普通债权上设立担保,引入浮动担保制度,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4.
晓谷 《资本市场》2004,(5):33-35
<正>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定关于担保的专门法律为1995年10 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上市公司作为按照《公司法》规定程序设立的法人实体,当然在对外担保时适用于《担保法》中的相关规定。另外《公司法》第六十七条中也有关于对外担保的禁止性规定,《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还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肖辉 《经济论坛》2004,(23):115-116
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当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已负迟延责任又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权利时,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次债务人行使其对债务人所负债务之债权的权利。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相似文献   

6.
冯兆蕙 《经济论坛》2007,(4):126-127
目前,权利质押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一种重要担保方式,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其财产权利作为特定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从质押的财产权利中优先受偿。目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存单、国债、股票质押已非常普遍,银行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业务时也大量接受承兑汇票质押担保方式(俗称“以票换票”),其它诸如提货单、保险单、出口退税、企业应收账款及各种收费权质押新品种也不断出现。然而,商业银行目前所采用的这些权利质押担保方式是否都有其合法依据,如何扩大质押权利范围,丰富贷款担保方式,这些问题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品种创新和风险防范至关重要,但尚未引起关注,本文拟就其中的不动产收益权质押贷款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税收优先权制度,该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  相似文献   

8.
股权质押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融资手段,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有限责任公司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析《物权法》、《担保法》、《公司法》及其解释等法律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设立的规范,以担保理论、公司理论和法理学为视角探讨了中国股权质押的设立和公示规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外贸融资新方式--谈出口退税质押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芹 《经济论坛》2002,(12):57-57
所谓出口退税质押贷款,是指具有退税资格的外贸进出口企业以其应收出口退税款作为质押,来取得银行资金支持的一种授信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外贸企业由于出口退税款返还滞后造成的资金紧张问题,能够促进外贸企业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的可抵押资产少、授信抵押担保不足等问题,可使银行在有效控制授信风险的情况下,取得综合效益。这种方式实现了企业与银行的双赢,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一、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的可行性1.法律上的依据。我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担保有两种形式:一是动产质押,二是权利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担保法》和《担保法解释》的出台保证制度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保证期间制度也同样如此.但是我们知道《担保法》第25条和《担保法解释》第31条的规定在保证期间上存在着矛盾.所以本文对《担保法》中的保证期间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其是否可以中断等问题再次进行探讨,并找出解决冲突的对策以便更好地适用保证制度,促进交易的安全和便捷.  相似文献   

11.
任素玲 《经济论坛》2003,(19):48-48,57
担保物权是指以确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或权利上所设定的一种定限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由于担保物权是定限物权,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物的效用,实践中往往会发生在一物之上设定两个以上的担保物权,此时就会发生担保物权的竞合,在此情形下,何种担保物权的效力优先即担保物权竞合时的优先受偿问题,本文结合《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抵押权竞合时的优先受偿在现实社会中,抵押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担保物的融资效能,常…  相似文献   

12.
代位权也称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从而有害于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该制度源于古罗马后期的代位请求权或称间接诉权,《法国民法典》第1166条“但债权人得行使其债务人的一切权利和诉权。惟权利和诉权专属于债务人个人者,不在此限”的规定是现代意义上的代位权制度的最早表述。我国近代1915年《民国民律草案》和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的民法典对此都有过规定。但完整的制度化的立法却到20世纪末才出现。  相似文献   

13.
刘亚昌 《经济论坛》2006,(11):133-134
一、世界上主要先进国家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上的立法态度及其述评 肯定说以德国、瑞士以及我国台湾为代表。《德国民法典》第932条规定:“物即使不属于出让人,受让人也可以因第929条规定的让与成为所有权人,但在其根据上述规定取得所有权的当时非出于善意的除外。”第929条规定:“转让动产所有权须由所有权人将物交付于受让人,并就所有权的转让由双方成立合意,受让人已占有该物的仅需要转让所有权的合意即可。”《瑞士民法典》第973条第一款规定:“出于善意而信赖不动产登记簿的登记,因而取得所有权或其它权利的人均受保护。”  相似文献   

14.
张旺 《经济研究导刊》2007,(10):137-139
优先权是优先权人依法律规定就债务人财产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清偿的权利.针对目前争议较多的《合同法》286条规定的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定性问题,通过比较不同的观点,认为286条规定的是优先权.优先权的成立条件为债权因建设工程承包合同而生、建设工程为发包人所有、建设工程的性质适于换价.建筑工程的优先受偿权优于约定抵押权,其担保的债权范围为报酬请求权、垫付款项请求权,供优先受偿的标的的范围以标的物的价值因建设工程而增加的部分为限.  相似文献   

15.
王世袭 《经济研究导刊》2007,2(8):122-123,193
独立担保是指相对传统担保形式的称谓.其具有分离性和无条件性的特征,国内外商事实践对独立担保都有规定.我国《担保法》第五条"但书"的规定似为独立担保正名,但是由于对其的不同理解造成司法实践中对此问题的不同处理.加入WTO后的社会现状要求中国明确独立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6.
沈生 《时代经贸》2014,(6):495-495,497
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卖方交付货物义务中的一项重要的义务,宠直接关系到买方的切身利益。本文将结合《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我国《物权法》、《担保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运用案例分析法剖析了卖方权利担保义务的三项内容以及由此给买卖双方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意思自治是我国独立保证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完善我国担保法律制度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顺应保证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趋势是独立保证制度构建价值基础.我国未来担保立法应该在现行担保法第五条的基础上,从独立保证的独立性和从属性,独立保证人和担保债权的范围,独立保证人的抗辩权和独立保证人的追索权等方面,构建我国的独立保证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未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相似文献   

19.
陈修辉 《发展研究》2006,(9):99-100
修订后的《审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和处分决定的程序,依照本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1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它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这一准则首次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2005年《公司法》修改,进一步通过一些条款的设计对公司社会责任做了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精神。《公司法》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