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商品房屋销售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引起许多人对促进房屋价格上涨的因素进行研究,如土地成本上升、商品房供求关系不平衡、民间资本、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不合理的超支柱地位等都是推高房价上涨的因素,但很少有人研究城市重新定位对房价的影响。为探讨城市重新定位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2000年—2009年全国及北京市的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北京市总人口数、北京市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北京市私营及个体注册资本和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城市重新定位对房价上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娟娟  冼国明  田朔 《世界经济》2020,(12):126-150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名录以及283个地级市房价数据,检验房价上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房价上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调整统计口径、替换核心变量指标后,结论保持稳健。本文还发现,劳动力成本效应是房价上涨推动制造业企业OFDI的主要渠道;房价上涨引致的制造业企业OFDI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地区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基于家庭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住房价值、预期房价对居民日常各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从代表性家庭全样本数据来看,住房价值对家庭日常消费影响为正值。在考虑家庭异质性问题后,对于租户群体来说,虽然部分消费支出呈现负的相关性,表现出微弱挤出效应,但是最终效应仍然以财富效应为主。这与房价高居不下,家庭购房意愿降低有联系。从预期视角来看,预期房价对于家庭日常消费支出影响呈现微弱负效应,所以影响居民日常消费支出的是住房价值,而不是房价预期。  相似文献   

5.
物业税对抑制房价上涨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莉  张超 《新疆财经》2010,(3):54-57
近年来,房价过快上涨已经成为民生的最大难题,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物业税被认为应在楼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本文认为,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利益格局难以打破,以及旺盛需求的推动,物业税难以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02-2009年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异质性进行分项研究,并由此得出结论:1平均而言,房价上涨对老年户主的消费影响最大;2对于没有住房的家庭,年轻家庭与年老家庭不会因为房价上涨而额外的改变其非租金消费;3对于有一套房的家庭,依然不会改变老年家庭的非租金消费;4在分析是否有未婚子女特征的家庭中发现,有未婚男性的家庭消费抑制效果基本高于有未婚女性的家庭,但在35-44岁与45-54岁家庭中因未婚男性的因素消费存在相反的效果。总体而言,拥有儿子的家庭其消费抑制效果要高于拥有女儿的家庭。  相似文献   

7.
房价过快上涨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房价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百城房价、15个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上涨情况的基础上,从城市居民、房地产开发相关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视角探析了房价上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房价变动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房东和租客分别建立两期房价与消费关系模型,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1996~2008年家庭数据考察了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第一,房价对家庭住房面积和非住房消费影响为负。第二,家庭收入对家庭住房面积和非住房消费影响为正。第三,股市回报对非住房消费财富效应显著,但对家庭住房面积无财富效应。第四,家庭住房面积对非住房消费存在挤出效应,但非住房消费对家庭住房面积无挤出效应。第五,家庭储蓄对家庭非住房消费存在挤出效应,但对家庭住房面积不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肖玲  张磊  李敏 《特区经济》2008,235(8):272-273
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国家颁布一系列相关措施,但调控效果却并不显著。原因在于,分税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地方政府关注的是房地产发展对地方经济效益的贡献,而非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地方政府的消极支持,使得房价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城镇住宅价格不断过快高涨,房价问题成为全国的焦点。住宅价格高涨的原因很多,住宅本身的特殊性是根本原因。本文尝试从住宅性质的角度来分析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住宅是必需品,超出基本需求的高档住宅就成为奢侈品,住宅还具有储藏财富功能。房价的急剧攀升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根据住宅的特殊性,针对房价过快上涨提出以下建议:保证居民合理的住宅需求,抑制高档住宅需求,限制住宅市场的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形成国内大循环主体的重要路径。文章借助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家庭人口规模对家庭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家庭人口规模扩大对人均消费增加有抑制作用;地区差异影响了家庭人口规模对人均消费的抑制作用;城镇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社会保障支出在家庭人口规模对家庭人均消费的影响中有调节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提高个人受教育水平,推动城镇化进程,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对消费者情绪的一种概况及量化描述,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先行揭示宏观经济的变化规律,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从而对家庭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利用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有关资料,利用回归模型和因果引导关系模型,实证研究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对我国城镇家庭及农村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认为:消费者信心指数能够先行预测城镇家庭及农村家庭的消费增长,且对两者的影响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信心指数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解释能力强于城镇家庭,究其成因在于农村家庭消费的乐观倾向。  相似文献   

14.
股价和房价影响我国消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持久收入假说(PIH)或生命周期理论(LCT)模型的框架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OLS回归方法对1997-2006年股价和房价影响我国消费的效应及其大小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资产的财富效应较弱且房价对消费的效应大于股价的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础,其消费的发展趋势预示看中国总体消费的发展方向.影响我国家庭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七个: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的飞速提升;知识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主和完善;世界范围内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与融合;独生子女家庭生命周期的演绎与交替.这七个因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家庭消费,中国的家庭消费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正展现出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家庭体育消费状况调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按照"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的顺序,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依次减少,但并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家庭成员最高学历的提高,其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依次提高,且两极差距较大;户主职业不同的家庭,其体育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家庭月收入的提高,其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依次提高,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消费问题已经成为政策制定的关注核心之一,近十几年来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非常丰富。基于消费函数理论进行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因此一个相关的综述非常必要。该文基于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线索总结了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主要的理论实证研究,并对最新的三个领域:习惯、脆弱性和短视进行了探析,最后给出了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房价与城市化的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城市化水平与住房价格的动态经济模型表明,城市化速度的上升会导致房价的迅速上涨: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各地区房价对城市化率的弹性均为正值,表明城市化水平对房价具有正的积极影响。因此,应实行地区差异化的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尊重经济规律,确立切实可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实行稳健的可持续的城市化战略,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中国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碳排放系数测算2002—2013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家庭碳排放量,从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分析城乡居民家庭碳排放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2002-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发现:老龄化所导致的房价波动滞后于老龄化进程,各年龄阶段人口比例对房价均产生正向影响,但不同年龄阶段在不同区域的解释力度不尽相同。对此实证检验结果,文章认为可以从我国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与投资渠道匮乏、人口家庭结构小型化以及城市集聚效应等方面进行解释,并以前瞻性政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