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德鲁克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今后商业社会思想的一座丰碑,尽管世间已无德鲁克(1909-2005年)。本刊获悉德翁于11月11日辞世的消息后,即邀约国内外多位深研德鲁克学说有年的管理学者与本刊同仁一道,缅怀德翁,探讨德翁学说的精义及其对中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启示。此次刊出的讨论整理分为“难以告别的德鲁克”、“管理与社会”、“德鲁克与中国”三个部分。如“管理与社会”部分的讨论者所指出,只通过“管理”的视角难以窥得德鲁克的思想世界的堂奥。德鲁克最为基础的思考在于他对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的冷静观察,他的论述往往作为经典的社会哲学论述被引用,他对现代管理之道的洞见决定于他对现代商业社会内在逻辑的深刻发现。“德鲁克与中国”部分则重点讨论了德鲁克的洞见对于中国人思考自己的问题有何启示,中国人应该如何理解德鲁克?我们希望走出人人都说德鲁克而鲜有了解者的怪圈,为中国商业思想界真正把握这位“现代管理学之父”的思想提供一个新的踏实基础。未来更可期待。  相似文献   

2.
在Google,对于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我们认为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深谙其道。毕竟,是德鲁克1959年发明了“知识型员工”一词。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相信自己是为效率而工作,绝不是简单地想朝九坐到晚五。而真正聪明的公司则能“为知识型员工排忧解难,让他们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陶冬 《新财富》2005,(12):36-36
德鲁克的理论着眼于员工的管理、机构的行为、企业的战略,尤其适用于大企业。笔者认为,在中国,国际竞争能力最差的往往是大企业和白领。德鲁克笔下的高效率企业和“知识工人”,对今天的中国很有参考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印度式管理     
由于受到海外华人企业的迅速增长所鼓舞,德鲁克曾经在上个世纪末这样发问:“2005年最畅销的管理书籍会以《中国式管理的秘密》为书名吗?”遗憾的是,对未来充满洞见的德鲁克这次失误了,中国式管理并没有风靡全球,反而是“印度式管理”一词名声鹊起。  相似文献   

5.
特立独行的“德鲁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专注于中小企业创业的美国商业杂志Inc派员走访德鲁克,请教创业者的定义。德鲁克说,只有一个定义:创业者创造了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事物。Inc问,从这一点上看,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创业者吗?德鲁克毫不迟疑地回答:“不,我是一个作家。我不能、也永远不会经营一家企业。与人们头脑中的固有形象不同,创业者并不是独来独往的人。而我总是独来独往。” 刚刚以96岁高龄病逝的彼得·德鲁克也许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独来独往者。市面上存在无数的有关如何做经理人乃至  相似文献   

6.
顾客定义     
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德鲁克的这个“醒世恒言”,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其发表的时代背景,其时管理学刚刚发轫,管理学的所有秘密都还藏在德鲁克的脑袋里。在一个经济学家定义组织发展理论的时代,尤其是经济学家们定义的  相似文献   

7.
一生写过39本书的德鲁克似乎拥有永生的特权。据说他在九十高龄仍然能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源于他对莎士比亚的热爱,这或多或少解释了德鲁克为什么将管理视为一种“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和“人文艺术”(liberalarts),这也是德鲁克对于管理的认知和理解超出很多管理学者的地方。随着德鲁克的辞世,管理学界寂寞了许多。而对我们来说,读一读他的最后一本著作《二十一世纪管理的挑战》是很合时宜的。老实说,这本书新意不多,多是对德鲁克终生思想的简短回顾,而这正好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18日,是现代管理学创始人彼得.德鲁克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德鲁克的著作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常读常新。尽管组织外部环境和竞争态势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德鲁克对于组织和竞争的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总是显示出其惊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我们选登德鲁克《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一文以及吉姆.柯林斯的回应文章,意在让企业领导人对自已的企业做一次最基本的检测。一个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的企业,必定是一个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企业,而在当今竞争环境迅速变化的时候,“那些只知道跟随潮流的人一定会随着潮流的衰落一起衰落”。明确的使命既能让企业知道什么是不变的,以及在环境发生改变时为了实现不变的使命如何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正如吉姆.柯林斯所说的,组织的使命就是“一套指导性的哲学思想,一座能够在动荡的暗夜中为他们指明方向的山巅灯塔”。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7,(11):115-115
彼得·德鲁克被尊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管理学者。本书是德鲁克倾注最大心血的一本书,也是他最著名的一本管理书籍。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2年到1949年任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1942年受聘为当时全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他曾发誓:“如果我能活到80岁,我要写到80岁”。许多著名企业的总裁和专家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管理的无知》再也无法由彼得德鲁克自己写出,这位“管理学的创始人”为什么临死还遗憾未能完成这一“想象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1.
黄炜 《江苏商论》2023,(5):40-43
互联网公司的经营思维包括如下内容:简约思维,企业须在短时间内“抓住”消费者,使产品和服务看上去简洁,用起来简便。迭代创新思维,持续学习和搜集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优化产品。追求用户规模思维,先免费或按极低价收费以吸引大量用户,后正常收费。平台思维,共建、共享、开放、平等、共赢,打造互利共赢的生态圈。跨界(颠覆)思维,互联网公司的跨界颠覆实质上是用“互联网的高效率+创新”改进原产业的低效率,包括结构和运营方面的效率。用彼得·F·德鲁克的观点解释就是用新商业模式战胜旧模式。互联网思维不仅是方法论,也是互联网时代经营者的一种素质。  相似文献   

12.
彼得·德鲁克很早就指出: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是20世纪的重大管理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医生、律师、设计师或营销经理的作用,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时光流转几十年,知识转化成的生产力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方式。2005年,德鲁克驾鹤西去,他关于知识型员工的著名论述却如余音绕梁,回荡于人间。  相似文献   

13.
德鲁克之后,管理界倾听谁的声音?《金融时报》给出的建议是查尔斯·汉迪。有“管理界的预言家、哲学家”、“本世纪最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之称的英国人汉迪,与德鲁克被分别誉为大西洋两岸的管理翘楚,在《金融时报》十大管理名师中排名第二位。  相似文献   

14.
Fred 《市场周刊》2012,(8):28-32
就在这个热辣的夏夜,刚刚逝去的6月,是属于球迷们的狂欢派对季,是属于雄性荷尔蒙的主场。绿茵、汗水、力量,碰撞着啤酒、呐喊、举杯。2012年欧洲杯,让波兰全民进入节庆气氛。而中国的足球迷们也迎来了“白天昏昏欲睡,晚上通宵看球”的日子,就连股市也再次陷入“欧洲杯魔咒”。  相似文献   

15.
模糊致胜     
无法定量的模糊目标并非低效的代名词,而是乐观预期与持续动力的源泉。 众所周知,提出“目标管理”理论是彼得·德鲁克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该领域的工作必然会被忽视。问题是,什么样的目标更能激发人的主动性?一般认为,越精确的目标就越容易进行考核和激励,因而会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蓝海战略并非是大企业的最佳法则,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家意识到。保持红海中的竞争力更为必要。可以将德鲁克的话反过来引用:“不是基于审美和道德,而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视“增值服务”中的企业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言,“创新不是发生于组织内部的某种事情,而是组织之外的一种变革.应以它对环境的影响来衡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彼得·德鲁克论证性地“发明”了我们目前所理解的现代管理学。也正是他提供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赋予其一门专业学科的可信性和能见度。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该庆幸,83年前一个名叫彼得·德鲁克的14岁少年,从奥地利维也纳“共和日”的社会主义大游行方阵中,主动让出“旗手”的位置,退出人潮汹涌的洪流。在他转身背对当时看似最光荣无比的“群众运动”时,一个时代的“旁观者”就此悄然降临。但“旁观者“的诞生绝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20.
知识员工及其薪酬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管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好对掌握科技知识的人——知识员工的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生存已不能通过用简单的不断重复生产商品来保证,必须转向依靠创新,而创新必须依靠知识,所以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了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称之为“知识员工”呢?最早提出“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这一概念的是彼德·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德鲁克在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