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周雅静 《商业科技》2013,(29):130-132
《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是温州实施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的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是目前国内首部规范民间融资管理的法规。《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无上位立法的背景下,结合过去一年金改取得的民间融资管理经验,首创了大额民间融资备案登记制度:实行民间融资管理机构中介市场准入机制。但从内容上看,它没能彻底解决我国金融行政管理体制与非法集资界定的冲突及民间融资利率上限规定的难题。建议设立温州市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增设涉温地区登记备案制度,并将民间融资利率上限与温州市经济水平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11月22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正式通过《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对允许企业进行定向债券、定向集合资金融资,并对大额民间借贷边界、监管主体进行了相应规定,并通过强制备案方式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3.
李元华 《北方经贸》2015,(1):130-132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金融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民间融资阳光化发展,需要通过必要的平台建设,将民间融资的地下行为转为公开的市场活动,建成一个高透明、广覆盖、可持续、风险可控和适度竞争的公开市场。构建民间借贷阳光化运营和管理制度,对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其对策是:建立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制定民间融资市场管理办法;构建民间融资登记公共服务网络和备案制度;加强对民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推出为契机,立足于对浙江省温州市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问题改善的实证研究,借鉴关于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对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问题的影响状况,提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22日,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值得纪念的同子。《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经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表决获得通过,这是全国酋部金融地方性法规和首部专门规范民间金融的法规,是温州在经历民间借贷风波、2012年3月成为首个国务院批准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不懈探索取得的最新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6.
2012年我国全面启动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这对全国的金融市场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温州市全市金融运行进入筑底回升、增长蓄势阶段,不良贷款爆发势头减弱,企业新出险数逐步降低,我国第一部《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初稿已经完成。过去温州的民间借贷风险高,民营企业融资难,企业家外出逃避债务的现象不断发生,银行的信用度一降再降。金融综合改革培育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今后,温州应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强监控管理。着重解决现实的难点,力争将小额贷款公司转换到村镇银行。从而促进温州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宣布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政府将民间融资合法化、阳光化、规范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政策进步。河南省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民间融资广泛存在规模庞大。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民间融资的现状,包括民间融资的规模、利率、形式与特点等。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宣布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政府将民间融资合法化、阳光化、规范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政策进步。河南省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民间融资广泛存在规模庞大。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民间融资的现状,包括民间融资的规模、利率、形式与特点等。  相似文献   

9.
民间借贷规模增加、利率上涨,与社会流动性大小无直接关联,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刚性与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多样性存在矛盾温州的民间借贷由来已久,伴随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活动特征。长期以来,温州民间融资活动比较活跃,成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近期温州民间融资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民  相似文献   

10.
《工商行政管理》2012,(8):28-28
3月29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在温州工商局鹿城分局领取营业执照,顺利完成登记注册。这是温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首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工商注册为“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将以公司化形式运营,注册资金600万元,由14家法人、8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经营范围涉及信息登记、信息咨询、信息发布、融资对接服务等。据悉,该中心于4月开业试运行。  相似文献   

11.
孟宪东 《致富时代》2011,(12):135-135
积极发展民间融资,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促进金融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民间融资法律制度尚未建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金融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建立民间融资法律体系,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是现阶段我国立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黄毅 《现代商业》2014,(7):70-71
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金融抑制与金融体系发育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金融自由化、金融体系健全的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在温州市执行金融改革的利好背景之下,如何利用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实、民间金融活跃等特点,构建适合温州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创新融资模式,对于作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主体的商业银行乃至地方政府都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易维佳 《华商》2012,(4):38-4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会议确定了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等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立可为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探路,也可为下一步着手全国金融改革积累经验。民间资本在高兴之余也应扪心自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4.
杨冰君  陈琪琪  林瑶  林丽珊 《商》2016,(4):146-147
从2012年3月实施"金改"开始,身处金改聚光灯下的温州,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特别是《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下文简称《条例》)的制定出台,更是拉开了深化民间金融改革的序幕。如今,温州金改实施将近四年。本文通过"走访温州金融新机构,了解居民借贷新变化"为主题的田野调查,利用在温州市区、乐清、瑞安和苍南等各地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居民的借贷行为和处于民间借贷风潮中的温州金改现状,从而进一步剖析当前金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金改不断完善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确立起"两线三区"的借贷利率上限的客观主义模式,意在规制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行为,促进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但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多个案件表明该种模式无法有效抑制高利贷规避利率上限的做法,故应当予以反思。我国应当重新认定高利贷边界标准,采用折中主义模式,区分民事与商事借贷,并辅以登记制度与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利率上限动态调节机制,实现对民间借贷的合理、有效管制。  相似文献   

16.
民间融资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在补充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优化配置资金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民间融资的日趋活跃,其规范性立法也日趋紧迫.本文从民间融资的内涵着手,对民间融资的法制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完善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政策性指导。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把温州设立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确定了温州金融改革的十二项任务,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金融机构改革。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影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并对温州民间借贷高利率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相应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编推荐     
《浙商》2012,(2):14-14
P30《浙江首出民间融资管理新政》 堵不如疏。2011年12月7日,在温州爆发民间借贷危机的3个月后,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间融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国内首个民间融资管理办法,《意见》给热衷投机的民间资金指明了_3条明路:回归实体经济,进入基础产业;采用PE集合,进入正规投资机构;参股地方金融机构。《意见》中为民资所辟设的“阳光化投资领域”,都蕴含着大量的投资商机,网报不菲。但《意见》能否真正引导民间资金走入正道,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9.
《商》2014,(4)
<正>当前地方能否成为国内金融改革的突破口?这样一个问题已经成了国内外金融市场最关注的大问题。可以说,自从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推出以来,各个地方一直在探索地方金融改革之路,都希望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并把它成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据悉,中国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将于3月1号正式实施,其中刚  相似文献   

20.
李芳芳 《商》2014,(35):196-197
随着温州不断地发生中小企业老板“跑路”、“跳楼”等恶性事件,这种状况发展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最为严峻的形势,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引导民间金融步入法制化轨道,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深入温州市各种中、小企业,以采访与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结合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及经济研究模型,结合网上各类相关报道,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了解各企业在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有无提高,民间融资规范化程度是否增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是否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是否得到了深化,温州试验区是否建立了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和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是否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