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结售汇体制的历史发展过程 结售汇是我国目前的一项外汇管理制度,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法. 1、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前的结售汇体制. 建国开始到改革开放前,国家外汇收支极少,所有外汇包括境内机构及个人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不允许保留外汇,所需用汇包括贸易及非贸易外汇均实行按计划审批,外汇基本上由国家垄断.改革开放后到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前,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贸易及非贸易外汇收支增多,国家采取了对不同对象,不同性质的外汇不同的结售汇制度.对中资企业的贸易外汇实行强制结汇,同时给予一定比例的外汇额度.售汇必须持有相应金额的外汇额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意愿结汇,即其外汇收入可以卖出也可以保留,用汇则实行外汇自求平衡,以自有外汇收入用于支出或进行外商投资企业之间外汇调剂.对个人外汇实行意愿结汇制度,售汇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2.
《现代工商》2021,(2):10-10
@经济日报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从主要指标表现看,银行结售汇顺差408亿美元,环比回落39%;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488亿美元,回落10%。据介绍,1月,衡量企业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5%,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天发布《关于调整外币现钞管理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外币现钞管理。 去年12月以来,中国适当提高了银行收购美元和港币现钞的价格,增强了个人的结汇积极性,对打击外汇非法交易发挥了重要作用。居民个人外汇收支  相似文献   

4.
非贸易外汇是指贸易外汇以外的一切外汇,即一切非来源于或用于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国际支付手段,如劳务外汇、金融外汇、侨汇、捐赠外汇等。非贸易外汇收支是我国外汇收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非贸易外汇顺差是国家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是保证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的重要条件。非贸易外汇又进一步划分为非贸易经营性外汇和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从1994年起,国家对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实行购汇人民币限额预算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远期结汇的涵义《中国人民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规定,远期结汇业务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境内机构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发生时,即按照该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国家外汇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贸易外汇收汇与结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6]49号(以下简称本通知),对企业贸易管理实行"区别对待",明确将外汇收支不正常的企业列入"关注企业"对象,从严审查企业的外汇业务,旨在加强对外贸易真实性的管理,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进出口企业结汇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超远期结售汇——汇率风险规避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超远期结售汇概述 超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银行和客户协商签订超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1年后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币的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按照该超远期结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办理结汇或售汇。它与远期结售汇不同的是后者的期限仅从1周至6个月,共15个档次。超远期结售汇的货币品种非常齐全,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12种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相似文献   

8.
限额管理是外汇结算账户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现行银行结售汇制度的重要配套政策。自1996年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引入限额管理以来,这项政策已施行了7年时间。在目前外汇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外资企业账户管理并轨的情况下,客观地评价限额管理政策的作用,积极探索完善管理的政策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现行账户限额管理办法中,突出的问题是限额规定的笼统化和“一刀切”。因为对于企业而言,除了对汇率的预期外,保留外汇的偏好程度、进出口结构、贸易方式、生产周期等也…  相似文献   

9.
动向     
《财务与会计》2011,(7):6-7
外汇局完善银行自向结售汇监管 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13日发布《关于完善银行自身结售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银行办理自身结售汇业务,简化管理流程,便利银行业务经营。《通知》规范了对银行自身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结售汇交易的外汇监管:一是体现“均衡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一、1996年外汇形势回顾1996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经济金融形势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我国外汇外债形势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一)国际收支顺差较大。1996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899亿美元,增长3.2%,全年实现顺差12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2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20%。考虑到非贸易外汇收支尤其是外国投资者利润、利息汇出等因素的影响,初步预计全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将保持基本平衡,略有盈余,资本项目仍将有较大顺差。(二)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1996年国内外汇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总会计师》2011,(8):22-22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有关业务操作问题的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职责,强化资本金结汇的真实性审核要求。该文件特别指出,银行应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提交的材料认真审核企业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用途的合规性、真实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财务与会计》2006,(2):19-21
2005年8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之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市场供求基础上双向浮动,企业外汇收支将面临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为有效规避风险,锁定未来外汇收支的汇兑成本,企业需要相应的风险对冲工具。  相似文献   

13.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外汇指定银行: 为加强和改善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现将居民个人外汇管理的若干规定作适当调整。指导原则是,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使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贸易和投资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又能有效管理资本项目,防止投机性跨境资本交易活动通过居民和非居民个人的非贸易外汇渠道来完成。现就居民个人外汇结汇业务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贸易项下预收货款外汇流入和结汇情况增长迅猛,具有金额大、结汇快等特征,尤其是特殊行业的收结汇中隐含的外汇风险不容小觑。本文拟以造船行业为例,对该现象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1.什么是经常项目收支?经常项目收支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指国际间经常性交易发生的,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外汇收支,它包括商品、服务贸易、投资收益和单方面转移四个方面贸易和非贸易的外汇收支。2.什么是资本项目收支?资本项目收支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另一个重要项目。是国际间资本输出入的外汇收支,它包括短期资本和属于长期资本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外汇收支。3.什么是经常项目可兑换?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指取消对经常项目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限制,允许本国货币在经常项目下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或支…  相似文献   

16.
《财会通讯》2007,(3):109-1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便利银行及个人的外汇业务操作,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第二条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可根据国际收支状况,对年度总额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介 绍,外汇管理部门在进一步规范和便利银行、企业和个人外汇经营与收支方面主要出台了11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要求外商投资企业在联合年审时提供“外汇收支情况表”,同时提供会计师事务所有关外汇收支情况表的审计报告。为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5年1月印发了《外汇收支情况表审核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汇收支情况表的审核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范。以下作者以该《意见》的规范为基础,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作者审计实践,讨论外汇收支情况表“期初数”的审核。  相似文献   

19.
一、工作底稿法基本原理及基本要求 1.原理。外汇收支情况表(以下简称外汇表)编制的工作底稿法,就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外汇表的期初数(即上期外汇表的期末数,或按规定调整后的上年外汇表期末数,下同)为基础,对本期发生的所有外汇收支业务,编制调整分录,通过将调整分录记人工作底稿并进行计算调整,结出外汇表的期末数来编制外汇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1994‐2011年我国贸易收支月度数据以及美元兑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首先对样本数据做平稳性检验以及协整分析,然后通过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来探究当前我国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是否存在确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顺差的决定性因素,而贸易收支顺差却是导致人民币有实际效汇率升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