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 ,我国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 ,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提高农产品市场的运行效率 ,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目前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以组建和经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 ,建立了“人不分南北 ,货不分东西 ,组织不分公私”的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 ,形成了“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体制 (简称“布吉模式”)。但是 ,“布吉…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流通主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流通主体结构是农产品流通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主体改革、实现主体创新及其结构的合理化,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改革的简要回顾与对现状的总体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其改革的步伐却滞后于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 ,落后于农产品供求的变化速度。因此 ,探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策略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广西农产品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一)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1 市场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 ,广西市场建设仍是传统的集市贸易占主体 ,批发市场不仅数量少 ,而且区域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等几个主要城市。2 市场基础设施条件差。目前广西许多农村的道路、运输设备、市场、仓储设施、保鲜设备等硬件建设还很差。农贸市场主要建…  相似文献   

4.
现行粮食流通体制的突出特征是过渡性和不完善性。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和政策运行演化至今,行政化体制仍占主导,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远未形成,最多处于辅助、补充地位。粮食购销、经营中再次显露的主要问题是:(一)全国性的粮食市场"疲软"与两年前形成巨大反差,粮食流通出现的新情况值得高度重视。各地相继出现了经营者与生产者的双重卖粮难。根本问题出在国家事先给出的定购价格上。(二)国家宏观调控乏力、市场发育度低和价格形成机制不规范是中国粮食流通反复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产品流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开放,有效的大市场,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农产品流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东农产品流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化的农业要有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作为支撑.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流通组织发育不充分、流通效率低下的问题相当突出.不适应扩大农村消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文件)强调,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相似文献   

7.
赵显英 《农业经济》1992,(3):24-26,32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流通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现时条件下,流通对于生产的反作用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发展。虽然,几年来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方面已做了大量努力,但是现行的农产品流通体制仍然不完全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1.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卖难。以粮食为例,粮食丰收带来了粮食市场疲软。1990年辽宁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69公斤,相当于正常年景水平,不应存在卖粮难问题。但实际上,卖粮难却反映强烈,到1991年夏,全省粮食部门已超储粮食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了多渠道、多形式和开放式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这一新型的流通体制在实践中较好地适应了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汇集之地,体现着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国家和农民的各种关系,因而改革实质是对这些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所以,在流通体制的改革中调整好利益关系将是当前和今后农村政策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产品流通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农产品流通、流通体制与市场体系农产品流通是以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活动,是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运动过程,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过程。农产品流通在农业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处于媒介地位。随着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流通的范围越来越广,流通对农产品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农产品流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完善程度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构成了农产品流通发展的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从相互关系来看,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论韩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转化,这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但是也不可否认,流通体制仍未理顺,尤其是农产品市场风险过大,缺少转移风险的机制和组织,供销合作社“一身二任”步履维艰,农产品的商品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等,严重困扰着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成为新时期农产品贸易的桎桔,进而影响农业发展。韩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通过1994年和1997年两次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确立起了先进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较好地解决了流通中的一系列难题,在这场东南亚经济危机中使农业免受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地区各地注重发挥本地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综合开发自然资源,建立了一批各具民族山区特色的农、林、牧、土特产等商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已开始走向市场,促进了扶贫开发和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流通体制、流通设施、流通渠道、流通队伍不适应商品农业发展的需要,生产和流通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一部分农产品出现“卖难”,价格下跌,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反响强烈。因此,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农民走上市场,是民族山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一、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  相似文献   

12.
实践告诉我们,农产品流通最不适宜作为直接干预,控制的对象。我国从1953年以后实行的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得失,就充分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在农产品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实行统的办法无疑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这样一种封闭、单向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毋宁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分配过程,在实物上采取计划调拨的办法。在价值上,利用价格剪刀差实现国民收入的分配。正如孙冶方同志指出的,旧的流通体制是分配代替交换。与实践中的这种代替相联系,理论上则是分配和交换概念的混淆。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中国农业管理体制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又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不仅是新阶段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也是中国“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 ,“入世”后对我国农业管理机构、农业政策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等进行全面调整 ,已是当务之急。一、农业管理机构调整目前 ,中国农业管理机构设置是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贸易实行分段式管理 ,三者分属农业部门、商业部门和外贸部门 ,存在着管理真空、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区保护等缺陷 ,使农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这…  相似文献   

14.
费鹏 《农业经济》2012,(1):126-127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文件下发后,商务部、农业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经营作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突破口,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宗旨,积极探索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途径.按照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的总体要求,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经营网络,在全国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对葫芦岛市也起到了辐射作用.笔者对葫芦岛市农超对接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具体情况如下:一、葫芦岛主市农超对接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粮食作为重要农产品,其流通也应以市场化为取向,所谓市场化,就是以市场而不是计划作为粮食流通的渠道,以市场主体而不是行政主体作为粮食流通的执行者,以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而不是政府定价作为形成价格的途径,以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调配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来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1997年,党中央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形势,提出了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自此逐渐破冰,为了深入了解此项改革的情况,笔者赴四川省开展了专题调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取向1998年,针对当时粮食丰收、  相似文献   

17.
一、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虽然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多年来形成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确实到了势在必行、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粮食作为农产品的主要部分,其流通也应以市场化为取向,实际上,现在粮食主销区的浙江省,已率先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所谓市场化,就是以市场而不是以计划作为粮食流通的渠道,以市场主体而不是以行政主体作为粮食流通的执行者,以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而不是以政府定价作为形成价格的途径,以市场机制而不是以行政调配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我国自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虽然很多流通领域都逐步向市场化转变,但粮食流通在关键层面却一直…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市场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都包含在农村经济改革的大体系之中。从相互关系来看,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的前提,农产品市场制度建设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结果。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正是为了建立一个比较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20.
资产重组是振兴粮食企业的重要途径刘维新一轮“粮改”的主要内容是“四分开一完善”,其目的是要逐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中央与地方责权分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同时促进粮食企业走向市场。这对粮食企业来说,能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