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研究的背景西藏地处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随着改革开放,西藏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西藏独特的高原地区条件,农牧业发展存在一些优势,由此,实现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西藏生态农牧业跨越式发展是大势所趋。二、西藏农牧区发展现状分析1.农牧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到2012年,农业和畜牧业  相似文献   

2.
张林波  高大洪  师晓娟 《商》2014,(5):260-260
农牧区公共品是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证,有效的农牧区公共品供给不仅能够提高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带动农牧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于保证农牧区的社会稳定,乃至西藏全区的安定团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西藏农牧区公共品的供给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公共品供给对于农牧区社会稳定的影响权重,以及农牧民对于公共品的需求情况,发现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农牧区公共品供给的优化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丹永 《商》2013,(8Z):102-102
西藏是一个传统的农牧大区,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做好农牧区金融服务工作是实现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而建立健全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将农牧户信息纳人征信系统是做好农牧区金融工作的重要保障,是金融机构为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做出贡献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农牧区思想政治教育是西藏农牧区农村工作的生命线。新时期西藏农牧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西藏农牧区社会稳定,培养西藏新农村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农牧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有利于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培养西藏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刁珊珊  骆斌 《致富时代》2010,(11):117-117
“三农”问题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农牧民增收缓慢问题上。本文以人力资本为视角,在分析西藏农牧区人力资本现状基础上,主要从农牧区教育、医疗这两个方面提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相应对策建议,从而试图找到一条增加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但多年来,云南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能够协调进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产业结构的内在支撑,进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西藏农行开展农牧区金融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旭东 《致富时代》2010,(3):171-171
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安徽城乡协调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分析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对转移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统计和实证分析,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该文对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难度的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农民农业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路远 《商场现代化》2006,(8X):341-34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罗彩霞 《商》2014,(44):50-50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区经济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农牧业产值占工农牧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牧区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5%以上,农牧区是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农牧民的收入问题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由于受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的限削,西藏农牧区经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牧民的收入还处在较低水平,因此解决好农牧区经济问题、农牧民增收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大致分三个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呈现出了不同的社会现象.笔者在总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同时也参照国外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适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导刊》2011,(4):F0002-F0002,F0003,F0004
“十一五”时期西藏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光缆(宽带)和行政村通电话,农牧区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进行了分析 ,以此对我国近年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政策进行了反思 ,并指出与实践要求所形成的较大偏差及目前国内理论界公认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本点 ,提出了关于制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罗子俊 《商场现代化》2006,(10):201-202
本文调查分析了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成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5个原则,提出了加快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认识□李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存在和转移,是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是关系到农业、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跨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世界...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湖南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分析其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力求从政策上提供促进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河南作为农村人口占75%以上的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农业大省为经济强省,是关系到河南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重大战略问题。结合河南实际,对目前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资源现状和转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加快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农牧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虽然西藏农牧民享有免费医疗保障,但是还是合作医疗给予的好处多,报销额度也大的多,即便如此,目前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合作医疗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不断巩固和完善西藏的农牧区合作医疗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