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刘俐 《魅力中国》2014,(21):101-101
《金瓶梅》作为古代”四大奇书“之一,因其中的部分女性用性欲挑战了传统道德而经常被解读为女性追求自我的解放与独立自由,但是这种观点却是未从整体上把握这部长篇小说,未考虑小说的主旨指向与道德批判的明确性。因此本文主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金瓶梅中的女性,一群依旧“受困”的女性。  相似文献   

2.
黄丽 《魅力中国》2011,(3):258-258
由六六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蜗居》自播出以来在社会上的反响巨大,女性作家六六用她独特的写作心理和写作视角解读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女性。将都市生活中的人性和欲望刻画的淋漓尽致。揭示了女性是社会的形成物,女性应该独立自强才能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3.
陈龙 《魅力中国》2014,(8):75-75
张爱玲的戏剧化写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写作生涯与自我建构的游戏被众多女性作家模仿,如三毛等,使女作者在时代宏大叙事与父权传统的夹缝中获得了书写的可能。其作品的重复与细节与反讽诗学被吸纳到作家文学创作中,形成了解构历史记忆的“鬼话”。同时,张爱玲的边缘文学姿态,影响了港台与大陆的文学史建构。作者以此为切口解读张爱玲的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财经界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人,吴晓灵的影响力即便在她离开央行的岗位后也从未削弱。“吴行长”依然是人们对她的尊称。面对人民币升值、通胀预期、私募基金等热点问题,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吴晓灵被媒体视为最权威的解读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染是当代中国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位女性作家,她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观察女性的生活,体验独特的女性经验,描写女性的心理.陈染的作品大都带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本人也坚持用这种女性意识来观察世界,观察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女性是如何生存的,让处于困境中的女性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也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女性,这个既平凡又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列斐伏尔以“多元性”、“开放性”和“总体性”为其理论出发点,来研究和讨论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国家学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试图重新解读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7.
刘清清 《魅力中国》2014,(16):98-98
历来对孟郊诗的研究多注重“郊诗之寒”,对孟郊的拟女性写作研究却非常少。本文尝试从盂郊拟女性写作的题材、特点和意义三方面来浅析孟郊诗。以期对孟郊诗作有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首次披露重拳“打黑”的真实初衷:“打黑不是我们要主动而为,而是黑恶势力逼得我们没办法。”数万网民作出诸多猜测。解读之一是薄熙来话里有话,重庆“打黑”可能遭到很多势力干扰。解读之二是只想描述黑恶势力的猖狂。解读之三是批评薄熙来,认为其说错话。  相似文献   

9.
李斌 《魅力中国》2011,(7):136-136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和中考指挥棒的左右,教师大多“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把写作教学看作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放在次要的位置;加上写作训练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钟克勋 《魅力中国》2010,(3):102-103
在大学教育中,同一领域的不同学科、课程之间,虽然知识结构不同,但所传递的理论知识和教授的技能有着显著的互补互增效应。如新闻教学中“新闻写作”和“媒介经营与管理”,它们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门课程,但这两者的结合和知识的相互渗透,可以弥补教材的某些缺陷,突破单门课程的某些局限,进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略说新闻教学中课程的互补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克勋 《魅力中国》2010,(7):102-103
在大学教育中,同一领域的不同学科、课程之间,虽然知识结构不同,但所传递的理论知识和教授的技能有着显著的互补互增效应。如新闻教学中“新闻写作”和“媒介经营与管理”,它们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门课程,但这两者的结合和知识的相互渗透,可以弥补教材的某些缺陷,突破单门课程的某些局限,进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的中国文人圈中,招致极端褒贬的人很少有超过吴宓的,这正是他做人的真实性所在。他反对“新文化运动”,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国的儒学。他一生拒绝写作白话文,被讥讽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然而,他的“迂腐”不是用今天浅薄的思维定势所能梳理得了的;他与生俱来的矛盾性格也不是用今天的道德判断所能解读得了的……  相似文献   

13.
韩桂刚 《魅力中国》2010,(15):70-70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使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也是我们创新写作必须研究的内容。有关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开发潜能和智力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需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批”的单—做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来。  相似文献   

14.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当前高考考查的四个方面能力之一。准确地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是科学解题的前提,决定着“答什么”和“如何答”。审题失误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失分,笔者希望借助语文学科的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来指导学生们提高做政治试题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黄旦华 《新西部(上)》2010,(6):101-101,90
本文分析了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一间自己的房间>,简要的阐述了女性作家创作的发展历程.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出发,探讨了女性写作所需要的空间,同时也解读了其人称的设置、隐喻、虚构等表达方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熊怡 《今日重庆》2008,(1):54-55
心灵手巧的社区女性在一起相互学习手工技能,她们编织的纯手工织品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甚至美国。南岸区响水路社区“巧手联盟”走出的社区家庭就业新模式,让社区和谐之花绚丽绽放。  相似文献   

17.
高升 《魅力中国》2014,(4):156-157
初中语文写作是个人的思想感情、知识储备与语言表达的综合性的作用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语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对话方式,更是我们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这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与个性的发展。然而写作评价在写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写作评价有很多的新理念。但现实中,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现状不客乐观,往往是以“学生写作,老师评语”为主,老师也是常以“材料真实、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等语批来打发学生,更有甚者,对学生的作文目扫一篇,批注一个大大的“阅”与日期就算完事。所以评价制度看重“技巧”与“知识”,重视评价结果,却忽略了主体,那就是写作文的学生。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反馈性质的评价和激励,从而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不到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卢翠兰 《魅力中国》2011,(9):214-214
文本多元解读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却矫枉过正,进行无效地解读,甚至是有害的解读。“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陈松琴 《魅力中国》2011,(10):114-114
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是“听、说、读”的综合反映,最能反映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考生是否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在写作中可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实际情况上是,许多学生对于写作仍是一片茫然,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使写出来,不是错误百出,就是单调乏味。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怎样去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20.
商圈女人面     
吕途 《走向世界》2007,(6):24-27
国内曾有学者说,“历史的写作几乎成为战争的写作,而战争往往是男性发动的,所以我们接受的历史实际上是男人的历史,女人推动历史前进的方式被疏忽和淡忘了。”在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男性在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主导的角色。如今,这句话却也不合时宜,女性在社会上,已是长袖善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