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6月1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第七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公用独立系统项目,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其中,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作为可再生能源中唯一的单列项目进行公布。《通知》要求,现有农林生物质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国家电价支持政策之外的,包括燃煤与农林生物质、生活垃圾等混燃发电在内的其他生物质发电项目,不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由地方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解决补贴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冉 《中国电业》2007,(2):74-75
世界大发展世界 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开始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秆等生物质发电。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可以明显地改善环境、经济及能源安全。近年来,为了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各国都在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将使得生物质能在今后能源替代领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对生物质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发电、生物气体、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液体四个方面。其中,利用生物质发电主要可分为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秸秆、  相似文献   

4.
2012年,德国能源消费总量4.5亿吨标准煤,全社会用电量约5940亿千瓦时,是欧洲第一大能源和电力消费市场.其中,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和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分别为11.7%和12.6%,发电量占比21.9%.2012年,德国发电装机约1.78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3264万千瓦,风电313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65万千瓦,水电44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1361亿千瓦时,其中风电460亿千瓦时,生物质408亿千瓦时,光伏发电280亿千瓦时,水电212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5.
2012年,德国能源消费总量4.5亿吨标准煤,全社会用电量约5940亿千瓦时,是欧洲第一大能源和电力消费市场。其中,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和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分别为11.7%和12.6%,发电量占比21.9%。2012年,德国发电装机约1.78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3264万千瓦,风电313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65万千瓦,水电44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1361亿千瓦时,其中风电460亿千瓦时,生物质408亿千瓦时,光伏发电280亿千瓦时,水电212亿千瓦时。德国能源转型战略顶层设计德国能源转型战略(Energiewende)的总体目标是逐步  相似文献   

6.
正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是一种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加强生物质资源与燃煤电厂优势互补的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选取1台660兆瓦机组建设2台生物质气化炉建设方案,对此技术路线主要系统的造价与经济评价开展分析,并介绍了其技术经济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2019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7.9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9.5%,其中水电装机(含抽水蓄能)3.56亿千瓦,风电装机2.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0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254万千瓦。含水电在内的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消纳量为1993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738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已得到各国政府、能源行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大石油公司研判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投资发展风力及地热发电,合作开发生物质能源并完成技术储备,虽然减少太阳能投资却持有大量技术储备,同时加紧开发燃料电池及氢能源技术.中国的石油公司需要统筹兼顾可再生能源开发,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可靠的技术路线发展可再生能源,确保研发投入,广泛开展合作,争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向综合性能源公司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论述了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发达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主要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其次介绍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主要困难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过高和市场容量狭小,形成恶性循环:接着介绍了国际社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特别重要的是通过法律法规强制可再生能源占有一定的市场。最后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0GW的建议,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当今世界各国为了减少能源的对外依赖、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系数,减少排放,都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寻求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最现实和可以大规模对化石能源替代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生物质能源仅次于煤、油、天然气而位列第四。生物质能源已成为缓解能源危机的国际公认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德国具有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策法规体系。分析了德国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及其主要内容以及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非食用生物质制燃料乙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以非食用生物质为原料来制取可再生的新能源——燃料乙醇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介绍了从纤维素类生物质制备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关键工艺,指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现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的统一高效配置,还可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的间歇性、不确定性问题,保证电力的大规模接入和远距离送出。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一是在发电环节积极推广运行控制技术,实现核电、储能电站、生物质、风能、光能等发电端设备  相似文献   

14.
《电力技术经济》2011,(1):45-45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主任吴创之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原料、规模、产业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在“十二五”期间,生物质能的开发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分散利用的导向性思路,用生物质能的特长来解决节能减排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制度建设,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发展由固定电价政策的支持向政策与市场共同作用的发展机制的变迁.本文以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为例,构建了固定电价与配额交易下的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其对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及政策效果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配额交易制度建设的科学对策.结果表明:现行的固定电价政策与电价水平,难以对生物质发电厂商产生有效的激励;当施行配额交易时,合理的生物质发电配额比例和绿色证书的基准价格(如本文研究所得的2%的配额比例和0.094元/kWh的基准价格),有助于厂商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全部收益并保证厂商的适度投资和技术研发投入,从而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较之固定电价政策,配额交易制度对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激励效应更为直接和有效,也更接近于实现政府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君卫 《董事会》2014,(4):70-71
当前,我国多地雾霾围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成为重要的治理雾霾措施。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财政每年更是投入上百亿元直接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作为清洁能源的风力发电被大量“弃风限电”、白白浪费的“中国式”尴尬。  相似文献   

17.
高层声音     
《中国电业》2005,(5):4-4
从目前来看,特别应该抓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并网技术标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和费用分摊办法、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的管理办法、可再生能源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的具体办法等研究制定工作,争取早日出台,与法律同步施行。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2006年及以后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及费用分摊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标准本着促进发展、提高效率、规  相似文献   

19.
信息平台     
《中国电业》2010,(7):80-80
欧盟2009年新增发电装机主要为可再生能源 欧盟委员会7月5日公布可再生能源报告。2009年欧盟27国当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2%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风电所占比例最大,占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37.5%;光伏发电占21%。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化石能源利用受到资源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约,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我国2007年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相继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促进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相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来讲.资源丰富、利用方式多样、发电成本逐渐降低,这些优势将使其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