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华伟 《企业文化》2004,(10):34-35
最近一个阶段,一些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和那些经营大师 受到了来自媒体的强烈质疑。先是联想的大裁员引来一片嘘 声,让外界质疑其亲情文化的真实性;再是韦尔奇来华布道,不 但张瑞敏、柳传志未到,反而让国内的企业家们广泛质疑这位大 师,认为多元化、注重金融的发展模式根本不适合中国企业;后 又传来德隆老总唐万里痛心疾首地表示再也不愿意采用GE的  相似文献   

2.
黄辉 《中外管理》2003,(1):62-65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剩下的问题好像只看中国企业乐不乐意。非也!在全球供应链迅速整合的今天,成为“世界工厂”并不意味着“打下手”,而同样是需要很高产业素质的“技术活儿”。而这方面,我们并非已经功德圆满。  相似文献   

3.
4.
5.
段明珠 《中国企业家》2010,(20):140-140
跨国公司本土化指数榜项目是从5月开始运作的。这是杂志第一次为跨国公司量身定制的榜单,为了看到一个"谁更中国"的结果,整个项目组更是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启动阶段我们广泛拜访企业听取意见;中期又大规模地与六百多家跨国公司电话、邮件等形式介绍项目并邀请参加;后期,连同对外经贸大学的多位实习生一起,没白没黑地从千头万绪的材料中整理出近一百五十家跨国公司信息。  相似文献   

6.
现在,跨国公司越来越喜欢光顾中国的农村。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农村市场已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非典”肆虐以来,全球医疗、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围绕“非典”全力攻关,只有这样近距离、零距离地研究,才能搞清“非典”的来龙去脉,才能对症下药制服病魔。经济上的竞争也同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界线日渐模糊,中国的企业只要进入市场,就无法回避那些国际巨头、跨国公司的竞争。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世界  相似文献   

8.
9.
跨国公司重估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的崛起,“金砖四国”的发展,使跨国公司重新估算整个世界的经济分布。当中国不再是跨国公司眼中独一无二的“投资圣地”,中国能否跳出简单的 FDI 思维,在“MADE IN CHINA”之外找到新的全球竞争利器?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70%以上的企业都是以中国本土企业为跳板,即采取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方式进军中国市场.就在外资品牌在中国异军突起之际,一些原本叫得响的本土品牌却神奇地消失了.其实,这是外资品牌的品牌遏制战略发挥了作用,这是中资品牌在合资中遭遇的"不幸".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11.
肖鸿扬 《英才》2004,(5):66-68
这是一个特殊的求学群体,为了每月四天的EMBA课程,他们开着豪华轿车往返于高校与公司,乘飞机辗转于东西南北各大城市甚至跨越海峡凌空而来……高达二三十万元的学费虽然已使这个市场的温度下降,国内高校还是把EMBA项目  相似文献   

12.
谁来为经理人“减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几年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减负”,因为他们的肩膀太弱,而他们的书包太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的弱小是一目了然的,他们的负担也是一目了然的。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对于众人眼中“强者”乃至“英雄”——企业白领的关怀,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光环、他们的豪迈,认为他们理应能够照顾好自己,而且还应责无旁贷地照顾好别人。殊不知,其实他们同样脆弱、同样疲惫、同样不堪重负。而我们,已经在为我们的“想当然”付出沉重的代价。据美国一些研究机构调查:每年因员工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3.
14.
刘雯 《中外管理》2007,(9):36-36,38
随着中国市场战略地位提升和更多跨国公司扩张在华业务,冒进扩张之弊也逐渐显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6.
刘琴 《企业研究》2006,(9):54-55
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拥有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驰名的品牌.完善的销售网络以及科学的管理等方面.更重要的体现在先进的人才理念和人力资源全球配置的能力。跨国公司为了获得全球战略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将其人才战略的眼光从本土化转向全球化.即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合适的人员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7.
从百思买到芭比娃娃,从百事中国到达能、雀巢,数家跨国公司正在收缩中国阵线。部分跨国公司的撤离折射出中国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一尽管有着诱人的机遇但已经不再是“新兴市场”,相对过去依靠便宜地价、廉价劳力、优惠政策吸引外企的时代,如今的企业的运营环境日渐艰难,他们必须要面对本土企业的强劲挑战和政府的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18.
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期求进一步成长抹不去的痛。以成本优势进入制造环节的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盈利空间不断缩小的危机:家电企业的3C、6C认证之痛、几近被核心技术窒息的DVD之苦、日益频仍的低端反倾销之累、WAPI标准最终难产之弱……似乎“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并没有给中国企业带来希望……而另一方面,在刚落幕的北京国际科博会映衬下,跨国公司们却仰仗其锋利的“技术刀叉”正在欢快地吞食中国盛宴……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在未来的五年中,将投资1亿美元扩建在北京的研发中心,其中的3000到4000万美元将用于建立新的实验室。到2015年该中心的规模将扩大一倍,成为除位于丹麦总部的全球研发中心之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同时也是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