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方新文化史的产生是在传统史学的土壤上滋养的。在上世纪60、70年代,新文化史学的产生受到三大方法和理论的影响得以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群众的社会文化发展史,在研究范围上反对宏大叙事,主要研究大众文化。它的出现成为世界史研究的新范式,引起中国史学研究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史学理论方法 史学理论方法仍是2 0 0 3年学界关注的热点,史学理论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日益为国内史学工作者所认识。《历史研究》编辑部、《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学海》编辑部分别就“新世纪的中国史学”、“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历史理论与历史学家”等议题组织笔谈,多视角探讨史学理论方法研究、史学理论方法与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相互借鉴和融汇、史学理论方法与中国史学的发展等问题(见历史研究1、史学理论研究2、3、学海1)。中国近代史学是在西方理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如何看待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经典,是当今史…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明、清两代由于其由古代向近代转型中的承上启下地位 ,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其中明清经济史的研究 ,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近期由台湾稻乡出版社出版的李龙潜教授著《明清经济探微初编》(以下简称《初编》)一书 ,汇集了作者数十年辛勤耕耘的成果 ,值得学界关注。《初编》一书凡 1 5篇 ,将李龙潜先生上世纪 5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时期撰写的主要论文修订后汇编成册。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即 :(一 )明清土地问题 (第二、三、十一、十二篇 ) ;(二 )明清工商业及贸易发展问题 (第四、五、六、七、八…  相似文献   

4.
总论中国经济史研究在文革结束后曾经经历过一个备受人们重视的黄金时期 ,2 0世纪 80年代中晚期以后经济史热降温 ,一些学者的兴趣转移到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去 ,但到了新旧世纪之交 ,经济史坛又呈现出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一是人们探索经济史学理论方法和中国经济史重大理论问题的热情在增长 ,经济史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和新的生长点 ,研究在深入 ;二是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以后 ,一批重要的成果相继问世。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 《中国经济史研究》99 2设有“经济史学方法论笔谈”专栏 ,刊登了 1998年 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历史所、世界…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经济史学的多样化发展1 98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史学 ,尤其是近现代经济史学研究 ,多样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 ,《中国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等杂志有关综述中对此都有所总结。笔者认为 ,经济史学多样化发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表现 :(一 )研究手段多元化这首先表现在使用史料的种类有较大拓展。以往偏重于使用官书、政书、文集、地方志、年鉴及其他工具书等图书史料 ,这二三十年代来经济史学研究不仅发掘了更多的图书类史料 ,而且也越来越多地运用档案、碑刻、文契、宗族谱谍、广告、各种调查和统计等非图书类文字史料 ;所用文种除中…  相似文献   

6.
叶雨青  李忠清 《魅力中国》2010,(23):299-299
本文基于《国语》、《左传》、《史记》的对比来研究史学写作主体性,并引用现代西方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对其合理性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蓝鸥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158-159,112
由《中国经济史研究》、《财贸经济》、《货殖学刊》、《史学理论研究》四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商学院召开。到会的经济学、历史学、经济史学专家、学者计50余人。会议主要就传统市场的主要特征、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机制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04,(9):48-48
近年在宁波社会科学界,钱茂伟教授可谓是活跃人物之一。先看一下他在2003年的成果与活动表:5月,《明代史学的历程》作为中国史学会主办的“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优秀博士论文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7月,《明代史学编年考》获宁波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月上旬,参加教育部史学理论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的“20世纪中国史学与中外史学交流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罗跃  许世诚  肖泰明 《特区经济》2004,(12):132-133
科斯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经济学家后在美国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其代表作主要有:《企业的性质》(19)和《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等。19,由于发现并解释了财产权和商业经理成本如何影响经济这一重要问题,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科理是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关于产权与  相似文献   

10.
江敬虞同志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是一部研究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变迁的专著,由多位攻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的老专家和本学科博士、硕士青年学者共同撰写,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八五”重点项目。本书是已故史学大师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的续编,其准备工作可溯及60年代,与严著同时,并一本严著传统,即在长期考究史料的基础上,先作专题研究,本书并有十几项专题研究成果先行发表征求众议,然后编写成书。是以体系完整,而根低扎实雄厚,有博大而精深之效。  相似文献   

11.
夏曾佑唯一的著作《中国古代史》是学界公认的20世纪初年新史学思潮的代表作。然而该书无论在编纂方法还是史学思想上都没有脱离中国史学的传统。夏曾佑坚信道统高于正统,他著书目的更是着眼于以史资鉴的社会政治功能。夏曾佑史学思想以经世为核心,将传统史学方法和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理论很好的结合。夏曾佑融会中西史学,以西学补正中学,他既不是推崇以进化论思想为主导的新史家,也不是固步自封,恪守传统的旧史家,而是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化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年鉴学派是20世纪西方最负盛名的史学流派。在历史研究中年鉴学派坚持问题史学和总体史思想,提倡跨学科和由古知今、由今知古的研究方法,对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深化,并形成了自己的范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邵鹏 《改革与开放》2016,(13):90-92
西方文明面临的危机、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泛滥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等,是文化形态史学在20世纪初兴起的重要原因.文化形态史学提出了世界历史研究的新范式,在提出问题的角度、立论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是超越了“科学主义”史学,赋予历史研究新的意义,推动了西方史学的理论转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兴起的西方新史学是相对于19世纪以兰克史学为代表的传统史学而言的.整个20世纪上半叶是新旧史学斗争、抗衡、交替时期,20世纪50年代,新史学取代了传统的旧史学.新史学强调把历史研究扩大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分析、解释,主张打破学科界线,提倡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百年回眸:李根蟠先生访谈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10月 7日上午,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部分博士生和访问学者一行五人到了北京皂君庙社科院宿舍,拜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李根蟠先生,请李先生就本世纪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发展及其今后的走向发表看法。他的谈话实际上也涉及整个中国经济史学科以及史学的功能与方法问题。以下是这次访谈的主要内容; 问:最近看到您在《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发表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一文,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清晰的概括,读后颇受启发。请问,您写这篇文章的…  相似文献   

16.
塞奥非拉克特是7世纪初期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学家,是最后一位延续了古典史学编撰风格的历史学家,其作品《历史》主要记述的是莫里斯皇帝(582-602年)统治时期的历史,书中描述大量6-7世纪拜占庭帝国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信息,并且是最早记载古代中国的欧洲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和作品进行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胡思敬是清末民初十分守旧的人物,而他的《国闻备乘》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史学著作。其所载是研究清末政治的重要参考史料;所体现的史学思想倾向,在中国史学史和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此外,是书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文学方面也都有一定的成就。本文针对该书的撰述动机、主要内容、编纂特点等方面做一系统探讨,以便揭示其史学特点及史学价值,更好地利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8.
史雪莲  钟萍 《黑河学刊》2006,(4):121-122
“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显性现象,也是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则产生于90年代以后,主要是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对确立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应用消费社会理论对中国一些社会现状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5):F0003-F0003
为加强全国经济史学科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史学研究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研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贡献高水平智力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及《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经济史学博士后论坛”,将于2015年12月中旬在武汉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历史上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五十年代,墨菲写成了《上海——近代中国的锁钥》一书,提出了通商口岸是打开中国大门的锁钥,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施加重大影响的门径的观点。在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后,墨菲于1975年写成《局外人:西方在印度和中国的经验》(The Outsiders: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China,密执安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一书,修正了他在五十年代提出的观点,认为,在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亚洲各国中,中国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经验的抵制最为强烈。该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对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的论述,其中第十章"中国商人对抗外国人"较集中地阐述了上述观点。现摘译如下,以供参考。篇名为译者另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