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6月2日,被誉为“中国品牌奥斯卡”的第五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揭晓,国内厨电领军企业帅康的品牌价值位居同行业榜首,获得世界三大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共同肯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厨电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2.
中国品牌规模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品牌将成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它将缓冲全球经济变化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国内企业的成长。本文针对中国企业同类产品品牌繁多,但是规模小且分散的现状,指出当前中国品牌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国内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组建集团以及与外资合作。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今天中国的崛起是全球时代的大事件——世界范围内,中国的迅速崛起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崛起并没有带来中国企业的崛起,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中国企业并没有因为国家品牌的叫响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究竟有哪些缺陷?为什么国家的崛起没有相应地带来企业的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是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推进品牌战略、培育世界知名品牌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跻身经济强国的重要法宝。由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2007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排行榜中,美国企业的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其他品牌则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欧洲,而中国品牌无一人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对于中国的企业,经济全球化是最大的战略机遇,但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新的表现,对我国企业发展和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全球化、国际化、建立世界品牌,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这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1,(18):I0008-I0021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从宏观层面来讲,中国经济总置已经超越了日本,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从行业发展来看,几乎所有的大批量生产的产业,中国目前都是世界第一,比如钢铁、水泥、家电、汽车等等。在微观层面,企业更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互相渗透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TCL几乎汇聚了中国企业30年发展的所有特点,我们不妨把它作为研究中国企业30年的一个样本。改革开放、合资、技术引进、改制转型、市场化、跨国并购、国际化。30年来,正如有梦想的其他中国企业一样,TCL几乎经历了所有的中国式公司成长的路径,也经历了不少挫折,甚至是灾难,但这些都是TCL们走向伟大公司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住房私有率≠住房自有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房地产》2006,(10):17-18
当前有一个很流行而且由官方权威人士多次公开肯定的观点:中国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世界第一。比如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束克欣先生存2006年6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上就载文提出,“中国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已经达到82%,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8.
《江苏企业管理》2011,(2):29-29
品牌是社会对一个产品的认可和肯定,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越响,市场价值越大,获得的差别利润也就越多。 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尽管中国有46个产品居世界同类产品销售的首位,但是还没有一个品牌具有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开场白:8月7日,第四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年份,中国社会迫切呼唤一种“归位”精神来引领企业,向全社会释放出冷静和理性的信号。跨越是回归后的质变与爆发。本届中国品牌节的目的是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归位”与“跨越”的精神坐标和时代见证。此次品牌节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从低碳经营、品牌回归、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等多个热点问题着手,结合国家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寻找中国企业品牌在新形势、新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品牌的发展谋划未来。下面我们请在品牌中国高峰论坛上演讲的几位嘉宾谈谈他们对品牌发展战略及品牌回归与跨越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秦邦建 《经营者》2005,(7):105-106
品牌竞争的核心是品牌价值的高下之争,如何提升品牌价值也就成为了品牌经营的关键。在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价值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有利于树立企业独特的个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名牌与世界名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王珊珊 《企业活力》2006,(12):44-45
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打造中国自己的企业品牌也逐渐成为发展中国经济、提升国力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致力于探讨打造企业品牌的各种策略。在注意力经济蓬勃的今天。企业逐渐学会了通过新闻在媒体上掀起舆论狂潮,使自己得到关注以换取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重”得很 经济是有“重量”的,中国经济“重”得很。不过有重量不一定有分量,知识、品牌是“轻”型的,但却很有分量。  相似文献   

13.
卜一丁  张娜 《价值工程》2011,(14):152-152
伴随着中国进入WTO市场,中国企业开始与国际经济接轨,开始参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市场经济竞争压力,如何创建中国企业自己的品牌,如何能够占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如何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国际经济中立足,这是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企业应该重视并合理运用其企业形象,而不能只是单纯的追求其产品质量,同时要大力发展VI设计,使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对其品牌了解认知并对其品牌喜欢有依赖性,从而争取国际市场上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样中国品牌才能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占有不败之地,成为世界顶尖品牌。  相似文献   

14.
彭旭知 《企业研究》2005,(11):14-17
毫无疑问,21世纪.品牌将成为市场演出的主角。随着各国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品牌国际化.国际品牌本土化的步伐加快。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将成为世界品牌厮杀的主要战场。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都在惊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品牌——这个关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制胜力的经济要素却发展滞后。在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的同时,中国却又是不折不扣的品牌小国、弱国。因此,有必要对日本的文化与品牌战略的关系进行一番研究,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日本的文化特点包括追求完美、细腻、周到、简洁,讲究形式,重过程,重礼节,重集体行为等。我们可以把这些文化特点在商业性格上的表现概括成两个方面,以考察其与日本品牌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2005,27(5):F0002-F0002
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随着过去25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强大、最不可预测的力量,中国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融入这个世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商品越来越丰富,企业开始注意到品牌所具有的魔力。90年代期间,中国出现了一批专业的策划人,这些人为中国企业和中国消费者开辟一个新的认知空间,他们运用设计元素和媒体渠道,在中国市场上创造了一些家喻户晓的品牌,此时,品牌成为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市场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9.6%,2010年将成为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第一年。这一轮上升周期将持续3-4年时间,高点将在2012年或者2013年出现。从季度经济增长率看,很有可能呈现先下再上的U型走势,以大数估计,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在10、9、9、10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09,(7):80-80
众所周知,无论是世界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在经历经济的严冬。在寒冷的考验之下,中国企业能否成功反思、走出困境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进入WTO市场,中国企业开始与国际经济接轨,开始参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市场经济竞争压力,如何创建中国企业自己的品牌,如何能够占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如何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国际经济中立足,这是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企业应该重视并合理运用其企业形象,而不能只是单纯的追求其产品质量,同时要大力发展Ⅵ设计,使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对其品牌了解认知并对其品牌喜欢有依赖性,从而争取国际市场上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样中国品牌才能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占有不败之地,成为世界顶尖品牌.  相似文献   

20.
从当前宏观情况来看,中国的GDP已由九年前的全球第九位,跃升到2009年第三位,2010年以后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中国经济在全球的比重还在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