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三个方面来阐述。当前,我国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国策。为了缓解这一矛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些年来,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更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揭示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解决人类生态问题的重要哲学依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建立在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解上,并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又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用物质变换概念采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马克思还认为消灭私有制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认识,通过社会制度的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建立在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解上,并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又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用物质变换概念来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马克思还认为消灭私有制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认识,通过社会制度的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对生态问题的理论反思,从而引发了生态价值观的重构.在分析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自然价值"的理论内涵,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解,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观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生态问题日益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我国的重大课题.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我们解决生态危机,以及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华传统的自然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对生态整体论、生态价值论和生态道德论的进一步认识,提升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实现生态文明的过程是对生产和消费关系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熊晖 《商》2014,(15):29-29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位置,还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连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路是从哲学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反思,反思整个世界,反思人类本身,突出了互相尊敬和谐共生的道德观以及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思想,因此生态伦理学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伟大飞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其核心理念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目标追求主要有:天蓝、地绿和水清呈现的生态之美,增进民生福祉的人文关怀,绿色高质量永续发展的强国之梦等。其实践指引主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积极的全球行动等。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的到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和问题导向的交合,需要人们从对中国古代生态理念、西方绿色运动及其理论、国际社会的绿色理念获得灵感和借鉴,需要人们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得到理论支撑,需要立足现实,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中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采取的相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对人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而生态人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而提出的新人性。它是建立生态文明的根基和本源,以生态人的价值伦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实中的最佳选择。建设生态文明,要正确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道德素质,建立生态法律制度和生态伦理保障,以生态工程技术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从而达到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双优化。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历程包括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融入四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党的执政方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此,分析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包括促进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扭转环境污染加剧的态势,继而从生态保护机制、生态社会宣传以及生态立法三个维度探讨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相一致的思想颗粒,认真挖掘佛家思想中蕴含着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要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5.
《商》201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面临恶化的趋势,每年自然的频发给予了人们沉痛的教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是要求在寻求国家的全面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本文以我国城市建筑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及当代价值,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下我国城市建筑的现状,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方向,以期从城市建筑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祝贺 《品牌》2014,(12):129-129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明形态。本文从提出生态文明设计观的概念出发,重新梳理传统工艺中的生态意识,探索这种观念对当代社会生产的现实指导意义,试图用全新视角来重新探讨和审视的传统工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依靠增加物质和资本投入以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带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等问题,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严重制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立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黎 《商场现代化》2009,(19):90-91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新时期,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露 《商》2014,(2):373-374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不断更新变化,与此相对应的人类生存环境难免会遭受到某些程度上的破坏,逐渐趋于恶化。基于此,人们开始对在实践活动中由于自身不合理的生产行为和社会行为所引发的不利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后果进行一定的反思,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了人类迫切关注的焦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在他们看来,作为人类遵循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的生态文明,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这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