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宁波通讯》2011,(2):51-51
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2011年春节即将来临,再提“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过年”这个要求,确实有很多必要,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探索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的监督,足我们党长期以来注重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实践难题。2007年6月,榆林市纪委在吴堡县召开了全市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座谈会,在全市各县区推广吴堡县实行乡镇和部门负责人向县纪委全委会述廉评议工作经验。此后,榆林市还研究制定了《榆林市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向市纪委全会述廉评议工作实施办法》,积极推进述廉评议工作向上向下延伸。榆林市、县区、乡镇各级已召开述廉评议大会367次,其中25名县级领导干部、289名科级干部向市、县区纪委全委会进行了述廉,385名基层站所负责人、863名村两委会负责人向基层纪委或服务对象进行了述廉,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张聪贤在《官箴》中写道“公生明,廉生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党员领导干部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严格遵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廉政准则》是党中央给党员领导干部筑起的一道“防腐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4.
正纵观近几年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尤其是述廉内容,给干部群众的普遍感觉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自我剖析的勇气,念念大话走形式的有之,避重就轻走过场的有之,只对领导述不让群众知的有之,如此"述廉",干部群众十分反感。"述廉"的目的,在于正行。公开"述廉",对领导干部来说,犹如一面镜子,把自己"摆"进去,紧扣用人、  相似文献   

5.
学习和传承井冈山精神,利用井冈山斗争时期独特的红色资源,加强对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一是必须以井冈山精神为核心;二是必须进一步推进教学创新;三是必须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骆泽盛 《理论观察》2005,2(1):14-16
反腐倡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要取得这项工程的伟大胜利,必须正确认识教育、法制、监督与反腐倡廉的辩证关系:教育是基础,解决领导干部不想腐败的问题;法制是保证,解决领导干部不敢腐败的问题;监督是关键,解决领导干部不能腐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年末岁初,万象更新。各部门都在进行年终考评。对于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总结考评,近年来组织人事部门在实践的探索中,梳理明确了按“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照检查的具体要求。然而,对如何诠释和把握“德、能、勤、绩、廉”,却是各人有各人理解的侧重。在此,本人根据自己的体会,谈点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8.
金保安 《发展》2003,(3):21-22
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呢?或者说一个理想的领导干部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从古到今,这些问题已经困扰着人类数千年之久。———领导干部应有的品质领导干部的品质是一个理想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的,究竟哪些品质是一个理想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呢?斯托格认为,与领导者才能有关的好品质很多,包括身体特征,即:精力、外貌、气质、风格、身高;个性特征,即:改变性、适应性、进取性、决策力等;与工作有关的特征,即:职业成就、自我实现、创造性;与社会有关特征,即:协调性、合作性、人际关系等。《孙子兵法》的权变哲学由“知”开…  相似文献   

9.
黄明朗 《宁波通讯》2009,(10):22-22
有一则格言:“为人之本德为先,为官之本廉为先,为政之本公为先。”笔者深表赞同。 为人之本德为先。“德是才的帅”,“有才无德,其行不远。”一个人要想立身于世,需要有较高的素质、过硬的本领,但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行和道德。近来有两则新闻颇为轰动:一则,河南姑娘小丽身惠重病,但她不愿接受宁波市民的资助,靠出售面人维持自己的生计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珍惜群众的信任和充分相信群众,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珍惜群众的信任,说的是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来之不易,务必要十分珍惜;充分相信群众,说的是领导干部要想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首先要相信群众。领导干部只有充分相信群众,群众才会对领导干部产生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