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前,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会长王茂林指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价值非凡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国际信用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资质性品牌。为了适应中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和美国邓白氏集团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共同编制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评级标准”,并开展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展活动,联手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石慧 《上海商业》2006,(7):89-90
随着在中国逐渐确立市场经济,信用二字可谓妇孺皆知,但信用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信用的应用领域上划分,信用可以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投资信用、个人信用,国家信用五种主要形式。而其中的商业信用的概念之定义很多,但核心内容是:一方基于对另一方的信任,以对方做出在将来某一个时间进行偿付的承诺为前提,向对方转移物权的行为。在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偿付行为发生在将来”,二是“物权原所有者对对方信任”,三是“物权的新主人做出将来偿付的承诺”。体现在商业行为上,对信用的狭义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延迟付款”或“赊销”。因此,对方能否实现在将来的偿付,便是风险的所在了。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使中国的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在“信用经济阶段”的门槛前踯躅。中国如何才能跨入以信用交易为主要方式的信用经济,最重要的是尽快启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工程。为此我们与长期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在本期,通过记者与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课题组”专家林钧跃教授的漫谈,对信用管理行业的现状做一些分析,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商业会计》2002,(5):30-30
重庆市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重庆市经委与人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已经共同制定了《重庆市担保行业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南岸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已经进入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体系”。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和担保工作做了重要批示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的重庆迅速采取了行动。市经委牵头,与工商、银行、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合作,建立起以银行、企业、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风险分散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为中小企业从金融…  相似文献   

5.
何敏 《新商务》2004,(3):22-23
“出口信用保险有助于我国外经贸发展战略斩实施,有助于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是外经贸企业防范风险的好帮手,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出口信用保险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外经贸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3年年底召开的信用保险与外经贸协作会议上提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徐海锋 《中国工商》2004,(4):134-138
一旦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信用体系诚信标准》落锤,凡是继续玩“信用缺失”游戏的企业,极有可能会上“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体系黑名单”。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围绕服务国家开放型经济,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新变化,有效承担并化解企业外经贸活动中遇到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使命与承诺。2013年1~12月,中国信保实现总承保金额39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到3274.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和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到14.8%和30.1%。全年服务客户数4.4万家,增长22.9%;其中,小微企业数2.8万家,增长32.2%,占到中国信保全部客户数量的60%以上。全年共支持企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获得融资超过3700亿元人民币,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3亿美元,增长10.4%,有力保障了企业的稳定经营。  相似文献   

8.
解决好我国企业与经营者实际存在的信用失缺难题,需要依法加大“失信风险”,尽快建立起失信惩治机制。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2006,(6)
(本刊记者赵晓萌燕纯),日前,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会长王茂林指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价值非凡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国际信用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资质性品牌。为了适应中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和美国邓白氏集团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共同编制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评级标准”,并开展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展活动,联手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这家国内惟一经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机构于12月8日在北京发布了其“枋心技术”产品——《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对包括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等60个与我国外经贸交往较为密切的国家所存在的国家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级。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了社会信用体系之后,人们可以直接查询企业等的信用记录,能够降低上当受骗的风险。对于不守信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面临的将是竞争激烈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面对的既是机遇的诱惑,又是风云变幻的风险挑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信保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使命,采取了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这一国际通行的做法,既有效控制、规避出口风险,又推动企业快速开拓海外市场。然而,中国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了解甚少,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种有效规避风险的方法开拓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3.
五、继续深入开展有利于市场信用与企业信用建设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公示活动《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了提高中国企业“诚实信用”水准而开展了17年之久的社会性群众性的活动。王众孚局长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党组提出的2003年工作任务中,“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占据了空前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采取相应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措施,将守合同重信用活动与全国性的社会信用工程活动结合起来,将其作…  相似文献   

14.
朱冬梅  易永珍 《商业研究》2004,(18):104-107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不讲信用的经济肯定不是市场经济,目前弥漫全国的信用危机就像“血症”一样侵蚀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健康肌肤。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信用机制来净化改革中太多的不和谐的音符,充分发挥信用的作用。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产权”、“交易成本”的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的相关原理,分析了目前我国信用制度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信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曾诚  马艳艳 《商业科技》2013,(30):105-105
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却日益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研究其风险问题很有必要。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风险的几点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信用方式进行销售。赊销已成为很多行业的惯例,这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信用经济时代。信用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信用”取代“货币”成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相对于购买力过剩,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工商局晋安区局以“倡导诚信经验、创建信用市场”为载体。在全区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全面推行市场业主责任制,使辖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工商部门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也得到了科学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18.
王旭 《消费导刊》2011,(5):21-22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加入《商务领域信用建设规划纲要》,民营信用服务业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依据信息不完全的重复博弈论的构思,本文先从微观的角度论述民营信用服务业与银行之间成本控制和操作风险之间的博弈,以及民营信用服务业在提高中小企业信贷资金可得性与提供的信用价值之间的权衡。分析三方在相互合作中的冲突,并结合服务利润链理论,选择适合我国民营信用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最后从宏观的角度,政府为其提供发展的平台,市场主导资源分配,从供给引导的角度促进我国信用贷款市场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司动态: 鉴于公司在信用建设和信用管理区域的突出贡献和良好声誉,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员、中国联合商报社、北京大学和谐社会研究中心提名为“信用中国诚信楷模”。  相似文献   

20.
虽然在“2008中国外贸服务市场调查”的榜单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没有名列榜首,但它的信用保险的特殊性引来了很多外贸企业的注意。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有些企业没有接触过中国信保,希望了解更多有关信用保险的知识;有些企业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中国信保提供的服务,他们对中国信保的肯定并不亚于榜单上名列前茅的商业类保险公司。为更好地了解中国信保,我们采访了中国信保市场部副总经理林九江,在他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信保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