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国家的财政分配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如何满足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不断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的现实需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财政经济工作和财政体制改革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和八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实践,我认为在财政分配方面需要实现以下的三个“退出”和五个转变。所谓三个“退出”,就是指: 一是使财政分配彻底退出社会简单再生产领域。即是说,国家财政所进行的集中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增强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重庆市政府近日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财政涉农专项资金试行招投标分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试行招投标分配改革。  相似文献   

3.
对我省财政收支分配矛盾问题的认识,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我省财政的基本矛盾是财政分配的需要和可能的矛盾,主要矛盾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是财政分配基本矛盾的具体化。二是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财  相似文献   

4.
孔子云:“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体现的是人们对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的一种感受。公平正义既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一个标准,也是人们评价政治文明的尺度。财政作为履行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如何执行财政分配、调控等职能,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财政分配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阮应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财政的基本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本文对我国财政分配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如财政分配的职能范围问题,财政分配的原则问题,财政分配的形式特征问题作些探讨。一、关于财政的职能范围问题我国财政...  相似文献   

6.
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职能必然要转变并与之相适应。立足省情,着眼发展,构建特色财政职能,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深远的意义。一、特色财政职能界定1.特色财政职能内涵。特色财政职能强调财政职能的转变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立足省情,从实际出发,在财政职能转变进程上统筹考虑,不强求划一,而且有继承、有发展的转变。我们认为特色财政职能包括分配、调控、发展、监督四项职能,而这四项职能与计划经济下的财政职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在于特色财政职能有了新的内涵。它摒弃了不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7.
吴智雅 《发展》2010,(2):48-49
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职能,凭借其掌握的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财政分配是整个社会产品分配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税收,税收是财政的主体,税收是公共财政,税收涉及到纳税人,使用好纳税人的钱,不仅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更是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强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振兴地方经济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加强县级财政的支出管理谈几点看法。一、调整支出结构,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财政工作如何通过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建立起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财政支出体系?一是改革预算分配管理制度。预算分配管理制度是约束财政资金支出的基本制度,长期以来,它在规范财政资金支出中发挥了较好的调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分配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利益主体和新的分配形势,要求有新的预算分配…  相似文献   

9.
教育财政的第一、第二、第三级本质分别是教育财政分配所产生的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教育财政能力与教育财政方式的关系。教育财政能力体现教育财政分配中人与物的关系,反映生产力。教育财政方式体现教育财政分配中人与人的关系,反映生产关系。公共教育经费的适量筹集及其有效分配、教育财政分配公平和适应教育财政能力发展新要求而变革教育财政方式,是教育财政分配的四个永恒主题和基本规律。教育财政能力与教育财政方式的对立统一构成教育财政形态。教育财政能力与教育财政方式的矛盾运动推动教育财政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深入认识教育财政的三级本质,有助于揭示和把握教育财政分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罗美琴 《特区经济》2007,219(4):169-170
公共财政论只是国家分配论发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基于其特定财政现象和特征的更贴切的表述方式,只能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规律。但只有国家分配论能够合理解释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财政现象、本质。而在其他经济条件下国家分配论又可以有其他更贴切的表述方式,如家计财政、生产建设财政等,但其理论内核都脱不了国家分配论的巢臼。因此,国家分配论较公共财政论而言,更具一般性,是更符合一般性经济规律的理论。我们应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公共财政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部分,不断丰富和发展国家分配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