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把我国资本公积列报内容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指出我国目前资本公积列报的内容混淆"资本公积"与"利得损失"之间的界限,较为杂乱无章,需要进行改革。在论述资本公积项目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将"递延收益"列报在所有者权益中,"专项储备"列报在负债中",资本公积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分别列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颇具中国特色的资本公积项目自诞生之日起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核算内容有不断膨胀的趋势。当前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中有的属于投入资本要素,有的属于其他综合收益要素,这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感到困惑,不利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报表数据填列,因此需要完善我国会计要素体系,拆解资本公积科目,明确其他综合收益的重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3.
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中,资本公积的核算是现行会计制度变化最频繁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置了八个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第二,资本公积准备明细科目不能直接转增实收资本;第三,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资本公积项目;第四,对关联方交易的价格作了严格的限定。对于以上资本公积核算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制度并没有对其变化的原因和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意见。一、资本公积的属性资本公积通常是投资者或者其他人投入到企业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其所有权属于投资…  相似文献   

4.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只需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但是合并方对被合并方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应仅以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公积"科目贷方发生额为限,将其从"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留存收益"项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资本公积、留存收益转增股本,以及留存收益变更为资本公积这两个环节,对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过程中个人股东所涉及的个人所得税事项进行分析,重点针对留存收益变更为资本公积是否视同利润分配的两种观点,剖析其理由和依据,并通过案例对这两种观点的差异作出具体比较。  相似文献   

6.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只需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但是合并方对被合并方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应仅以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公积”科目贷方发生额为限,将其从“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留存收益”项目。  相似文献   

7.
根据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规定 ,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不能计入当期利润反映在公司利润表中 ,而只能被确认为资本公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这样 ,资本公积在原有的“股本溢价”等 10个明细科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明细科目。目前如何对该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注的焦点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可以将“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用于弥补企业亏损。笔者认为“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不宜用来弥补亏损。首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有者权益》规定 :…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就新会计准则对非经常性收益、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股权投资准备、资产重估增值和其他资本公积等资本公积核算内容的新规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刘冠勋 《财会月刊》2007,(10):32-33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涉及留存收益还原的问题 1.编制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的规定:在编制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在抵销了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其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后,需要做分录: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下同)”项目,贷记“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项目,以合并方合并日会计报表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余额(即确认了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后,合并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的账面余额)为限将合并方享有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10.
王富强  王超 《财会月刊》2007,(11):51-52
本文主要就新会计准则对非经常性收益、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股权投资准备、资产重估增值和其他资本公积等资本公积核算内容的新规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起,我国利润表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本文分析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区别分析了其他综合收益核算和权益性投资的核算业务,并列举了常见其他综合收益业务分析。由于不少企业对其他综合收益与资本公积的区别并不十分明白,造成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不准确。  相似文献   

12.
集团内部交易致使子公司增加资本公积或利润,同时母公司因权益法核算也增加资本公积或投资收益。如何抵销双方增加的资本公积以及如何计算少数股东权益和收益,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报表》(征求意见稿)未对此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梳理历年来有关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税收政策基础上,对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业务的税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涉税处理可以根据所得税法的二元处理原则,从资本公积的不同来源入手,来判断企业或个人是否需要缴纳所得税。若资本公积金属于资本(股本)溢价,则其转增注册资本金无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若资本公积不属于资本(股本)溢价,则转增资本应视同留存收益的转增,需按照先分配、再投资进行税务处理,个人股东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并增加相应的计税基础。  相似文献   

14.
集团内部交易致使子公司增加资本公积或利润,同时母公司因权益法核算也增加资本公积或投资收益.如何抵销双方增加的资本公积以及如何计算少数股东权益和收益,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报表>(征求意见稿)未对此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议新会计准则下的资本公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公积科目来源于我国公司设立时采用的注册资本制度。我国从会计制度改革首次提出资本公积概念以来,对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多次改革,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各项新的法规制度的颁布,使资本公积科目出现了具有"损益性质"的"特殊来源"的资本公积,很显然改变了资本公积最初设立时的"准资本性质"。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但仍未彻底解决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和反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而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所有者权益仍然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四个项目。  相似文献   

17.
浅议新会计准则下的资本公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公积科目来源于我国公司设立时采用的注册资本制度。我国从会计制度改革首次提出资本公积概念以来.对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多次改革.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各项新的法规制度的颁布.使资本公积科目出现了具有“损益性质”的“特殊来源”的资本公积.很显然改变了资本公积最初设立时的“准资本性质”.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但仍未彻底解决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和反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本公积科目来源于我国公司设立时采用的注册资本制度。我国从会计制度改革首次提出资本公积概念以来,对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多次改革,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各项新的法规制度的颁布。使资本公积科目出现了具有“损益性质”的“特殊来源”的资本公积,很显然改变了资本公积最初设立时的“准资本性质”。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但仍未彻底解决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和反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本公积会计变迁是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缩影,本文通过介绍资本公积会计变迁的历程、分析资本公积会计变迁的特点、评析资本公积会计变迁的效果,明确了我国资本公积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明晰资本公积的实质,理清特殊损益性质的资本公积会计核算内容。  相似文献   

20.
《财会月刊》2010,(1):45-5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B.盈余公积补亏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D.以当年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