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本文从信用衍生品的定义、交易原理以及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出发,针对我国开展信用缓释工具试点后的交易状况,基于信用衍生品的功能对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国外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长久的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配套完善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信用衍生品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最具创新性的金融工具之一。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不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可以缓解金融脱媒问题,防止资本市场快速膨胀、扭曲银行和金融体系。然而,信用衍生品也有其另一面。美国金融危机显示信用衍生品与金融结构具有复杂的联系机制,可能冲击宏观稳定。本文提出,我国应深入剖析美国的信用衍生品市场与金融结构关系,跟踪国际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探索符合国情的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过各国监管当局及市场各方的努力变革,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正朝着更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简单化产品重回市场主导地位,清算机制的完善降低了市场风险,信用衍生品市场规范和市场自律管理得到加强。当前,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已初步建立起有序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框架,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具备了较好的市场基础,下一阶段,应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创新促进发展,推动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婧  王光明 《新金融》2012,(1):31-36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一项备受瞩目的金融创新。然而,在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品也备受争议。本文以国际市场上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探讨了信用衍生品发展的内在逻辑、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境内银行业的信用衍生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信用衍生品主要类别、积极作用及交易蕴含风险,分析评价了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监管层也有推出信用衍生品的计划,并于2010年11月开始市场试点,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构建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加快制定包括信用衍生品在内的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为市场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以解决《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有关规定与现行法律冲突的问题;适时修改监管规则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多采用信用衍生品管理风险;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荣芳 《上海金融》2007,(11):60-62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衍生品交易几乎垄断了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利率型产品仍是主要交易品种,但信用衍生品已逐渐成为衍生品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发现,信用衍生品是美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产品,然而其近几年的发展明显趋于投机套利功能,其有效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功能则被弱化。在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信用衍生品加剧了市场的动荡,使许多银行和对冲基金面临巨幅亏损。本文认为对信用衍生产品应有客观的评价,应趋利避害引入中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美国次级贷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认为房地产泡沫和信用衍生品的过度泛滥是导致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文章回顾了信用衍生品全球市场规模、市场构成和产品构成,介绍并剖析了信用衍生品的主要类型及其定价机理,然后对信用衍生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展望,最后分析了信用衍生品的意义、风险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版的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的正式启动,彰显我国坚持金融创新和继续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下一步,需通过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引导市场参与者正确认识信用衍生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机制、促进市场参与者多样化等途径,推进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龚斌恩 《新金融》2009,(7):54-58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金融创新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最近上海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金融创新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本文试图全面介绍信用衍生品的运作原理及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信用衍生品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机制,为我国推行金融创新,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良 《西安金融》2011,(3):39-40
全球性金融危机将信用衍生品推上了风口浪尖,出于防范信用风险而设计的金融产品是危机的导火索。在经历了市场的深刻反省后,全球的信用衍生品规模又创新高,我国也适时推出了CRMA(信用风险缓释合约)系列信用衍生品,但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对其监管是对监管部门的考验。本文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及其风险,指出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加强对CRMA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