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隐者马化腾     
即使你从没见过、没听过马化腾这个名字,你也一定听说过QQ,还有那只胖兮兮、傻乎乎的小企鹅。制造它们的正是马化腾和他的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郁闷腾讯     
洪波 《中国企业家》2005,(12):19-19
再强大的互联网企业,也可能很快被后来者挑落马下,腾讯应该早就明白这一点曾经有人说,马化腾是中国互联网最有势力的人,他手中几亿注册用户,1000万同时在线用户。腾讯一不小心把QQ做到了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绝对老大,真有点寂寞高手的感觉。多年来,觊觎腾讯位置的挑战者虽然不少,其中不乏新浪、网易这样的大块头,但最终都是山呼海啸而来,灰头土脸而去,腾讯始终独立寒秋,  相似文献   

3.
在深圳赛格科技园众多雷同的写字间中,有一个马化腾与伙伴创办的“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就是这片只能容下18个员工的小天地,推出了国内最成功的OICQ软件,而今的网虫们几乎没有不知道“腾讯QQ”的,截至2002年6月,腾讯QQ的注册用户已经高达一亿多,其中的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目前QQ占有中文IM95%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IM网络,仅次于AOLICQ和AOLAIM,品牌价值在1亿美元以上。马化腾表示,腾讯推出的不仅是一种软件,更多的是要营造一种健康的网络文化,一个年轻的群体,一种流行的时尚和积极的生活方…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7,(3):44-44
入选理由: 马化腾总让人想起可爱的腾讯QQ。但是,2006年马化腾的业务已经不只是QQ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谁曾梦想过一款产品能为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所使用甚至是依赖?连宝洁这样的日用品公司都不敢做这样的奢求。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马化腾的QQ却做到了.现在.QQ的注册用户数已达4.7亿,活跃用户也已经达到18亿。这是陈天桥的《传奇》、马云的阿里巴巴都无法比拟的群体,基于这个人群的社区更有朝气,在马化腾的计划中,QQ社区将全面覆盖通讯、娱乐、媒体、商务四个平台,总之“网民要什么就有什么”。  相似文献   

6.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9,(19):48-57
自1999年2月QQ上线到现在,十年间,马化腾把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IM做成了中国互联网王国里无处不在的“水公司”,腾讯的王道是什么?是“抄袭”吗?仅是跟随战略吗?  相似文献   

7.
说到做平台的机会,中国互联网界这张桌上坐定了三个人,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谁都在想怎么坐上第四把椅子最近,我遇到马化腾,知道他在坚定地推进腾讯的全球化。从腾讯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微信下一个目标是成为一家十亿用户级的公司。在之前的PC  相似文献   

8.
浅析即时通讯软件业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腾讯QQ、微软MSN及阿里旺旺等国内主流即时通讯软件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国内即时通讯软件业现有运营模式进行了宏观分析,并就即时通讯软件互联互通和跨平台运行等未来行业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互联网界,腾讯正在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而腾讯的掌舵者马化腾却一直保持一个低调而平实的风格。我对《马化腾:“影子”领袖》开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0.
马化腾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中的杰出代表,他带领腾讯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我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之一.腾讯的成长过程及马化腾的核心管理思想对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梳理了马化腾和腾讯的成长过程,分析了马化腾的个人特质,总结了马化腾的核心管理思想,即复制式创新、灰度法则、连接思想和三问哲学.最后,本研究分析了马化腾的个人特质与其核心管理思想的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其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提出互联网企业应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在进入新市场时应小心谨慎,培养极致精神,构建生态型组织,通过不断创新来获得差异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5,(4):50-50
<正>“盛大购并新浪”似乎刺激了互联网的收购胃口。 2005年3月18日,即时通讯巨头腾讯(0700.HK)正式宣布收购Foxmail,同时把其创始人张小龙等20人团队纳入麾下。“我们看中的是Foxmail的技术和客户。”腾讯 CEO马化腾坦言收购目的。马化腾表示,QQ的邮箱技术跟其微软、雅虎、新浪等相比存在差距,收购Fox- mail后,可以给腾讯QQ带来较大提升。而邮箱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那个胖胖的企鹅形象早已家喻户晓 然而它背后的那个人却不为人所知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沸腾十五年》作者最新力作 全面解读“QQ之父”马化腾与腾讯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部在惊叹中国移动日进两亿,而中国移动羡慕的则是腾讯公司的点石成金。马化腾领导的这家公司的利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目前,腾讯是中国互联网市值最高的公司。它已经超越了第二名百度、第三名阿里巴巴和第四名网易市值的总和,几乎是中国IT产业代表性公司联想集团市值的4倍。这也难怪大众会惊叫“企鹅凶猛”了。其实,腾讯能做到如此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美国《时代》周刊和CNN评为" 2004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还 获得了中国香港第四届紫荆花杯杰出 企业家奖,34岁的马化腾正在迎来人 生的辉煌时刻。马化腾和腾讯QQ不 仅改变了数亿中国人的沟通习惯,创 造了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更引领出 一个全新的赢利模式。今天,几乎每 一个中国网民的电脑桌面上,都在右 下角藏着一只小企鹅的图标。 一个QQ号可以卖到26万元人民 币的天价? 1月中旬,由腾讯公司总 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供的号码  相似文献   

15.
赢家 马化腾     
刘亮 《中国新时代》2008,(10):51-53
今年刚好是腾讯成立10年周年。短短10年时间,腾讯从当初五个年轻人花几百万元人民币注册的小公司,成长为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得益于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种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扩张模式  相似文献   

16.
马化腾变局     
No.2↑3位综合得分:4.4572012年,当微信席卷了中国移动互联网,腾讯一扫外人眼中无创新的阴霾。过去颇有微词的互联网创业者此时对CEO马化腾极为钦佩,"若想成功,必须自宫!敢于让微信直接冲击QQ的客户端,马化腾的魄力真是不一般。"宜搜科技CE0汪溪说。然而,这并非马化腾今年"最艰难的决定"。2011财年,腾讯收入285亿元。这是一份不错的业绩,却仅此而已,在新业务上腾讯并没出现"杀手"的征兆。它  相似文献   

17.
你也许没听说过马化腾,但一定听说过QQ;你也许没听说过QQ,但一定见过那只胖兮兮、傻乎平的小企鹅。马化腾,“腾讯QQ”的掌门人。他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之一,荣膺香港理工大学第四届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捧走了“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奖杯。在短短几年内,他创建的企业和产品彻底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沟通习惯。他还不到34岁,却坐拥近20亿资产,在中国IT界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相似文献   

18.
从8台电脑、5条电话线开始,到今天超过4亿注册用户,并提供基于QQ的各种通信 服务;从5万元起家,到今天的亿万富翁(个人资产超过了10亿人民币);从一位软件工 程师,到中国即时通信业务的开拓者。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的经历,就是对中国互联网 成长的最好注解。 马化腾说:“在董事长与网民之间,我更乐意在QQ上当一个普通网民。”  相似文献   

19.
谦逊如腾讯的公司并不多,低调如马化腾的公司创始人也不多。这位温文尔雅、甚至含蓄害羞的CEO领导下的公司在世界经济千疮百孔的今天,业绩却取得了令人咂舌的增长,其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产业市值第三的公司,仅次于Google和Amazon,把雅虎和eBay等世界知名公司都抛在了后面,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盛大们更是无法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20.
王昕 《企业文化》2012,(9):40-40
中国互联网这个圈子里,马化腾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人物。提起他,那些自称遭受过腾讯不正当竞争的创业者无不咬牙切出。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马化腾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他对于技术的热爱,对于用户体验的敏锐反应,是很多公司望尘莫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