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家庭关于学校教育投资的案头资料以及笔者田野调查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指出了当前西南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只能勉强承受初等教育的费用开支。对于中等教育的费用开支,他们仅仅靠自身家庭的收入是非常困难的,从他们的孩子进入中等教育开始,这些民族地区的家庭就开始进入了负债投资于学校教育的艰难生涯。  相似文献   

2.
柳琴 《新西部(上)》2009,(6):156-156,158
本文以西部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制约西部民族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提出了振兴西部地区民族教育的策略选择,以期能促进西部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此,抓住机遇。以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状况。 一、西部民族教育发展的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人口受教育年限,北京为7.87,上海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对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儿童基础教育国家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扶持,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西部大开发建设。非政府组织也不断的发挥自己的力量,组织志愿者投入山区儿童基础教育,积极筹备山区学校教育设施,提高办学水平等,对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的儿童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儿童基础教育的关注,有利于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缩小东西差距,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言,要彻底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面貌,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享有与其他地方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孟小军 《发展》2006,(5):73-7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大面积的、突出的贫困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应实现一系列转变,使教育更有力地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从而最终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中,投资极大地改变着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未来发展条件,但对GDP增长的作用有限。其原因,一是这些地区制造业不发达,巨额投资拉动的是地区的外部市场;二是现行国民核算制度不能反映生态建设上的贡献和投入,低估了这些地区的GDP。西部民族地区还处在为未来发展打基础的阶段,还需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基础设施投入阶段。由这种发展阶段的性质决定,西部民族地区进行小康建设规划时不可对GDP增长指标过分乐观,因此,在加大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和生态投入的同时,还要关注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并改革国民核算制度,试…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中,投资极大地改变着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未来发展条件,但对GDP增长的作用有限。其原因,一是这些地区制造业不发达,巨额投资拉动的是地区的外部市场,二是现行国民核算制度不能反映生态建设上的贡献和投入,低估了这些地区的GDP。西部民族地区还处在为未来发展打基础的阶段,还需要经历相当长一段  相似文献   

8.
占全国总人口9%的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占国土面积64%的民族自治地方,绝大多数处于西部和边疆地区;全国尚未脱贫的30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民族和西部地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教育的艰难性。但西部民族教育的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可以说,抓好西部民族教育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从新中国建立后,西部民族教育就开始蹒跚起步,在艰难中卓越前行。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因此西部地区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政府适当投资和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西部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规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培训教学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首创了区内研究学者培训的教学新模式,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证明了它普遍适用于经济条件差、基础薄弱、经费不足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培训,这对快速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特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教育克服了历史、社会、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障碍,取得了巨大成就,正稳健地行走在西部大地上,形成了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较为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这为提高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衣光春 《改革与战略》2009,25(5):109-112
文章首先从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存量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考察了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现状,得出了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落后于中东部和全国水平以及教育和健康投资水平低的结论,进一步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自生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有必要建立起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自生机制,提出了培育西部地区人力资本自生机制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人力资源是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手段来抓,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完善人才市场,为人才的合理配置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育投资比例衡量标志的财政性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西部地区过去15年都没有达到4%的目标,原因在于西部地区教育投资的增长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以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偏低,同时,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不能持续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以确保增加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商务部快讯     
《中国经贸》2005,(11):87-87
薄熙来鼓励跨国公司“西进” 10月18日,在四川举行的“跨国公司西部投资座谈会”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欢迎跨国公司到中国西部投资,并特别点出了五个投资领域。这五个投资领域包括:欢迎跨国公司对资源、农业、旅游等西部优势产业投资;欢迎对高新技术领域投资;鼓励跨国公司积极与西部地区开展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参与当地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开展与西部地区的人才、教育交流项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内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事关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国家历来重视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良好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这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也有一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制约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图分析探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肖能钜 《魅力中国》2010,(7X):94-9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西部农村大学生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多,西部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从成为高校和西部地区关注的重点问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观念传统,西部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显突出,解决西部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西部农村家庭的脱贫致富,关系到西部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和谐社会目标能否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要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城乡网络,包括统一的交通网络、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的创新,加快推进农村居民的城市化进程,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西部农村大学生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多,西部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从成为高校和西部地区关注的重点问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观念传统,西部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显突出,解决西部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西部农村家庭的脱贫致富,关系到西部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和谐社会目标能否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1,(6):20-27
六十年的西部民族教育发展史,书写出了中国西部民族教育从艰难走向豪迈的壮丽篇章。西部民族教育,历经六十年的沧桑与曲折,克服了前行中的各种艰难与险阻,已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取得了骄人业绩。六十年的西部民族教育发展史,构筑起了新中国完美的民族教育大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