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瑞龙 《企业经济》2004,(11):72-73
在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改变长时间以来一直实行的“国际战略”,开始越来越多的实行本土化战略,主要有:人力资源本土化;研发中心本土化;配套产品本土化;营销“4P”本土化;融资本土化等。但跨国公司在中国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本土企业针对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如与跨国公司实行合作,实现“双赢”;走专业化与多元化动态结合的道路;实行“查缺补漏”策略;实行“走出去”策略等。  相似文献   

2.
王大贤 《经济界》2008,(6):66-69
本文首先总结了德国在跨国公司“引进来”和“走出去”管理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吸引境外跨国公司“走进来”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森 《中国企业家》2005,(13):22-23
最近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喜气洋洋地庆祝了自己20岁的生日,惠普新上任的全球CEO马克·赫德为此专门到中国走了一趟, 共襄盛举。很多人都注意到,“中国惠普”的叫法在众多跨国公司中是独树一帜的, 你没听过中国微软、中国西门子吧?据说,“中国惠普”当年被注册下来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后来的跨国公司一律没有机会再以“中国××”注册,不过话说回来, 惠普在中国本土化的深入与成功,确实是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比不了的。  相似文献   

4.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走出去”战略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受益者。但20多年来,我们主要是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重组中国的生产要素,使中国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并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采购、定牌生产、来料加  相似文献   

5.
一、“走出去”战略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受益者。但20多年来,我们主要是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重组中国的生产要素,使中国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并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指出,当今国际竞争已不是单个生产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的较量,大型企业实力雄厚,防范风险能力强,建立跨国公司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终目标。成思危认为,绕开贸易壁垒、获取重资源、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素质成为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四项主因素。他同时希望,中国企业能充分估计“走出去”的困难和风险,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如何建立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7.
当代经理人:根据您的研究,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上是否有差别?王志乐:首先我要纠正一下,我们使用的概念是“公司责任”,不是您所说的“企业社会责任”,这个首先要澄清。“公司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国外跨国公司实际操作的时候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中文里和中国企业在理解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歧义。在国外的企业讲到“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股东负责,经济上要取得业绩;为企业相关利益者负责,这其中包括慈善;为环境负责。中国企业的理解则往往出现偏差,把“社会责任”等同于公益事业。因此我们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内部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的惯用手段,传统文献主要从税收、利润、风险角度对转移定价进行分析,而较少分析转移定价的竞争策略功能,实际上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实现和获取竞争优势的载体,是跨国公司重要的经营竞争手段。目前“走出去”的中国跨国公司要针对自身的发展状况合理运用转移价格工具。  相似文献   

9.
孙雅男 《英才》2007,(12):70-71
“不到中国投资就不算真正的跨国公司。”十几年前,在安利还没有进入中国的时候,郑李锦芬便对美国安利决策层言之凿凿。 但是“安利在中国很辛苦,主要是这里很多人搞不清直销和传销的区别。”郑太总是用她中国式的太极功夫,一一化解各路明枪暗箭。创造了安利中国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商业业绩,并聚拢起数量巨大的营销人才队伍以及稳定高效的精英管理团队。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4,(Z1)
<正> 未来10年,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如何取长补短,化“竞争”为“竞合”?9月24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领袖及本土企业首脑500人汇聚中国大饭店,参加了主题为:“决胜中国,共享未来黄金10年”的2004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共同研讨跨国公司融人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完成国际化之路等话题。在高峰论坛中,企业家就“中国未来10年,分享商业未时代”、“中国能否持续领跑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如何在中  相似文献   

11.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6,(17):78-83
全球化之风正越来越强烈地吹拂中国大地。作为中国最早萌发现代工商业的上海,依靠先天的地域优势和现代商业传统的熏陶,上海正在成为中国商业全球化的风向标。那些闻风而来的跨国公司似乎禅透了“得上海者得天下”的中国商界法则,10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在上海,从上海觊觎中国市场,进而到全球市场。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他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趋势?他们还会信奉“得上海者得天下”的信条吗?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之风正越来越强烈地吹拂中国大地。作为中国最早萌发现代工商业的上海,依靠先天的地域优势和现代商业传统的熏陶,上海正在成为中国商业全球化的风向标。那些闻风而来的跨国公司似乎禅透了“得上海者得天下”的中国商界法则,10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在上海,从上海觊觎中国市场,进而到全球市场。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他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趋势?他们还会信奉“得上海者得天下”的信条吗?上海会成为中国本土企业走向全球的总部基地吗?  相似文献   

13.
全球环境中的中国企业既是弱小者,又是后来者。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成长战略要关注有4种类型:针对外国跨国公司“无心关注”市场的“利基”战略、针对外国跨国公司“被迫放弃”市场的“承接”战略、针对外国跨国公司“严防死守”市场的“嵌入”战略和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市场”的“抢先”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04,(7):44-45
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会越来越像跨国公司CNT: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观和原则在中国应用时,存在着怎样的“变形”?姜汝祥:这就是文化的变形。中国本质上讲是农业文化,我们都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而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代表着西方的工业文明,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变形”的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对跨国公司来说这种“变形”其实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如果按西方工业文明的办法来管理中国的生意,那就意味着要在中国改造人的民族性,这太难了。但如果不改过来,跨国公司统一的职业道德体系和战略体系就没法保证。这种结果会导致跨国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影响深远的企业形态,国际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面临国内外不同市场资源及竞争对手的冲击和考验下,企业将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就经历了由充分肯定到饱受争议的历程。本文试分析其衰败原因,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利于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信息不对称的社会里,跨国公司在中国苦心经营的公众品牌是否将不锝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正在过渡为市场终端真正主导的“消费霸权主义”,曾经以双重标准在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实施“营销岐视”策略的跨国巨头走上了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宝洁在国际市场上是一个驰名品牌的象征,在中国市场上则是已经壮大的跨国公司(中国)的代言,伴随中国开放十余年的风雨兼程,宝洁不断地刺激着中国市场竞争的升级,甚至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1997年,宝洁在中国市场舀走10多亿美元的黄金,旗下的“飘柔”将中国洗发护发用品市场29.79%的份额揽入自己怀抱,高居榜首:“潘婷”和“海飞丝”分别以14.30%和9.94%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而到2000年,光这三个品牌就切走了60%以上的市场蛋糕,跟着宝洁走,似乎成为中国消费族的一种理念,宝洁能够殖转市场魔方,绝顶奥妙在于掌握并利用好了三把品牌利器。  相似文献   

18.
说到跨国公司,我们总是能想到通用、大众、沃尔玛这种庞然大物.这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巨头经过百年的运营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鼓励的也是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大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反观中国的中小企业.似乎置身局外,在国内市场都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又怎敢轻言走出去,到发...  相似文献   

19.
他出生在贫困的大别山。考入清华,出国深造,任职跨国公司,从事金融业务,然后抓住机遇创业。成为与高科技产业一同发达的“海归”、“时代精英”的样板。 成功者要花钱,或者说要“回报社会”。但是他没有走慈善事业、捐资助学之类的路。而是选择了离大多数中国人还很远的帆船运动。在中国古代,水也是钱的象征。也许他命中注定要与钱和水上运动产生关联。因为在他的名字“汪潮涌”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水”。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在今年两会期间对记者表示,国家应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国家品牌发展战略,完善与市场经济规则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他说,国际化是中国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