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鹏 《走向世界》2008,(11):80-81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在向常规能源汽车提出严峻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环保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汽车技术革命。持续增长的汽车消费、迅速增长的石油消费和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加速了清洁环保汽车的研发和推广。这不但事关国民汽车消费,更对一个国家的宏观战略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新能源汽车成了各国竞相研发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大型汽车公司都纷纷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探索,在汽车领域中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呼之欲出。从环境及资源的角度来考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际上就是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汽车行业还是对国家的节能政策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十五"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汽车产业是带动性极强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压力,发展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十五”期间,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我国实施了国家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取得显著成效。纯电动汽车研发进展顺利,进入小批量生产与应用;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进入国家公告程序,已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建立电动汽车产业,逐步实施车用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实现节能环保目标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很快,但新型环保汽车——电力和混合型汽车却发展迟缓。我国的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内的汽车企业一汽、二汽、上汽等一些大的汽车公司正致力于节能和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国外的汽车企业也看好中国的市场,这场竞争只要中国人赶上外国人的发展水平,就会带动中国整个工业实现一个大的飞跃,同时也会逐步实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刘治近日表示,中国鼓励经济型汽车发展的政策将很快出台。发改委正在制定鼓励经济型汽车发展的政策,以期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和能源消费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俞斌  刘慧敏 《浙江经济》2005,(11):42-43
我国加入WTO以后,汽车产业面临着跨国汽车集团更为严峻的挑战。浙江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区域,不仅有生产企业20多家,而且汽车消费增长居全国前列。因此浙江的汽车产业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生存和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历史与现状、生存与发展,经济型汽车的特点、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态势,以及浙江特有的人多地少、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6,(169):3-9,F0004
发展节能环保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先进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都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情景分析表明,高速情景下2020年当年发展节能环保汽车能够节省3991万吨原油.节油量相当于当年我国石油总需求的8.9%,汽车用油的14.3%,石油进口的16.0%,节油效果非常显著。另外,在高速情景下发展节能环保汽车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50万吨,相当子将当年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削减10%。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能源、环保和交通等问题。文章认为,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汽车设计和汽车产业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转型与创新。通过加大财税政策对优化汽车产业消费市场的扶持力度,完善能源动力网络和全力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低碳汽车企业发展等措施促进我国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报告》2006,(168):3-15
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国普遍从实现能源环境目标和提升本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高度来看待和鼓励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激励性的财税政策、强制性的技术法规、综合性的交通管理措施以及对基础研究、运行实验的扶持和资助是各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去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时隔一年后,作为汽车产业政策的延伸,国家财政部有关汽车消费税调整的征求意见稿已发到相关部委。此次汽车消费税酝酿调整,传递了国家支持环保型小排量汽车、限制大排量豪华车的政策信号。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l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新能源汽车成了各国竞相研发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大型汽车公司都纷纷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汽车产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石油消耗和大气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汽车的迅速普及,在改善居民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能源、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交通领域已经成为石油消耗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并呈逐年上涨态势。国际能源组织(IEA)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高达67%)。  相似文献   

14.
发展清洁、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战略。随着政策推广的深入、产品市场定位的明确,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愿望更加迫切和现实,市场正在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压力之下,核心技术及集成、消费者认知普及、智能和电动车使用环境(消费端政策、充换电网络)的进步速度,将决定国产品牌能否在未来十年内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刘士余副行长要求银行系统全面做好汽车金融服务,支持我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充分发挥汽车产业在促进扩大内需、活跃市场消费中的辐射拉动作用。国家发改委、工业信息化部、商务部、银监会、汽车工业协会、国有商业银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和部分汽车金融公司、汽车生产厂商、汽车经销商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净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娇 《科学决策》2011,(9):82-93
在我国汽车产业不断融入全球产业链且节能减排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要求这吲代首景下,利用1995年到2009年相关数据对汽车净出口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科研投八报酬率及职工工资水平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发展,而对高排量汽车提高消费税率则对其有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地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保,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下一个主题,也是消费者在选择车型时关注的焦点。眼下,汽车厂商都喊出了环保、节能减排的口号,但是,光"忽悠"不行,市场认的是真功夫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汽车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瓶颈。"环保"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流行语,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其社会责任中环境保护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包括一汽丰田在内的众多汽车制造企业,一直持续大力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车型和技术,而且每年都会开展并支持多项绿色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18.
汽车产业政策即将出台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正在研究拟订,可望不久出台。据介绍,制定汽车产业政策的目的.在于解决我国汽车工业目前出现的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生产不集中等问题,力争2000年前使我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在...  相似文献   

19.
王悦 《宁波经济》2022,(9):36-37
<正>工业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而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不仅如此,《方案》还提出,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节能减排、减少煤炭消费,控制燃油汽车数量以减少石油消耗,减少降尘。中国政府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11月5日表示,解决我国空气污染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控制燃油汽车数量以减少石油消耗,减少降尘。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解振华说,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采取了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