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审计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由此带来了政治、经济、法律、技术和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碳审计就是现代审计领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兴举措,是一种全新的环境规制工具。该文在系统分析碳审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全面梳理国内外碳审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碳审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李诗娅 《商》2014,(22):161-161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碳金融俨然成为全球关注热点。大力发展碳金融有利于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本文以碳金融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我国碳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试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双碳”目标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努力破解环境资源制约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碳审计作为碳排放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为“双碳”目标实现保驾护航是应有之义。文章首先介绍了碳审计的基本内涵,然后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碳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给出碳审计实施的具体路径,期望能对碳审计的具体工作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众多企业濒临破产,使得风险防控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以风险导向为主的审计模式开始逐渐被发达国家所重视并采用,文章就目前审计界最为关注的这一主题对我国企业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从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出发,与国际同行能源公司对标,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以及目前我国企业完全照搬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现阶段我国企业将风险导向模式逐步引入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为了实现我国双碳的长远愿景,国家加大了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力度,这对我国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项目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各国已经将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全球未来发展中新能源产业将会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新发展、新增长的动力引擎。在双碳环境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挑战,这也为更多新能源企业实现投资并购提供了机遇,我国新能源产业应紧紧抓住机会快速发展。因此,文章将就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并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碳审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征收碳税,旨在保护环境,希望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一些国家提出征收碳关税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进行经济制裁.随之,碳审计越来越引起有关各方的关注,各国开始从碳审计中积极主动探求节能减排的途径.本文通过碳审计的国际比较,得出对我国碳审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孟雪松 《财经界(学术)》2011,(18):257-257,259
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以及全人类的重视,因此推行碳审计也势在必行。本文从碳审计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碳审计目前的现状,并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的碳审计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碳金融的迅速发展,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然而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通过总结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可行性,指出目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因素,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战略上重视碳金融业务发展。通过建立跨国金融战略联盟,设立专门的碳金融业务机构,培养高素质碳金融业务团队,加大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碳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审计在保护和治理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重视环境审计工作,环境审计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共同关注并全力予以实施的一项崭新的工作。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而后对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环境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春萍 《商业会计》2011,(30):54-56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绩效审计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还不完善,如何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研究现状,进而探讨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期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2015年法国巴黎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上,我国镇江市被大会推荐为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唯一最佳模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镇江市在全球首创以碳平台为基础,逐步完善以碳峰值、碳考核、碳评估和碳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碳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详细介绍了镇江市的“四碳”管理模式的创新之处,并且从农业、工业、能源结构、出行方式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四碳”的具体措施,结合我国现行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四点“镇江模式”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项新兴的审计实务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理论研究薄弱,实务操作经验不足,在发展之初便面临诸多瓶颈。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我国现阶段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服务于碳排放交易的金融业务和衍生产品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全球碳市场最大的碳资源国家,无疑将成为国际碳金融市场上重要的参与者。探索性地提出了四种种碳金融交易模式,分别是:信贷支持模式、项目支持模式、解决方案平台模式、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在介绍这四种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实例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自然生存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控制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缓解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以控制碳排放、保护全球气候环境之名提出碳关税政策,但碳关税政策真正的动机在于发达国家利用碳关税贸易壁垒手段抑制发展中国家高耗能产品出口,并以此来保护自己的高耗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作为工业品出口大国,一旦发达国家执行碳关税政策,其经济势力将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研究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点议题。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3060碳减排”目标,即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最高峰点并转为拐点、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文章基于我国碳排放现状,结合三大碳减排措施,将能源工业企业碳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扩展管理会计功能,构建“双碳”背景下的碳管理活动现代化管理会计体系,分析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特点,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审计业务领域最重要、也是发展最快的部分,而且其发展受到了社会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力图在探讨我国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审计质量是审计职业的灵魂,它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步发展,更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历来成为政府监管部门、立法机关、公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从我国审计质量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审计质量的几大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完善审计制度,从而推动整个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2016,(7)
随着管理信息化和审计理论的发展,IT审计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IT风险已逐渐成为组织的重要风险,面临不断增多的系统薄弱性和威胁,在全球加强行业监管和内部控制的趋势中,IT审计的地位尤为凸显。IT审计是当代科技发展与审计发展相互融合的产物。我国的IT审计系统尚未完善,审计功能仍不健全,而传统审计已较为成熟。对二者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是考察IT审计发展程度及特点的直接方法,也是借鉴传统审计严密之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不强是客观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将从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审计市场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进而浅析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基调,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之名,实施开征碳关税,设置贸易壁垒,实现贸易保护。本文对碳关税壁垒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行系统的深入分析,并以浙江省为例实证分析了碳关税对浙江省的出口贸易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