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态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收入有了很大增长,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增长不是匀速的,就全国而言,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为超常增长时期,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9%。第二阶段,1985—1990年,为波动缓慢增长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2%。第三阶段,1991—1996年,农民收入反弹回升,1996年猛增至9%,是20世纪90年代农民收入增幅最高的一年。第四阶段,1997—2000年,…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收入变化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从收入水平看,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从收入增量看,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本文拟就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一、农民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广东农业总产值976.75亿元(1990年不变价),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2.7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93元,…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农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及其启示江观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波动情况1978年至1994年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变动情况如下(表1):根据上述资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波动,有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1978一1984年,是突...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也是农村小康乃至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得到了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趋缓问题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它已经影响到全国经济的发展。据此,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四川省农村工作委员会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为题,于10月16—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从事农村实际工作的同志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平 《农业经济》2000,(2):17-18
一、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因素分析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相对过剩,部分农产品出现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对工业品消费不旺。农村市场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那么到底什么因素制约了农村消费呢?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过重,可支配购买力不足。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为46%,较199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0元,增长了43%,增速又比上一年下降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大量的农业基本建设和设施投资是重要的条件和物质内容。然而,农民积极投入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有不断增长的收入为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本文分析作为农户投资能力基础的收入,主要考察改革以来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态势、特点及其潜力,力图从中得出一些结论性的认识和启发。一、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特点1.农民收入增长跳跃起伏,90年代后期趋缓,收入增长速度并不总是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农村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这是衡量小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明后两年农民收入问题无明显进展,将会严重阻碍我省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部分实现初步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江苏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和收入来源分析进入几十年代以来,江苏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农民纯收入稳定增长,但增势逐渐趋缓。从1991年至1997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上三个台阶,大大超出"八五"计划安排年均增长3.5%的目标,但增长的速度明显趋缓,特别是1997年较1995年和1996年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农民收入增长与否从小的方面讲,属于“三农”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制度改革;而且农民收入涵盖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内容,是农业与非农业,经济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因此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具体包括农业内部要素投入环境及农业外部经济、体制、社会等因素。一、农业内部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一)农业资源禀赋影响农民收入1.耕地资源极度稀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我国属于人均耕地资源极度稀缺的国家,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9.
一、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现状及原因随着农村改革的发展 ,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农民收入的增加直到 1 996年仍达到 9%的增速。但 1 997年以来 ,农民收入增幅持续减缓 ,1 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为 4 .3% ,1 999年进一步回落到 3.8% ,2 0 0 0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只增长了 1 .8%。另外农村低收入人群所占的比重较大 ,全国农村居民年均收入水平仅为城镇居民的 4 0 %。到 1 999年 ,我国尚有 4 2 0 0万人尚未脱贫。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的原因 :1 .在农业收入中 ,种植业收入一直占一半多。而种植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产品卖难 ,…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的最终问题和核心问题表现为收入增长及其分配问题。广东农村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与非农产业(用乡镇企业产值表示)总产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1∶1.15,改变为2000年的1∶8.64,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比1999年实际增长0.9%,要想再上一个台阶,则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本文试图分析广东省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及原因,找出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一、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考察农民的收入特征,我们可以从农民收入的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丹东农业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最近几年,农民收入却出现了增长幅度放缓的趋势。199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增幅回落8个百分点,1999年增长4.4%,增幅回落6.6个百分点,2000年增幅基本与1999年持平,2001年增长3%,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连续四年的增幅回落,标志着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后以后,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逐步落实,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这种发展和提高,主要是通过提…  相似文献   

12.
四川同全国一样,去年农民收入增长减缓至65%,增幅比1997年放慢87个百分点,少增收113元,未能实现省委提出增加150元的目标。要迅速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低增长态势,我们必须认清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基本特征,以市场为...  相似文献   

13.
<正>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3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895.3元,比上年增加893.9元,增长12.8%,增量超过上年,增速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实现了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高于本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其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本市场态势分析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杨海凤,郑刚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环境分析在去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基础上,今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4.1%(IMF预测),成为1988年以来的最高年份,但主要西方国家的增速趋缓,出于政治(如美国大选)等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SFA测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并构建技术效率方程,从收入结构视角分析农民收入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逐年上升,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走势,但存在严重的效率损失;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间存在着“U”型非线性关系,整体上农民收入会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全国劳动力价格普遍呈现正向扭曲。机制分析表明,农民收入会通过加剧劳动力价格扭曲与激励科技创新两条路径分别抑制和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在收入增长前期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价格扭曲效应,而在收入增长后期,科技创新效应占主导优势,因此鼓励科技创新是当前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有效途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是影响全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区域,影响程度大于中部与西部。结合以上结论,最后给出因地制宜农业耕作、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农业技术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1年的2366.4元,增长近18倍。但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差距较大,增速较慢。鉴于对有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增加农民收入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增长与政策(1978-2004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1978—2004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划分了五个阶段来分析各个阶段的增长特点和促进政策,在对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形势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三大优势”(一)市场优势经济增长规模决定消费需求规模。在经济增长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居民消费倾向改善,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上海的战略定位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长三角地区和全国三个大市场。从上海自身市场潜力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绝对数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资性收入是拉动上海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经验数据表明,工资性收入增速与GDP增速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蔡宏裕 《南方农村》2002,(3):9-11,17
一、广东省农民收入构成情况“八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生产领域不断拓宽,广东省农民收入出现高速增长,部分农民生活跨入富裕的行列。进入“九五”以后,受外部经济环境和农村一些深层次矛盾影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从总体上看,农民收入来自家庭经营活动的纯收入所占比重下降,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增加。主要特征为:(一)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1996年,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183元,是1985年495元的6.43倍,年均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一、农民增收形势的基本估价1.农民收入增长保持全省领先地位。1978~1996年宜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1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1996年全省人均纯收入为1870元,我区为2000元,高于全省水平130元。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县市有宜丰、上高、奉新、高安、樟树。2.农民收入的增长结构有所改善。据年报分析,1996年全区农民纯收入增加额为307元,其中来自种植业为181元,占58.9%(主要为价格因素);乡镇企业和劳务为92元,占30%;畜牧水产为22元,占7.2%。剔除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