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外品牌收购是未来中国车企在国内外市场的严峻竞争环境下的一条新的发展思路,此轮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汽车企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收购海外品牌的机遇,利用海外优秀品牌提升其竞争力,在众多的外资品牌中成功突围,并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但对于缺乏海外运作经验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品牌收购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能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存亡,如果所购品牌无法转变为内在竞争实力将最终导致品牌收购失败。汽车企业在品牌收购后,更要注重品牌的维护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品牌的竞争力,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更长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1月9日,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宣布,联合实施打造全国品牌——雪花啤酒。一方是属意打造全国品牌的中国啤酒业亲贵,另一方是大名鼎鼎的营销咨询大师,专家预测,他们的握手预示着中国啤酒业已经从单纯的收购和兼并,进入到全面品牌的竞争阶段。那么,作为中国啤酒业最大的产业整合者华润如何将并购战略的成功“进化”为品牌战略执行的成功?华润到底是否是中国的“大摩”?且让我们听听华润啤酒老总王群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3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有限集团公司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子公司将以每股12.20港元、总计179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股份的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到底是支持可口可乐的收购行为,还是反对此次收购行为坚决捍卫中国民族品牌?这两个问题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并不是核心问题,关键是中国人从这一收购事件中引出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民族品牌如何发展?将从中国民族品牌的实际出发,分析中国民族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发展中国民族品牌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3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有限集团公司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子公司将以每股12.20港元、总计179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股份的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到底是支持可口可乐的收购行为,还是反对此次收购行为坚决捍卫中国民族品牌?这两个问题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并不是核心问题,关键是中国人从这一收购事件中引出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民族品牌如何发展?将从中国民族品牌的实际出发,分析中国民族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发展中国民族品牌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秦大中 《商界》2008,(10):I0014-I0014
颠覆性的向上收购 长期以来,大家耳闻目睹的都是咱们中国的品牌被国外的大鳄吞掉。而在引入国外品牌上面.我们的企业不是通过许可销售,就是进行独家经销。但动向的操作方式是有着颠覆性的,我们是直接收购该品牌或品牌所属公司的方法,搞的是向上收购。  相似文献   

6.
日前,可口可乐宣布旗下子公司计划以179亿港币现金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01886.HK)约66%的股份。由于汇源果汁为中国果汁市场顶尖品牌,这一收购意向宣布之后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再次触动了中国民众的敏感神经,在中国引发了是否应该坚守本土品牌的大争论。部分人认为,这是民族品牌逐渐消亡的信号,据统计有八成网民反对这次收购。  相似文献   

7.
蓝可 《现代商业》2011,(31):42-45
吉利的成功,是一个勇敢挑战者的成功,也是一个敢于突破自我的中国企业的成功。百盛收购小肥羊、雀巢收购银鹭、安佰深收购金钱豹……外资并购如火如荼,看着一个个民族品牌相继沦陷,国人除了燃起那股爱国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8.
中国品牌被外资收购后,有的遭“斩首”,有的借势腾飞。同样的收购不同的结局,究其原因,实则简单。从收购目的与收购价值出发,可以弄清外资收购中国品牌的四种模式,而不同模式的出发点都出于收购者自身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收购是企业实现扩张的捷径,其效果可谓立竿见影。通过收购带来的资产是多方面的,包括被收购方的产品生产线、技术人才、品牌资产、市场份额等。另外,通过收购还能有效打破区域内的地方保护,减少扩张的阻力。因此,一场成功的收购往往能使企业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10.
对境外品牌来说,中国仍是"重要的市场";而对中国品牌来说,目前通过收购国外品牌"走出去"仍是主要路径;相对更多的出口加工企业来说,现在是立志从外贸加工中抽身做自主品牌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1.
动感地带是中国移动,也可以是中国通信史上至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个品牌。动感地带是第一个面向特定客户群的品牌,也就是所谓的客户品牌。也正因为它的成功,中国移动开始将旗下的全球通、神州行、神州大众卡面向客户的方向进行梳理。而针对中国移动的四大品牌。中国联通也将其旗下的品牌整合出了世界风、新时空、UP新势力、如意系列四大品牌。中国通讯市场正从业务品牌建设转向了客户品牌建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4,(46):A004-A004
在中国收购目前最重要的是将最基础的东西做对,解决每一个区域企业遇到的问题。整合、全面调整业务还为时过早。不同于其他跨国公司的收购方式,英特布鲁因此保留了在中国收购的所有区域性品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使得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更加主动,进行跨国品牌收购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然而,跨国品牌收购的风险巨大,管理者必须在规划跨国品牌收购过程中,事先思考并确定合适的收购模式和路径,提高跨国品牌收购的成功率和效率。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跨品牌收购的典型案例,提出三种模式和两种路径及其适用条件,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品牌收购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硕坚 《大经贸》2002,(11):72-74
有这么一种品牌"阴谋论",是指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居心叵测地通过合资收购中国本土的著名品牌,然后把它们冷藏,藉以"消灭"中国本土的名牌,以便毫无阻力地推销外国品牌。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3,(9):21-21
欧菜雅收购美即 欧莱雅集团执行副总裁(分管亚太区)兼中国CEO贝瀚青表示:“我们从开始关注美即品牌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次的收购是看好面膜这一细分产品在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在收购后.美即将作为业务部门独立运作。他表示,这次对美即的收购不会对欧莱雅目前中国现有品牌组合策略造成影响,而MG美即品牌将与欧莱雅大众化妆品部旗下现有品牌形成很好的互补。  相似文献   

16.
娄向鹏 《商界》2011,(9):29-29
对于整个民族品牌来说,缺的不是徐福记,而是谁能做"雀巢"。最近,徐福记找了个洋婆家——"雀巢",打算把自己嫁了,此事犹如当年汇源请可口可乐收购一样,在业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雀巢近年偏爱中国品牌,稍远的有将太太乐、五羊、豪吉收归旗下,不久前刚刚收购了云南山泉和福建银鹭,现在又出大手笔,愿以111亿元人民币,24.7%的溢价收购徐福记六成股权。雀巢看好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徐福记身上特有的中国符号。徐福记在国内糖果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排名第二;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分销网  相似文献   

17.
就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年尾,又一个民族品牌"丁家宜"被外资收购。这将国人关注的目光再次引向中国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8.
张伟靖 《新财富》2014,(6):62-66
外资日化巨头全方位布局中国,本土企业凭借细分小品类抢占市场。虽有露华浓败走中国市场以及欧莱雅砍掉表现不佳的品牌,外资绝对领先中国日化市场的态势并未改变。但从小护士到美即,本土品牌已有质的提升。一方面,随着外资品牌摸准中国市场的脉搏,被收购本土品牌的命运将更为乐观,另一方面,本土品牌也开始凭借自己的力量努力对接资本市场或吸引更多的财务投资。  相似文献   

19.
郭伟 《中国品牌》2010,(12):66-67
在中国运动鞋服品牌里,有一个异军突起的力量——自从6年前中国动向公司成为Kappa的品牌代理商后,Kappa已成长为中国第3位的运动鞋服品牌。Kappa品牌的快速发展模式,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又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20.
涂山青 《广告大观》2011,(11):57-58
2011年9月6日媒体报道,雀巢收购银鹭案一锤定音,民族品牌“靓女长成嫁外郎”的戏码再次上演,这无疑将再次刺痛无数国人的神经。但凡看到这类新闻,社会总会有两种声音:一是外资品牌“狼子野心说”,斥其吞并民族品牌以达到独占中国市场的目的;二是谴责中国当事企业是“卖国贼”。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民族品牌频频“外嫁”呢?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我们不为民族品牌外嫁叫好,但也不必哭天抢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