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责任”话题浮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企业家群体受媒体和公众追捧的程度增长之快,可能是中国所有社会阶层中最高的。然而四季迁移,舆论在2002年杀了一个小小的回马枪(参见附文《2002:企业家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呈现出某种微妙迹象》)。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26日,国际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排出2001年中国大陆100位首富企业家,江苏无锡宜兴市民营企业家、香港红筹上市公司“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稀土,0769.HK,公司上市时名“宜兴新威”)及正筹备上市的“无锡泛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泉龙排名第39位。  相似文献   

3.
《上海企业》2004,(1):31-31
张新生,男,1954年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现任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社会兼职:教育部工商管理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百货行业协会、上海商业联合会、上海国际商会、上海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上海连锁商业协会副会长,上海管理科学学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2002年被授予“中国商业创业企业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资讯平台     
企业家需要哪些素质 什么是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家需要哪些素质,如何培养中国企业家?作为中国著名的经济理论专家,曾担任过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现任中欧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的刘吉认为,21世纪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三商”、“四能力”、“一素养”。 “三商”即高智商、高惰商和高胆商。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必须做到这“三商”结合。 “四能力”首先是创新能力;其次是应变能力,要学会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赚钱;第三是公关能力;第四是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5.
书讯     
《中国商务智慧》 “何为中国企业的个性”?时隔一年,这仍是一个有魅力的话题。《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2年中国企业领袖高峰会精华,尽在《中国商务智慧》里。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编 中信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定价:20元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飞速了29年,但是2008年却让整个中国陷入了困境。最近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过冬”,全国上下,神州大地如同救火一般,救市措施快如闪电。是的,这个冬天已经到来了,但是比自然界的冬天更可怕的是经济“冬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7.
刚刚当选印度总理的曼莫汉·辛格,是否能继续带领印度经济保持瓦杰帕伊时代的增长速度,在许多人看来似乎还是个未知数。但在中国的企业家看来,“印度经济将比中国经济更有后劲”吗?他们的回答却很肯定:不可能。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最近对“印度经济与中国经济比较”这个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65.12%的企业家认为,在未来5年之内,印度经济不可能  相似文献   

8.
当前,企业正在由执行型的粗放式经营向决策型的集约化经营转变时期,“集资不如集智、借钱不如借脑”、“70年代事后总结、80年代事中控制、90年代事先策划”已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共识。企业策划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据统计,中国企业策划的业务量从1996年的21.85亿元增长到2002年底的360亿元,策划机构达2953家,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计划经济时期,那些辛苦工作在工厂的领导们,如果用现代企业家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大致也就是个”车间主任”而已。中国当代的企业家队伍,是与中国的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家越来越被重视,企业家的作用越来越得以彰显。这无疑是中国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
李亮 《企业文化》2008,(11):18-19
“冬天”里的中小企业,应该比大企业更有耐心和恒心。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创业期间的小企业,跨入到强劲增长的良性发展阶段,美国需要6年,中国需要4年,才会出现转折点,更何况在“冬天”。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不出企业家”。上海真的不出企业家吗?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被一群新生的上海企业家打破。199g年,携程、盛大创立:2002年,分众、如家创立,在此后的三五年间.这几家由上海人在上海创立的上海企业.迅速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宠儿,成为中国企业界的耀眼明星。同样是“胆小”,同样是“算计”,同样是“崇洋迷外”,为什么这些原先制约上海人创业、诞生企业家群落的“缺点”,却在陈天桥、江南春、梁建章、季琦这些新上海企业家身上,变成了创下大业的“优势”?是企业家的定义变了还是上海人的内在气质变了?四五家企业、七八个新企业家,也许还不足以推翻“上海不出企业家”的咒语,但假如这几个人身上的气质恰好代表了中国商业与全球契合的新方向,那就值得我们认真解读这几个样本了。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12,(10):143-143
(本刊讯蔡静霞)“在2012年中国经济不振、投资不利、政策不明的恶劣经济环境下,更需要企业家对市场的冷静与大智慧。”9月25日,在由心友汇国际旅行俱乐部、时代华商、工银商友俱乐部联合主办的心友汇“南极行修-财富悟道——未来三年中国经济格局解读”上,中国首席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表示。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2002年岁末,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02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暨“最具影响力企业”和“最受关注企业家”推选活动在北京揭晓。2002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1.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 黄金走出银行走向市场2.国产打火机突破欧盟壁垒3.联合国授予海尔集团“国际生态安全最佳企业”荣誉 张瑞敏当选“国际杰出企业家”4.《安徽省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权益保护条例》出台 在全国尚属首创5.北方航空客机坠海6.十大国企跻身全球500强7.首家民营保险公司“民生保险”诞生8.中海油通过并购成功入主印尼海上石油9.蓝田股份…  相似文献   

14.
作为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主任,骆建彬博士始终坐镇并指导着卓越领导学堂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进程。他始终认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汹涌浪潮,中国企业家群体提高人文素养,尽快实现由“管理”到“领导”, 由“优秀”到“卓越”的诉求已成必然趋势。那么,从2002年开始,历时两年,集100名专家和1000名学员的智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与华侨大学共同主办的“2002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年会”5月29~31日在福建省泉州华侨大学举行。 2002年5月29日上午“2002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年会”开幕式在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华侨大学经管学院名誉院长乌家培主  相似文献   

16.
读者     
“常青”能否复制?《中国企业家》断言:在中国商界,被誉为“常青树”者,至今仍惟鲁冠球一人。这是鲁冠球个人的骄傲,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悲哀。遥想当年,与鲁冠球同时期“出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主角,现代经济是企业家经济,朱镕基总理曾说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如今,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企  相似文献   

18.
《上海企业》2010,(2):92-92
2010年1月17日上午,由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家年会暨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鉴于刚泰集团徐建刚总裁在行业领域、公益慈善和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在年会上被授予“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如何过冬?如阿布局?尽管冬天渐渐远去,但对于企业人来说,好像还是感到格外的冷。 当然,这里的“冷”不是因为来自两伯利亚的寒流,而是因为来自太平洋彼岸的金融风暴。2008年8月以来,导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一步一步向全球蔓延。它使全球的金融系统和虚拟经济遭受重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正逐步加深。当此“百年一遇”的经济变局,如何度过经济的“寒冬”,如何展开下一波的战略布局,就成为中国企业家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0.
1月13日,“2013青岛企业家峰会”在青岛黄海饭店成功举行。此次企业家峰会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企业家的使命”为主题。政企学专家学者400多人群聚一堂,共同探讨2013青岛经济发展走向,助推青岛乃至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