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经济学将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称为“贫困陷阱”,1000-3000美元称为“起飞阶段”,3000-5000美元称为“中等收入陷阱”,1万美元被看成高收入的门槛.2011年我国的人均 GDP 有望达到5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正处于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我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大部分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因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不断凸显,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成功跨越。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处于艰难爬坡的关键阶段。总结中等收入国家沉浮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利于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确保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并书写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3.
陈曦 《商》2014,(30):188-18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中等收入国家。但是在这过程中,中国应该吸取国际经验,采取积极措施防治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文针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分析探讨,以期研究出一系列防治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社会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当前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难以持续,创新驱动的机制与环境尚未形成,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短板”.“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没有新动力、经济失去活力、贫富鸿沟加深,最终出现经济社会停滞的一种状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推动产业升级,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那么,我国是否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又该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文章从经济思想理解政治问题,从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两方面进行论述,指明中国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达到经济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属于中高收入阶段。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人口红利减弱、创新不足等因素,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今天的中国与当年日本状况颇有相似之处。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进行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和政府职能方面的改革,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完全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王夏雨 《商》2014,(23):159-159
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目前,中国正一步步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本文探讨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秀林 《消费导刊》2011,(11):181-182
本文从整体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从而特定浅析我国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途径。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里,“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被人们提出,并且受到关注。“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过渡到中等收入国家以后,因为不能顺利的转变原来的经济方式,造成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撑经济的增长,无法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最终导致经济的增长率停滞不前甚至是回落。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失调的经济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而人口红利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对于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杨秀林 《消费导刊》2011,(12):77-78
本文从整体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从而特定浅析我国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成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途径。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根据以往各经济体发展的趋势来看,如果在这一时期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问题,极有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中国国情,汲取他国在面对"中等收入陷阱"时的经验教训,以寻求帮助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再次聚集于"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及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进程表明,收入分配不均和不平衡在诸多因素中是影响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诱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收入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发。本文运用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与跨越陷阱之间的均衡互动关系理论分析宏观构架,剖析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3.
周颖 《商》2014,(17):49-49
本文主要研究了部分国家在面对"中等收入陷阱"中的表现,通过比较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成功和失败的国家和地区,指出了我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应该遵循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彬 《中国物价》2024,(1):108-112
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功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有所下降,且城乡之间收入分化程度差异明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未富先老”、社会流动性约束仍存、居民负债水平偏高、资本无序扩张等问题将阻碍我国成功稳定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需要从“稳住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三方面着手,夯实中等收入群体的增收基础,促进低收入群体增强向上流动能力,防范脆弱群体因各种原因返贫,确保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5.
"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特征是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是收入差距扩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较好地控制收入差距扩大,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经验。本文将分析我国身处"中等收入陷阱"边缘的现状,指出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一步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易维佳 《华商》2011,(6):32-33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约4400美元,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于是,有人担心:中国经济高增长还能持续多久?中国应如何破除“中等收入陷阱”魔咒?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我国正式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制度偏向于效率的提高,忽视了收入分配的公平,使得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伟大目标,收入分配改革有望成为我国社会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拉美及东南亚部分国家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原因能够对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稳定、人力资本的积累保障了我国能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但要成为高收入国家,仍要注重传统产业升级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相似文献   

19.
石新波  刘仕队 《商》2012,(15):93-94
"中等收入陷阱"是转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尤以拉美、苏东国家为典型。当前,我国刚刚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瓶颈。本文在总结了拉美模式的困境基础上,分析了冲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三个错误倾向,进一步提出了超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理论中有三种关于国民收入陷阱的理论,即低收入国家的"马尔萨斯陷阱",中等收入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国家的"代际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通常指的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发生的经济波动或停滞状态。这个概念在2006年被提出以后,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为此发表了研究论文。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与其他两类陷阱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三者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目前,中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持续发展,国民收入持续增加,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