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车软件市场的兴起是建立在移动支付与地理信息定位基础之上的。2014年年初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两大打车软件分别得到财力支持,最终"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软件几乎完全占据打车软件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对目前我国打车软件市场进行分析,为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给予理论依据,并对打车软件的竞争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打车软件的兴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目前国内稳定的打车软件市场尚未形成,而且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于打车软件每天都会有很多新闻报道,本文采取以"打车软件"为关键词,从百度上搜索的2015年2月15日至2015年8月15日的276篇不重复报道,并根据新闻报道内容提取关键词,利用BICOMB构建了共词矩阵,并形成相关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完成了对打车软件新闻热点挖掘,分析出当前打车软件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手机打车软件在国内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通过打车软件与电话叫车、街头招车的比较体现其优越性,并结合国外打车软件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从软件运行、监督管理、市场应用等几个方面提出打车软件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范敏 《市场研究》2014,(3):11-14
<正>引言:滴滴和快的两大打车软件"火拼"的背后,是否是两大互联网巨头企业关于移动支付市场的一场争夺战呢?一、打车软件大战如果你是打车族,最近一定被快的打车或者是滴滴打车的奖励返还乐坏了吧,乘客和司机在这场"打车软件大战"中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     
打车软件补贴价格战持续升级 2013年.打车软件逐渐步入消费者的视线,各类型软件相继推出,而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摇摇招车逐渐形成三国鼎立的态势。从今年1月20日开始,找到“千爹”的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开始“火拼”.掀起补贴价格战,并快速融入到两家巨头的核心业务中。嘀嘀打车快速接人微信,结合微信支付;而快的打车则接入支付宝钱包。  相似文献   

6.
郝慧丽 《商业科技》2014,(10):74-75
近期以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了争夺移动接入市场,利用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进行较高额度的双向补贴,最终淘汰了大部分的打车软件。这一市场现象反应了面对这一新型的O2O模式下的市场竞争,我国相关法律的滞后、监管主体的缺位以及监管损害市场自由的行为。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主体,合理、有序的引导打车软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商》2015,(35)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软件平台的快速发展,打车软件随之以迅猛之势进入出租车市场,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一时间备受争议。本文则以三亚为例,从打车软件对出租车市场带来的双面影响出发,分析其存在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从而为打车软件理性使用、科学监管及行业合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无须路边拦车,在屋里动动手指头,出租车就会"服务到家"。"打车难"正催生一类新型App应用市场——手机打车。既有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等手机应用程序招徕全城出租车司机,又有大众、强生等出租车公司推出各自的打车软件。手机打车市场正风生水起。与团购网站一样,打车软件APP并非国内首创。英国有Hailo,美国有Uber,而且都在过去两三年中获得风投的青睐,融资规模达数千万美元。其中,Uber在2011年底更获得3,2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来自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高盛  相似文献   

9.
滑明飞 《华商》2014,(4):10-12
“以后上班不用挤公交了.打车不仅无需付费,还能赚2块钱。”2月19日,广州—位白领刘娴在一个微信群里发出这样—条信息,而群里的另一位好友回复:“我赚了3块。”近期,打车软件市场的火拼愈演愈烈。而从用户的反应来看,大战双方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家公司动辄数亿元的投入显然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相似文献   

10.
陈永谦 《新财富》2014,(3):12-15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补贴大战,让消费者体验“免费”打车的乐趣。热闹的表象之下,是打车软件尚缺乏盈利模式支撑的事实,以及互联网巨头决战O2O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1)
继2013年年底热议的打车软件抢占出租车市场现象后,近年来,由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再次遭到各方讨论。专车作为新兴事物,以个性化的服务、无底线的补贴等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乘客对此喜闻乐见,但专车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剖析了打车软件价格战产生的原因,并且在比较电商领域移动打车软件价格战与传统产业价格战形成原因和市场效应的基础上,对电商价格战的一些共有特征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屡创新高,由此带来的出行难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我们。Uber作为一款流行的打车APP,创立于2009年,几年中,打车APP在各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经过了几年的优胜劣汰,我国的打车APP市场已经结束了群雄割据的时代,开始进入寡头时代。本文通过分析打车APP的市场现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打车APP市场的对策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率也在迅速上升,另外,移动终端的支付门槛放宽以及用户开发成熟,各类打车软件风起云涌,成为市场的一股热浪。本文以打车软件为研究对象,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导向,在分析打车类软件客户端接受"创新扩散"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未来发展的策略,使之更好地实现创新的扩散。  相似文献   

15.
小生 《商业科技》2014,(7):52-52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在“来往”扎堆里发出感慨,称看母亲在路边打车,既不会用打车软件,又打不到车,深感这场竞争伤害了用户的利益,特别是老人小孩的利益。在“老板”充分示意后,3月3日下午,“快的”打车联合支付宝钱包发出“致用户的一封信”,正式宣布降低使用快的手机打车软件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调查目前打车软件的现状,从电商、打车软件公司、司机和乘客等方面横向分析打车软件的优缺点,纵向深入分析打车难的问题本质,综合分析后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子商务新领域的出租车订车应用软件(俗称“打车软件”)的概念、盈利模式、奖励政策等,列举了国外出租车订车应用软件的发展概况和国内打车软件的市场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对该产业的政策、监管、标准和资金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对打车软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主要就打车软件在合肥市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打车软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打车软件在中国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情,其兴起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新的选择。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打车软件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是从分析打车软件出现后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打车软件"存在的具体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打车软件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对滴滴、快的这类打车软件的特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策略进行分析。分析得出,由于"赢者通吃"的现象存在,打车软件在发展初期以扩大用户规模为主要目的,并对用户采取补贴策略;随着平台的发展趋于稳定,将依据具体情况探索盈利模式,实现平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