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海渊  何杨坤 《魅力中国》2010,(29):305-305
梅尼克(1863-1954),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世界公民国度和民族国家》、《普鲁士与德国》、《近代史中国家理性的观念》、《历史主义的兴起》、《德国的浩劫》。梅尼克一生几乎经历了近代德国历史上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从俾斯麦的统一,第二帝国的辉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德国参加一战到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从第三帝国的兴亡到战后德国的衰败、分裂。可以说,梅尼克是少数见证了整整一个世纪德国历史的历史学家之一,对于祖国的大起大落,他有着切身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谋国者》初完稿时.林兄发给我,我有些诧异他来说史谈说历史的人太多.且太多人喜欢满嘴不正经,将历史打扮得像个浓艳又妖异的丑妮几我们当然不必正襟危坐做出老学究的样子说历史,但也实在不该去做那正经不了的老头子,摇头晃脑叉成湿黏浓地调戏“史姑娘”林兄出书谈史,我有些诧异,认为他来蹬这浑水就像一个高洁君子入了烟花巷  相似文献   

3.
岳峙 《上海国资》2010,(4):82-82
熟悉韩毓海作品的人都知道,韩毓海多变。从最早的文学研究到后来的社会理论,到政治哲学,再到历史地理,再到现在的历史。用刘小枫的一个书名说,韩毓海真可以算得上“拣尽寒枝不肯栖”。  相似文献   

4.
梁小民 《新财经》2008,(3):114-115
人类社会从历史中走来,既有联结,也有借鉴。人们之所以把历史称为教科书,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营养。《新财经》从本期开始,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讲述“以史鉴今”的系列故事,希望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可知兴替,可明得失”。  相似文献   

5.
白云风筝节     
《中国西部》2006,(10):44-45
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据《墨子&;#183;鲁问》篇记载:“公输般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稍后的《孛韦非子&;#183;外储说》也有记载:“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只木鸢(鹞),应该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文献记载的风筝。中国的风筝和后来发明的火箭,并列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飞行器。明代万户则把火箭和风筝结合到了一起,他两手各持一个风筝,坐在装有火箭的椅子上,渴望实现一个人类飞天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张瑞 《魅力中国》2011,(6):64-64
《白鹿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并以全新的话语诠释了历史。从小说主题到思想内容,从叙事方式到人物格调,《白鹿原》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新历史精神,《白鹿原》也正是在新历史精神的指引下,开辟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因此,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发现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集体经济》2012,(5):34-34
有个人即将到一个县挂职担任领导职务,在赴任前,他拜访了自己的老师,当然是希望老师能给自己提出点忠告。老师从书房里拿出一部《论语》:“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就送你《论语》吧。”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的西北角》到《西线风云》,从《大公报》记者到人民日报社社长,他的一生始终与“新闻”相伴相随。也许正因如此,他才能读出“新闻”的真髓,并因此成为中国新闻人永远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我们面前的这4本书:《从合作化到公社化——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伏寨寓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历史警示》、《中国农村改革纪事》和《重建合作》,总计约120万字,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当代农村体制变革史”系列著作,立意高远,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翔实,既有较强史料价值,又有较高学术水平,堪称是一部非同寻常的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10.
《新西部(上)》2012,(3):F0002-F0002
男,汉族,1929年10月出生,安徽省亳州人,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获得“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荣誉称号。他撰写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部,其论文和著作曾多次获奖。主要代表著作有:《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演化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前言卷》、《历史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张炜的创作给人感觉好像是一条流量巨大河流,波涛滚滚不舍昼夜,永远不会枯竭。“他开始创作《古船》时年仅28岁。作品无论在内容、风格还是历史视角方面,都称得上突破之作。他创造了中国小说的一座里程碑、一部对一切人类进行言说的作品”。而巨河般的39卷长篇小说《你在高原》问世,更使张炜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兰州水烟     
杨天瑞 《发展》2013,(3):47-49
《汉武大帝》《敦煌莫高窟》等著作把“丝绸之路”的耀眼光辉歌颂到极致。但是一个影响意义更深的“水烟之路”却在近百年的历史洪流中湮灭了。现在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探究它的足迹,看看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3.
刘禅,三国时期蜀后主,在位41年,在中国历史中,也是在位时间比较长的君主之一。刘禅乃是先主刘备与甘夫人所生,刘禅出生时,刘备已经人到中年,因而对于此子亦是倍加珍重。从刘备对刘禅的遗诏中可以发现后主刘禅是一个“读书人”。《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后主曰:“可读《汉书》、《礼记》,闲暇而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相似文献   

14.
《发展》2010,(7):159-159
欧玛尔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留名至今的剑手。他有一个与他势均力敌的敌手,他同他斗了三十年还不分胜负。在一次决斗中,敌手从马上捧下来,欧玛尔持剑跳到他身上,一秒钟内就可以杀死他。  相似文献   

15.
《商道》讲述的是19世纪初朝鲜正祖时期名历史人物、朝鲜巨商林尚沃从一个卑微的杂货店员成为天下第一商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在经商中悟得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所谓“商道”。按作的理解,使林尚沃取得巨大成功的是其师父石崇大师的三句真言:第一是“死”,只有自己对死有所感悟,才能战胜人生之危机;  相似文献   

16.
崔雨 《宁波通讯》2011,(14):41-42
天一阁、天一广场、天一学院、天一家园、天一讲堂、天一论坛、天一街、天一巷……宁波人具有浓浓的“天一”情结。在宁波,提起“天一”,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天一”已经渗入到宁波的历史文化中,渗入到宁波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天一”成为宁波一个雅称,成为宁波一个别号,成为宁波的精神符号。  相似文献   

17.
苏凯霞 《魅力中国》2010,(27):91-92
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纪连海的名字逐渐为大家所熟悉。从和口到纪晓岚再到袁崇焕,纪连海在《百家讲坛》中的每一次开讲都引起极大关注,他的“和口十讲”以平均收视率069%荣登《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的收视率冠军,至今无人超越。近日,纪连海主讲的《孝庄下嫁多尔衮之谜》又在街头巷尾掀起了评说清宫秘史的热潮,他的无数粉丝也以“海米”自居。  相似文献   

18.
张灏 《开发研究》1988,(4):63-64,F0003
龚自珍(1792—1841),中国近代著名的进步思想家、爱国主义者和文学家。又名易简、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晚年又号羽(王岑)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进士出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和礼部主事等职。他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即开始撰文揭露当时社会和政治的黑暗。倡导改革,反对外来侵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西北问题,尤被重视。他曾广泛搜读前代和当时的文史资料,注意到十七世纪以来沙俄蚕食我国黑龙江流域领土的历史教训,研究历史地理、“朝章国故”。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写成《西域置行省议》。次年写了《上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  相似文献   

19.
张嘉树  姜末图 《东北之窗》2013,(20):136-136
“焦研峰是一个很色的人”,这是我5年前在大连电视台《久久合家欢》里面讲过的一个话题。一转眼,焦研峰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他是我相识最早、交往最多的一个大连广电人,我很愿意在这样一个缤纷的秋季想起他,说说他。  相似文献   

20.
门德尔松在其众多钢琴作品的创作中,留给世人最珍贵、最能理解和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他的钢琴小品《无词歌》。《无词歌》因它的短小精炼为人们喜爱、演奏和研究。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阐述《无词歌》这一钢琴小品体裁产生的历史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无词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